礼义廉耻

爱造句 3年前 (2022-05-22) 新词造句 290 0

礼义廉耻:lǐyìliánchǐ 基本解释:[senseofpropriety,justice,honestyandhonor]礼为贵贱尊卑要分明,义为事之宜,廉为廉洁方正,耻为识羞耻。指为人要有道德修养礼义廉耻不立,人君以自守也。——《管子·立政》●详细解释:见“礼义廉耻”。古代提倡的四种道德规范认为是治国之四纲。亦称“四维”。《管子·牧民》:“国有四维……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礼不踰节,义不自进,廉不蔽恶,耻不从枉。”《管子·立政九败解》:“然则礼义廉耻不立,人君无以自守也。”郭沫若《虎符》第三幕:“满嘴的礼义廉耻,一肚皮鸡鸣狗盗。”★◎礼义廉耻lǐyì-liánchǐ[senseofpropriety,justice,honestyandhonor]礼为贵贱尊卑要分明,义为事之宜,廉为廉洁方正,耻为识羞耻。指为人要有道德修养礼义廉耻不立,人君以自守也。——《管子·立政》

1、传?论》曰: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2、学校以《弟子规》作为管理和教学的准则,把“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作为校训,致力于培训学生全面的发展。

3、县府之尊的县大老官,满嘴孝悌忠信,一肚子男盗女娼,在黑白对比之中,尤其引人注目:人前衣冠楚楚背后偷鸡摸狗。一日,张瓶瓶对梁生说,梁生可以称得上当世之奇才,国家之栋梁,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字,梁生虽俱有,但只少一“忍”字。

4、把耻列为了维系社会、国家存亡的支柱之一,甚至在以后的相当长时期,耻也都被列为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之一。

5、以老子为主,孔子在次,儒学为理;德教规定十章“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智”,作为会员的行为标准

6、仲对曰:“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7、《五代史?冯道传?论》道:“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8、早在春秋时期,管子就曾说过:“礼义廉耻,国之四维。

9、1912年9月20日,袁世凯颁布《整饬伦常令》,下令“尊崇伦常”,提倡“礼教”,他说:“中华立国,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人道之大经。

10、管子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礼义廉耻,国之四维”。

11、如《管子?牧民》篇就认为,“国之四维,礼义廉耻。

12、同志在建国初曾经指出,治国就是治吏,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将不国。

13、以道德自我约束的方式,从源头上弘扬核心价值观,使其具象化、制度化,能促使人们明定是非善恶、礼义廉耻、珠规玉矩,弥补法律功能上的空缺。

14、而大大都人,祖国旧君之思仍缭绕脑际,忠孝节义如如坐针毡,礼义廉耻似骨鲠喉,民族意识难以消弭

15、什么?做人要讲究礼义廉耻,还要忠孝两全?要有诚信有道义,还要善于奉献于众人,护卫国家,忠诚于家庭?做人也未免忒麻烦了!

16、提倡“礼义廉耻”使反乎乱邪昏懦之行为,求国民之生活军事化。

17、塞外荒丘,土鞑回番族类稠,形容如猪狗,性心似马牛,嘻嘻推个球,哈哈拍会手,圣人传道此处偏遗漏,因此上把礼义廉耻一笔勾。

18、跆拳道的精神是礼义廉耻、忍耐克己、百折不屈,跆拳道课很辛苦,上课时我们跑步、压腿、学习拳法、踢腿等基本功,还有实战,我们累的满头大汗,衣服全都汗湿了。

19、如果没有春秋,我们不知道礼义廉耻是什么意思,因为孔子来自春秋。

20、全书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本。

21、常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示乡里。

22、致力于弘扬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的理念,以正念,正行为基础,劝导世人明了人生之道,从而使个人快乐、家庭幸福、社会和谐。

23、一个处处讲求时效,口口声声争第一的社会,留给学生多少消化吸收礼义廉耻的空间?

24、在新生活运动开始前夕,蒋介石发表了〈复兴民族之根本要务??教养卫之要义〉一演说,亦着重说明教育人民明乎「礼义廉耻」的重要性,蒋谓唯有教育和「礼义廉耻」「?是复兴的唯一工具」,又从古人所谓「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引申出「四维既张,国乃复兴」的结论,进一步打稳「礼义廉耻」作为日后新生活运动的指导思想的根基。

25、极重伦理道德,对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美德的阐发,虽然无不打上统治阶级的烙印,但某些精到处也往往与人民的伦理道德有其同一性

26、9月9日,段祺瑞亦发表“讨曹通电”,指斥曹“不知国家人民为何物,礼义廉耻为何事”,“复令四省攻浙,排除异己,连累无辜,贪一己之尊荣,造弥天之罪孽,倒行至此,岂能幸存”。

27、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见人要问好,现在我听说有接电话的还要问好是吗?

28、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管仲 

29、把发生危机的责任推到他们身上;一面又变本加厉地推行“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一套“治民之术”,妄图维持其摇摇欲坠的统治。

30、她认为“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构成了台湾社会价值观的基座,而且永远不会改变。

31、他说:“当兵,应以保卫国土山川,爱护人民生命财产为己任;做人,当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准绳。

32、正是这样一位十分成功的政治家提出了“礼义廉耻,国之四维”的思想。

33、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34、因为我们不再是禽兽,我们是人,我们懂得衣着饮食,我们知道礼义廉耻。

35、旧社会有些提倡礼义廉耻的人,自己的所做所为,往往与礼义廉耻毫不相容。

36、儒家思想也提倡礼义廉耻,这种思想有几千年的历史,在东方社会根深蒂固。

37、提倡实事求是、因材施教,提倡联系实际,以儒教的礼义廉耻、孝悌忠信熏陶培育学生,严格要求学生。

38、管子有言:“礼义廉耻,是谓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39、中华立国,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人道之大经。

40、登基一个月后,他就发表了一篇文告,鼓励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41、时丞相高琪立法,职官有犯皆的决,古及左司谏抹捻胡鲁剌上言曰:“礼义廉耻以治君子,刑罚威狱以治小人,此万世不易论也。

42、旧社会有些提倡礼义廉耻的人,自己的所作所为,往往与礼义廉耻毫不相容。

43、早在春秋时期,管子就说过:“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image.png

44、礼义廉耻,国之四维”。

45、管子曰:‘礼义廉耻,国之四维。

46、练习者也学习一些跆拳道基本原理,例如:“礼义廉耻,克己复礼,百折不屈”。

47、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惟公则生明,惟廉则生威”等廉洁思想,以及代代相传的警世名言和廉洁故事。

48、一个处处讲求时效,口口声声争第一的社会,留给学生多少消化吸收礼义廉耻的空间?

49、旧社会有些提倡礼义廉耻的人,自己的所作所为,往往与礼义廉耻毫不相容。

50、《五代史?冯道传?论》道:“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晋干宝《晋纪总论》:“树立失权,托付非才,四维不张而苟且之政多也。

51、父遴,家教甚严,时时谕以纪纲法度、礼义廉耻,乐善服膺不替动,以圣贤自期。

52、另在管仲《国颂》文中,更直接了当的提出:“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53、《文子?下德》:“礼义廉耻不设,万民莫相侵暴虐,犹在於混冥之中。

54、蒋介石曾以“立国救民”之名,竭力鼓吹“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并赋予它以“规规矩矩”、“合乎国家的纪律”等所谓“新义”,作为其“新生活运动”的“标的”和“中心”。

55、《关圣帝君明圣真经》云:「孝悌忠信人之本,礼义廉耻人之根。

56、正如《直隶深州总志》卷一中所言,武强“土广俗杂,人习文武,犷悍木强之习可变礼义廉耻之风”。

57、1958年7月20日,在中美合作经费案下,兴建学生活动中心,由在台复校首任校长陈大齐命名为「四维堂」,取典於《管子》「礼义廉耻,国之四维」,乃政大永久荣誉校长蒋介石推广至各级学校之共同校训。陈大齐认为:人之品格必靠修养以提升其水准,而其修养的重点或主要工夫,古圣先贤立说行事,各有殊胜高明特色,然皆不外扩充内心仁恕、慈悲、博爱、正义之精神,充实知识并强化理智,借以指引情绪,调和理欲,使理智与情绪各得其当。

58、《管子》曰:“礼义廉耻,是谓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59、他们抬出了“礼义廉耻”、“天道人心”和“用夏变夷”等封建教条,全面地反对学习“西学”,说什么“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攻击洋务派提倡“西学”,是“捐弃礼义廉耻的大本大原”,是“败坏人心”,是“用夷变夏”;甚至攻击侈谈洋务者是“祸国殃民”,是“洪水猛兽”。

60、四维”寓管仲“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既张,国乃复兴”之意,又因关山中学地处蒲、富、临、渭四县交界,素有“鸡鸣一声叫四县”之称,故名“四维中学”,兼取“四县维持”之意。1958年7月20日,在中美合作经费案下,兴建学生活动中心,由在台复校首任校长陈大齐命名为「四维堂」,取典於《管子》「礼义廉耻,国之四维」,乃政大永久荣誉校长蒋介石推广至各级学校之共同校训。

61、一个人要懂得礼义廉耻。

62、遵循礼义廉耻的宝训,实践诚明仁行的道传。

63、儒家思想也提倡礼义廉耻,这种思想有几千年的历史,在东方社会根深蒂固。

64、出卖自己的灵肉,难道忘了礼义廉耻吗?

65、他又发表《复兴民族之根本要务??教养卫之要义》,说明“礼义廉耻”的重要,谓唯有教育和“礼义廉耻”“才是复兴的唯一工具”,又从古人所谓“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引申出“四维既张,国乃复兴”的结论。

66、有些人提倡礼义廉耻,自己的所作所为却往往与礼义廉耻毫不相容。

67、雪白的墙上写着,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更像是一个巨大的讽刺。

68、何鲁对此曾说:“管仲教齐桓公,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69、他说:“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70、今欲以优美之艺术,易其粗野卑陋之习尚,以固有之品性,化其争盗窃乞之行为,固有待于“礼义廉耻”之复张;然在此乱邪昏懦状态之下,社会秩序纷乱,邪说横行,人多沈迷陷溺,莫知所从,故施政施教,都如搏沙捕风,未易见效;振衣者,必挈其领,提纲者,必挈其纲,若欲改善今日国民之生活,自纠正其乱邪昏懦,陷溺沈迷之风始,此新生活运动之所以为今日立国救民唯一之要道也。

71、早期法家兼重仁义,管仲认为“仓廪实则知礼节”,并以礼义廉耻为国之四维。何鲁对此曾说:“管仲教齐桓公,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72、《淮南子?本经训》:“礼义廉耻不设,毁誉仁鄙不立。

73、我中华民国有四万万之人民,其食衣住行之组织,本极巩固;时至今日,反呈乱邪昏懦之现状,而不免流为非人的生活者,厥为“礼义廉耻”不张之故。

74、治国就是治吏,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将不国。

75、儒家文化倡导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就是人类异于动物的文明标志。

76、她这种人连礼义廉耻都不顾,还要脸面干什么?

77、除了这个提法外,古人还提出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说法,意思都差不多。

78、相传造于紫阳山,能照天地礼义廉耻四维,据记载,当年黄河里有鼈尸兴风作浪,覆没船只,秦王就命人就此镜悬于河口,并派兵看守。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