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胥:bāo xū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即 申包胥 , 春秋 时 楚国 大夫。 楚昭王 十年(公元前506年), 吴国 用 伍子胥 计攻破 楚国 ,他到 秦国 求救,在 秦 庭痛哭七日夜,终于使 秦国 发兵救 楚 。《三国志·魏志·臧洪传》:“若子之言,则 包胥 宜致命於 伍员 ,不当哭於 秦 庭矣。” 金 元好问 《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诗之二:“精卫有冤填潮海, 包胥 无泪哭 秦 庭。” 清 蒋士铨 《桂枝霜·完忠》:“始而学 包胥 哭庭,既而仿 尉佗 称帝。” 庞树柏 《朱舜水祠落成徵题敬赋》诗:“击檝常存 士雅 心,乞师独洒 包胥 泪。”
1、平西王吴三桂,介在东陲,独效包胥之哭,朝廷惑其忠义,念累世之宿好,弃近日之小嫌,爰整貔貅,驱除狗鼠。
2、拔糖、摆糖、包胥子、捋条、切块、包装等工艺同黑芝麻酥糖。
3、前句中是借申包胥思存楚的典故,后句源出荆轲刺秦王。
5、无衣赋罢老南宾,不有包胥也哭秦;杼轴偏教空蜀国,女儿都要绣夫人。
6、汉班固《幽通赋》:“木(段干木)偃息以蕃魏兮,申(申包胥)重茧以存荆。
7、如《说苑》记载的《楚人诵子文歌》、《楚人为诸御己歌》、《越人歌》,《新序》记载的《徐人歌》,《吴越春秋》记载的《弹歌》、《河上歌》、《申包胥歌》、《渔父歌》,《论语?微子》记载的《接舆歌》,《孟子?离娄》记载的《孺子歌》,以及《史记?滑稽列传》记载的《优孟歌》等,都不同程度地反映了楚国(地)诗歌的成就。
8、而天厌梁德,上思匡继,徒蕴包胥之念,终遘苌弘之眚。
9、报的大王得知,有申包胥在于门首。
10、从此,申包胥带领家人躬耕田亩,褐衣粗食,最后安然寿终。
11、一个报冤仇称了子胥,一个打赌赛去了包胥,何处也济困扶危重复楚。
12、伍子胥曰:“为我谢申包胥曰,吾日莫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
13、小官申包胥是也,官封上卿之职。
14、【崔??达旨】鲁连辨言以退燕,包胥单辞而存楚。
15、其中如伍子胥过昭关、专诸刺王僚、要离刺庆忌、申包胥复楚、卧薪尝胆,都是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历史故事【源自】。
16、平西王吴三桂,介在东陲,独效包胥之哭。
17、《风俗通?十反》:“干木息偃以藩魏,包胥重?而存郢。
18、(《左传?定公五年》)申包胥一方面表明,自己的作为都是尽一个臣子的本分;另一方面“吾尤子旗”(子旗帮助楚平王登上王位,被任为令尹,次年,与人勾结,贪求无厌,被楚平王杀死。
19、伍子胥与申包胥是八拜之交。
20、但伍子胥却说:“为我谢申包胥曰,吾日莫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
21、及昭王在随;申包胥如秦乞师,曰:“吴为封豕长蛇,以荐食上国,虐始于边楚。’及昭王在随,申包胥如秦乞师,日:‘吴为封豕、长蛇,以荐食上国,虐始于楚。
22、今有申包胥来借兵,我想子胥深入敌境,兵老将骄,可不战而破,所谓取威定霸,在此一举。
23、文中用了一系列典故,自伤身世,其中“日暮途远,人间何世”;“钟仪君子,入就南冠之囚,季孙行人,留守西河之馆;申包胥之顿地,碎之以首,蔡威公之泪尽,加之以血”;“钓台移柳,非玉关之可望,华亭鹤唳,岂河桥之可闻”诸句,虽有些字句在语法上略见小疵,曾遭人讥议,然而笔端富于感情,很是感人。
24、’伍子胥曰:‘为我谢申包胥曰,吾日莫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
25、及昭王在随;申包胥如秦乞师,曰:“吴为封豕长蛇,以荐食上国,虐始于边楚。
26、认为楚王无道,不应救援,申包胥遂于秦宫门外痛哭七日七夜(秦庭之哭),秦哀公怜悯他说“楚虽无道,有臣如此,可无存乎!
27、其中如伍子胥过昭关、专诸刺王僚、要离刺庆忌、申包胥复楚、卧薪尝胆,都是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历史故事。
28、故老?氏有‘天地不仁’之说,而申包胥有‘人众胜天’之语。
29、楚国棼冒(申包胥)数千年前己衍变为包姓,与如皋冒姓无关。
30、可怜悬首在东门,不见包胥恨。
31、子胥谢申包胥曰:‘吾日暮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
32、第三折:“想俺申包胥与那伍子胥,元是故友,两个曾打赌赛来,一个要覆楚,一个要复楚。
33、《吴越春秋?阖闾内传》:“申包胥知不可,乃之于秦,求救楚,昼驰夜趋,足踵跖劈,裂裳裹膝,鹤倚哭于秦庭,七日七夜,口不绝声。
34、申包胥责备他,曰:“吾日暮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
35、」伍子胥曰:「为我谢申包胥曰,吾日莫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
36、及昭王在随(3);申包胥如秦乞师④,曰:“吴为封豕长蛇⑤,以荐食上国(6),虐始于边楚(7)。蠕蠕相害于朔垂,妖师扇乱于江外,此乃封豕长蛇,不识王度,天将悔其罪,所以奉皇魏,故荼毒之、辛苦之,令知至道之可乐也。
37、昔包胥楚国之微臣,重趼致诚,义感诸侯。
38、廿载包胥承一诺,盼乌头马角终相救,置此札,兄怀袖。
39、第三折:“一个报冤仇称了子胥,一个打赌赛去了包胥,何处也济困扶危重复楚。
40、但伍子胥说“为我谢申包胥曰,吾日莫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