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岩

爱造句 1年前 (2024-05-20) 词语造句 62 0

泥岩:níyán 基本解释:含大量黏土矿物、层理不明显的一种沉积岩。常呈块状。由软泥经压实作用、脱水作用及轻微的矿物转化而成。除黏土矿物外,还混有石英、长石等碎屑物质和铁、锰等自生矿物。按混入物状况,可分为铁质泥岩、硅质泥岩、钙质泥岩、粉砂质泥岩和黑色泥岩等。●详细解释:含大量黏土矿物、层理不明显的一种沉积岩。常呈块状。由软泥经压实作用、脱水作用及轻微的矿物转化而成。除黏土矿物外,还混有石英、长石等碎屑物质和铁、锰等自生矿物。按混入物状况,可分为铁质泥岩、硅质泥岩、钙质泥岩、粉砂质泥岩和黑色泥岩等。

1、摘要柴北缘冷湖南八仙构造带从新近系到侏罗系普遍存在异常高压,且通常发育在欠压实泥岩中。

2、精细的油-岩直接对比发现:依535井原油并非典型的煤所生,它主要来自煤系泥岩和或炭质泥岩,而提尔根构造带的凝析油主要来自成熟晚期的煤;依南2井凝析油来自煤系泥岩,而不是三叠系湖相泥岩。

3、昔格达组泥岩在四川境内的西昌、攀枝花地区分布较为广泛,该岩层具有遇水泥化、软化和脱水开裂等特征,属极软岩类。

4、本组分布较局限,见于肃北平头山东北坡野马街气象站一带,向东在内蒙额济纳旗望旭山一带厚度增大,为灰绿色、灰红色的粉砂质泥岩夹石英砂岩及灰岩,沉积韵律清楚。

5、早石炭世两个断片由玄武岩和灰白色、紫红色放射虫硅质岩、硅质泥岩、凝灰岩组成

6、摘要以现有资料为基础,通过对区域构造、沉积储层、烃源岩特征等基础石油地质条件研究,认为南海海域各盆地经历了断陷期和坳陷期沉积演化,沉积了巨厚的新生代地层,自下而上发育了冲积扇相、河湖相、滨岸沼泽相、滨海相、浅海相、半深海相沉积体系,区域上存在始新统、渐新统和中新统3套烃源岩,前新生代基岩潜山、渐新统砂岩、中新统生物礁3套储层,区域盖层为上新统和更新统浅海半深海相泥岩。

7、摘要准噶尔盆地四棵树凹陷新近系暗色泥岩镜质体反射率r (下标。

8、二者的界面是相同的,均为河道砂体底部的冲刷侵蚀面或者是暴露过泛滥平原泥岩、根土岩等。

9、其滨湖、沼泽相炭质泥岩及煤系建造是库车坳陷重要的烃源岩。

10、最粗粒砂岩与灰色泥岩成互层。

11、①埃利奥湖群,底部有著名的含铀金砾岩,向上由长石砂岩,千枚岩及基性火山岩组成;②霍格湖群,由砂砾岩、杂砾岩,砂岩和粉砂岩组成,近年来一些研究者认为底部的杂砾岩具冰川成因特征,似有落石和可能的冰楔存在;③奎尔克湖群,底部为杂砾岩与霍格湖群相似,砾石成分复杂,分选性差,呈广阔的席状分布,很可能是冰川成因,中部为碳酸盐岩地层,含少量叠层石,上部为石英长石砂岩,有巨型斜层理(>6米),具风成成因特征;④科博尔特群,分布广泛,常直接超覆在太古宙岩石上,下部为著名的高干达组,为早期元古宙冰川沉积遗迹之一,本组下部为杂砾岩,向上为厚纹层状泥岩,上部为四个向上变粗的旋回,即每个旋回由下部的纹层泥岩,向上到波状或透镜状层理的粉砂岩,交错层砂岩组成,反映三角洲特征,高干达组Rb Sr年龄为(22.9±0.9)亿年;中上部的罗兰组和戈尔敦湖组为长石质砂岩、石英岩、粉砂岩和杂色泥岩组成,局部含石膏及少量赤铁矿鲕石;顶部巴尔河组,主要为白色石英岩及一些粉砂岩,发育波痕、交错层和泥裂。

12、盆地基底由前寒武纪结晶基底和古生代褶皱基底组成,盆地盖层则经历了二叠纪的裂谷盆地、三叠纪?白垩纪的坳陷盆地和第三纪后的山间盆地的演化过程。盆地主要沉积了下二叠统巨厚火山岩、浅成侵入岩和凝灰岩;中二叠统芦草沟组的暗色泥岩、泥灰岩、白云质岩石以及条湖组的巨厚层火山岩、侵入岩;三叠系杂色砂砾岩、砂岩及灰色泥岩(下红上灰) ;以及侏罗纪厚层深灰、灰色砂砾岩、砂岩、泥岩夹煤层。

13、通过层序地层学分析,将侏罗系?白垩系地层划分为11个层序,其中断陷快速沉降阶段沉积的层序3和层序4 (相当于南屯组)的主要沉积体系为粗粒冲积扇和三角洲,是主要的储集层;同时,该层序内沉积的暗色泥岩也是有利的烃源岩。

14、柴北缘冷湖-南八仙构造带从新近系到侏罗系普遍存在异常高压,且通常发育在欠压实泥岩中。

15、产自甘肃省武都县农家沟晚中新世紫红色砂质泥岩层的小型森林古猿。

16、研究表明,低伽马泥岩是在湖泛时期由于富含放射性的钾长石和云母等矿物受到抑制而沉积形成的。

17、其中,在十万大山盆地以西地区的偏基性岩浆活动受北东和北西向断裂控制明显,尤其以此两组断裂交汇处的岩浆活动强烈,盆地构造背景属大陆伸展裂谷环境;在十万大山盆地以东地区为偏酸性岩浆活动,主要受东吴运动形成的钦防造山带的控制,属大陆边缘造山带或岛弧造山带环境。通过对西康群砂、泥岩地球化学组成特征研究,认为其物源来自康滇古陆表壳岩及其上覆的盖层沉积,大地构造属性为被动大陆边缘到活动大陆边缘再到多岛弧的转化。

18、对藤子沟拱坝的数值计算和模型试验分析表明: ( 1 )藤子沟水电站在正常蓄水位作用下,坝体和两岸坝肩是稳定的; ( 2 )藤子沟拱坝的整体安全度大概为4 5左右; ( 3 )东北院提出的对左岸泥岩层挖除处理并用混凝土置换的加固除险措施经研究表明该加固措施是有效可行的。

19、结果表明,研究区白垩系主要发育的沉积相类型有:杂乱堆积的冲积扇相;纵向上呈粒度向上变细的河流相;中等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的三角洲相;杂色砂泥岩呈薄互层沉积的滨浅湖亚相。

20、本文通过逆掩断层发育特征研究,分析了逆掩断层封闭机理,在断裂带填充物性质与断层封闭性定量关系模拟实验和膏泥岩变形特征模拟实验基础上建立了断层封闭性评价标准及评价方法,以此对库车坳陷几个典型构造上逆掩断层垂向封闭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现今断层多是封闭的,这是库车塌陷天然气和异常孔隙流体压力得以保存的主要条件。

21、最粗粒砂岩与灰色泥岩成互层。火山岩的组成最通常是安山岩。

22、砂泥岩孔隙度、渗透率的变化存在很大差异

23、本文通过滨北地区青山口组和嫩一、二段盖层宏观发育和微观封闭能力分析,利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方法对滨北地区青山口组和嫩一、二段泥岩盖层的封盖能力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这四套盖层封盖能力从北向南,从东向西逐渐变好。好盖层封盖能力区主要分布于黑鱼泡凹陷及其以南地区。在断层封闭机理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断层面压力和断面填充泥质含量研究了滨北地区t _ 2层和t _ 1层断层封闭性,结果表明滨北地区t _ 2断层好的封油气区位于大庆?安达以北局部地区, t _ 1层断层好的封油气区位于乌裕尔、黑鱼泡凹陷处。

24、河谷裸露的地层为中生代三叠系的砂泥岩质地层。

25、研究表明,查干凹陷中心的地温梯度高于凹陷边缘,大地构造性质及所处构造部位、岩性与地下水活动的差异是影响凹陷地温场分布特徵的主要因素;泥岩压实存在正常压实、欠压实和过压实三种类型,砂岩储层段压力类型可分为正常和负压两个系统,地层抬升剥蚀是导致储层负压系统形成的主导因素;凹陷独特的温压场特徵对烃源岩成熟、油气生成、油气勘探领域的扩大及勘探方向的选择等具有重要的油气地质意义。本文采

26、泥岩裂缝油气藏是一种隐蔽性油气藏,预测和勘探的难度都较大,一直没有较成熟的解决方法。

27、石炭二叠系分布的煤层、炭质泥岩和奥陶系碳酸盐岩是研究区主要的气源岩。

28、出火的地质是泥岩层,地底富含天然气,点火后即形成出火景观,而且火苗四处游移,尤其在冬春乾季时更是壮观。

29、同时,受热流体活动的影响,热流体对火山碎屑岩具有一定改造作用,如在安山质岩屑凝灰岩中,斜长石绢云母化、火山岩岩屑绿泥石化明显;在凝灰质泥岩中,热流体对围岩中有机碳具有明显的“催熟”加热作用,微量元素则出现异常现象。

30、这种发生频率很高的、使次生渗透性能良好的岩体产生自封闭现象的反应就是泥岩化。

31、粘土层赋存于侏罗系下一中统煤系地层中,为灰及灰白色砂质泥岩。

32、当泥质沉积物成岩以后,地层中部的孔隙水必须克服微孔隙对其产生的启动阻力才能向外排出;否则,地层水就被滞流在岩层孔隙中并造成泥岩的欠压实。

33、摘要河西走廊至巴彦浩特盆地地区石炭纪地层厚逾千米,是一套海陆交互相含煤岩系,发育暗色泥岩、灰岩、煤层及碳质泥岩等3大类烃源岩。

34、条湖组的分布范围与芦草沟组大致相当,但岩性却差异很大,为厚层中?基性火山岩、火山碎屑岩,是火山活动频繁的证据,条湖组沉积岩夹在火山岩中间,主要为灰绿、紫红色泥岩、砂岩及砂砾岩。

35、以测试分析结果为依据,分析工区石炭系储盖特性,指出东河砂岩段、生屑灰岩段、砂泥岩段和灰岩段为区内较好的储集层段,下泥岩段、中泥岩段和上泥岩段为良好的区域性盖层。

36、系统的轻烃研究和油源分析表明,轻烃组分更好地反映了不同成因来源的原油的混合,牙哈和羊塔克构造带原油轻重组分具有不同的来源,发现牙哈断裂构造西端5号和7号局部构造混有来自海相地层的轻组分,羊塔克构造的煤系凝析油中混有来自湖相泥岩的轻组分。

37、唢呐湖组主要发育浅灰色、浅黄灰色碳酸盐岩、碎屑岩,少量泥岩和石膏岩沉积,以碳酸盐岩为主。

38、上称为『恶地』,?雨水与河水在质地软弱、色呈青灰且略含盐质的泥岩区,经年累月,强烈侵蚀而成的荒凉崎岖之地形,泥岩本身颗粒细小,且胶结性十分疏?,透水性又低,因此遇雨水就变得十分软滑,顺坡向下流动,植物生长相当困难,所以到处童山濯濯,生成泥岩裸露,?嵴和沟谷密?是泥岩恶地形的一种特有景观;台湾属于地壳不稳的造山运动带,又是个岛弧地形、造山运动强烈、隆升速率很快,因此恶地就容易产生。

39、松软泥岩中巷道冒顶区修复加固技术的研究

40、无机矿物质按照砂岩和泥岩的顺序沉积着,并随着周围的自然环境演变为海洋性,由石灰石覆盖在了最上层。

41、在盆地稳定沉降时期,相应地形成三套烃源岩,即上二叠统铁木里克组( p _ ( 2t ) )深湖、半深湖相泥岩、泥灰岩;中上三叠统小泉沟群( t _ ( 2 - 3xq ) )滨浅湖相泥岩及下侏罗统八道湾组( j _ ( 1b ) )湖沼相煤系地层。

42、一百四我国西南部泥岩由于成岩时间短、岩化程度低,乾燥时坚硬如石,遇水则易生回胀、崩解。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