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

爱造句 1年前 (2024-05-06) 句子大全 68 0

理解:lǐjiě 基本解释:[understand;comprehend;apprehend;follow;grasp;perceive]据理了解●详细解释:1.顺着脉理或条理进行剖析。宋苏轼《众妙堂记》:“庖丁之理解,郢人之鼻斲,信矣。”元刘将孙《登仕郎赣州路同知宁都州事萧公行状》:“纷紜蜂舞,未易缕析而理解者。”2.从道理上了解。《宋史·儒林传三·林光朝》:“﹝光朝﹞未尝著书,惟口授学者,使之心通理解。”3.指了解,认识。清百一居士《壶天录》卷上:“六合之内,固无奇不有,而此则尤难理解者矣。”毛泽东《实践论》:“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4.说理分析。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六:“生员於考试经古场,童生於府县覆试场,添《性理论》一篇,命题在濂、洛、关、闽书中,理解明晰,拔置前列。”5.见解。许地山《补破衣的老妇人》:“他凑合多少地方的好意思,等用得着时,就把它们编连起来,成为一种新的理解。”钱锺书《围城》七:“他很喜欢汪太太,因为她有容貌,有理解,此地只她一个女人跟自己属于同一社会。”★◎理解lǐjiě[understand;comprehend;apprehend;follow;grasp;perceive]据理了解★  就方法论而言,西方哲学发展自苏格拉底(Socrates,470~399B.C.)将焦点关注于人类自身之探究起,理解便占有重要地位。就个人层次言,理解促使个人自我反省与觉知,提升自我理解,进而关怀社会与世界,彰显人类精神之崇高意义-存有之终极关怀。其次,就社会文化言,历史、文化藉理解而赓续绵迭,而传衍后世,永世不坠。故理解对于个人、社会之存有与历史文化之递嬗至为重要。  从字义诠释,理解之意义可归纳为:对事物意义之领悟与了解,或是认知意义之能力。唯仅从字义之解释无法-窥理解所蕴涵意义之丰富性。当代思潮中对于理解之探究以诠释学(Hermeneutics)最有系统且详尽,可供参考。  诠释学形成之初,对于意义之探究多采取文法分析,将理解视为文法分析技术,藉以穷究文章典籍所蕴涵之意义。降至十七、十八世纪,笛卡尔(R.Descartes,1596~1650)强调理性功能,认为必须透过理性作用方足理解认知外界事物意义。其次,康德(I.Kant,1724~1804)提出人类认识外界事物意义系透过悟性、统合外在感觉经验藉以形成知识,主张理解为人类认识外在世界意义之过程,成为诠释学论述理解之主流观点。又康德对于主体性之阐述,亦冲击理解理论之改变,使论者重视在理解过程中主体之重要性。此外,语言学、历史学、现象学、存在哲学等,亦融入诠释学理解论中,如史莱尔玛赫(F.D.E.Schleiermacher,1768~1834)首先揭櫫理解文法与心理两种运作过程,而拓展理解之探究视野;狄尔泰(W.Dilthey,1833~1911)从精神哲学观点强调透过生命之体验而理解意义,使理解与生命相联结。海德格(M.Heidegger,1889~1976)从存有论立场,主张理解并非是一种认知外界意义之认识过程,而是存有之基本特质之一,存有透过理解而彰显自身之意义,至此理解乃进入存有论。其后复因二十世纪社会科学理论呈现多元化发展,如结构主义、批判理论等融入诠释学理论中,使理解之诠释学分析进入多元化之歧义时期,但其共通点则为均强调互为主体性(intersubjectivity)在理解中之运作。二十世纪后期,后现代主义兴起,对历史、存在之连续性置疑,因此对主体性概念提出强烈质疑,认为主体间之同一性并不存在,意义之理解亦无连续性及一致性,因而对于理解之观点与诠释学传统理论截然不同,代之以断裂、唯一、差异等观点论述意义理解之过程。  归纳起来,诠释学对于理解观点略可分为两种研究取向:一是视理解为掌握外在世界意义之过程,即采取认识论取向。二是将理解视为人类存有之基本特质之一,为存有论取向。融摄诠释学各家立论,理解略可界定如下:理解是人在生活世界中透过持续参与实践之对话沟通过程,恰如其分的掌握事物意义及开展自我理解之过程。理解具有下述特性:主体存有为根本、参与实践为核心、对话沟通为过程、掌握意义及开展自我觉如为目的。其内涵为:  重视主体存有:社会行动无一不具有意向性,需同时掌握主体意向及行动本身所显示之双重意义方能恰如其分的掌握事物之意义。  重视参与实践:理解之意义与时俱变,而其变迁之过程与社会结构间存在着内在联结性。即理解运作过程必须与社会结构产生交互作用,隐含参与、实践之性质,推面广之,意义之形成亦具有实践性。故一切理解均是实践之过程,而实践乃为理解之重要核心。  运用沟通对话:理解必在生活世界中,透过沟通社群之先验与交互作用原则,藉由对话沟通过程,真诚无宰制地交换意见观点,终而能形成共识。  显示自我理解:自我理解为社会行动之主要部分,一切行动意义均须回归主体意向之探究。理解反省过程中,同时发现自我之可能性(存有开展之可能性),并由之而提升自我理解之视野及层次。  理解在教育哲学意指中能够将想要了解的对象与早已知道或了解的资料融会贯通。理解又分为知道做甚麽的「机械式理解」(mechanicalunderstanding)和知道为甚麽的「道理的理解」(reasonedunderstanding)。机械式理解,指仅知道在特定事件中要做甚麽,一旦熟悉的情境起了变化,当事人很容易被难倒。道理的理解,则指当事人不仅知道在特定事件中做甚麽,也知道在变动的情境中,可以做甚麽。因此,教育中要使学习者达成的理解,应是知其所以然的「道理的理解」,而不是只知其然的「机械式理解」。  理解常指一个人是否受过教育的重要指标与评断标准。教育工作者的主要兴趣,是关于学习者在各种学习领域中进行理解的经验或活动。也就是说,教育在提升学习者的理解,确保学习者能完全掌握、了解、或认知教学课题(subjectmatter)或教材的本质、特性、或功能。如果在教师的教学之后,学生无法回想、解释、或应用课程的内容,则是学生并没有完全理解教师的教学内容。  理解也指能明白特例与通则(generalprinciples)之间的关系,且能用一些实例来说明通则。因此,理解的增进是指能认识通则,知道如何应用通则到实际的事件或想像的问题上。正如康德说的:「没有内容的思维是空洞的,没有概念的直觉是盲目的。」教师如果只传授零碎的内容,而没有指出内容背后的通则,将阻碍学生理解的发展,成为心智上盲目的人。但如果只教学生通则,而不辅以实例,则学生的思维将是空洞的,不明白这些通则究竟有何意义或用处。教师的教学如果没有注意到学生概念发展的层次,将使学生只能无意义地死背课业,而不是理解它们。  理解的运用有时也包含感受、情绪,或拟情(empathy)等。特别是人与人之间的生活关系,如要能了解对方的言行,则要先打破「自我」的狭隘圈子,而能设身处地从对方的眼中来看世界。  人文科学中尤其重视拟情的理解,指的是个人设身处地意会到别人的存有与行动。有异于自然科学中的因果解释,因其着重于决定事物或现象的原因,试图从规律性的关系来把握现象。然而由于人文研究的中心主题,是人类行为意义的探究与掌握,理解成为必要的活动。特别是重视人类主体性地位与价值的诠释学(Hermeneutics),其主要代表人物如狄尔泰(W.Dilthey,1833~1911)、海德格(M.Heidegger,1889~1976)、和嘉达美(H.G.Gadamer)等人,更将理解视为人文科学研究的方法论。  在学习方面,理解指在认知学习后,能切实掌握讯息,形成概念的一部分,且必须经领会(understanding)而来。理解属于较严谨而深入的了解,而领会则程度稍浅,但也有人将领会译为「理解」,因此,有时其涵义相通。理解行为的三种类型如下。  1.转译(translation):指能将讯息转化成其他语言,或其他术语或其他形式的讯息,包括给讯息的各个部分赋予意义,并将它们分离孤立出来。能够这样做就表示已经有了理解,然后才能仔细而精确地改写某项讯息,或将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此时语言虽然改变了,但最初的内容却不变。  2.译述(interpretation):就是将讯息视为一个观念的整体,且将其中的观念重新安排,成为一新的结构。这个新结构必须顾及观念之间的相对重要性、相互关系,并要符合原有讯息的描述和内涵。与转译在文句上的要求有类似的地方,但是转译主要是指转化成不同的语言,或将一种讯息加以改写;而译述的重点是在于将讯息予以重新解释,但原来的意思不变。  3.推论(extrapolation):是在了解之后,就已知的材料,所做的预测或推估。学习到了能推论的时候,表示对材料有了相当或透彻的了解,而且能够就这些材料,推测其后可能牵涉到的材料或讯息、知识的形成。  理解常与阅读并用,如「阅读理解」(readingcomprehension)。但一般是指较广泛,与各式各样讯息沟通有关联的一种,而非仅指书写的文字材料所含的讯息而言。而此处所用「讯息沟通」一词,比一般所用的要有限制,因理解是指「完全了解」或「充分把握」,只包括代表了解的最低层次,系指一种了解或领悟;个人因此知道沟通的内容,且能利用所沟通的材料或观念,而不需关联到其他的材料。--作者:陈碧祥★了解、明白。【造句】上课时若有不能理解的地方,要勇于发问。★了解、明白事理。《宋史.卷四三三.儒林传三.林光朝传》:「然未尝着书,惟口授学者,使之心通理解。」能以自己的口语、文字或其他符号,将已知的事实与原理、原则作成解释,称为「理解」。

1、二百七显而易见,由于华灯齐放,他们都曾闭口不语了一会儿,随后便即刻热烈地交谈起来。此刻当我注视他们时,他们正一起笑得那么开心。人们怎么能如此迅速地就在他们中间构筑起这般温情来,这让人难以理解。石黑一雄 

2、一百在漫长的一生中,我们都会经历也学并不痛彻心扉,但足够让人茫然的平淡麻木和重复,坚守中出点小意外,是否一定要摧枯拉朽地去粉碎?虽然不可能你快乐所以我快乐,但是你快乐,我理解,并忍了还是有可能的。鲁瑾 

3、一百四人文主义者要求自己体面、正直地做人,但并不考虑来世的报答或惩罚。对于我们,宇宙的创造者仍然是不可知的。我们尽自己的努力为我们所能理解的最高抽象概念服务,这个抽象概念就是我们的社团。

4、宽容如诗。宽容是一首人生的诗。至高境界的宽容,不仅仅表现在日常生活中对某件事的处理上,而且升华为一种待人处事的人生态度。宽容的含义也不仅限于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关爱,而是对天地间所有生命的包容与博爱。

5、维精维一,允执厥中”这16个字作科学认识论的理解。

6、在法令未成立的空白阶段(理解有误) ,两名男子抓住这一难得的机会合法成婚。

7、我们这些有视力的人不理解盲人的困难。

8、当他非常开朗地得到一个接一个的社交互动帮助,他的老师没有惩罚他的不恰当的举止,反而理解有时这些举动是因孤独症而起。

9、二我坚决反对违背我们对所有欧盟公民的不容置疑的神圣承诺,我们保证过他们可以用自己的语言与欧盟的公共机构交流并得到他们可以理解的答复。

10、一百零星洲的进取和争气,不应该理解为野心和垄断。

11、由于问答技术是从深深扎根于我们生活的机智问答发展衍生而来,IBM公司以及其他地方的工程师必须对语境的理解更加敏感。

image.png

12、的感知和理解文章内容。

13、争吵,无言,我们全都经历过,尽管如此,听到那些声音还是会让我感到安心。少女时代1寻求帮助,不仅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提高认识和了解这个问题,同时也可以让病人安心和让夫妇有更健康的理解并关心彼此的关系。

14、舆论认为,俄罗斯在科索沃问题上同西方拉开距离,对南政府给予更多的理解和支持,主要有以下几点考虑:首先,俄罗斯不支持科索沃独立,认为一味向南斯拉夫政府施压不仅有失公允,还将助长阿尔巴尼亚族的分裂情绪,不利于局势的稳定;其次,美欧大国利用民族问题向南斯拉夫发难将开创一个危险的先例,俄罗斯将来解决车臣等复杂民族问题时有可能受到同样的外部压力;第三,作为苏联继承国,俄罗斯在巴尔干有着传统的利益,对该地区安全格局及力量平衡也有着自己的考虑。

15、社会公平问题,最终要归结到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合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之上来理解。

16、我理解任天堂打算做什么,但他们将重心过分放在其手柄上了,诸如‘哇,手柄可以让你这样!’之类的话,我觉得是不是有点言过其实了?”

image.png

17、什么也没说。他们不理解,也没法理解我们皇帝的奋不顾身精神,我们皇帝丝毫不贪图私利,他心中总想为全世界造福。

18、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思想内涵的一些理解

19、理解属于头脑,领悟是比较深的层次,它属于你的心。而如果你能完完全全、很透彻地领悟的话,那它就属于你的生命。奥修

20、向市场提供最开放、高度集成和创新的楼宇自动化、安保和能源管理解决方案。负责员工考勤、招聘、社保和福利,以及外籍员工工作许可证和工作签证的办理。

21、这对犹太人理解他与上帝的关系,和用契约作为一个媒介,阐释他与上帝之间的关系,对这个领主条约,有什么意义呢?

22、应该容许他的想象继续飞腾起来,应该换一种理解:对着秋坟,他痴心地发愿“眼泪已流尽,悲歌已唱完,倒不如率性化去,和死去的爱人一起变作一双蝴蝶,到来年,春光如海万花丛中有对双栖蝶,这就是我们俩??永远地摆脱悲哀,永远地相依在一起??请旁人来‘认取吧。

23、作曲家辩解道,“可我不理解为什么我不能让公众听这首曲子。”

24、该研究组与地方组织、政府和当地物种保护组织合作,加深他们对于已调查地区价值的理解。

25、性格粗暴急躁的班长、贫嘴滑舌的同事杨顺不时与他发生矛盾,艾新感到很郁闷,在不被人理解和孤寂中,编写黑板报成了他惟一的精神寄托。

26、这种理解不同于传统教学中只重词义、句意的讲解,诗歌中心思想的归纳。先找出中心思想。甚至当你还未掌握每一件细节之时,你仍能发掘文中的要点。想想看:作者到底要说些什麽?

27、三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学习中的理解,产生于实际运用后的效果。人生中很多的知识不是在学校中的书本上学的,大部分是在实际生活中和实践工作中学到的。学习的快乐,是在学习中不断深入理解中得到的,是在成功的运用中感受到的。

28、一句叮咛,一份关心,虽然平淡无奇,却甜似蜜糖;一个眼神,一个灵犀,虽然寂静无声,却超越山盟海誓;一个拥抱,一份理解,虽然缺乏浪漫,却透着真真切切的爱;情人节将到,快给你的爱人送上关心吧,祝你们甜蜜幸福!

29、他讲了很长时间,但他的意思没有人真正理解。 。

30、她把自己的担心告诉萨姆,萨姆表示理解和同情。

31、如果事实证明该程序更通用化一点是合理的,那就通用化它,这样您就编写了一个实用程序。通常,设法使程序更健壮会导致您更好地理解该程序的作

32、我对此很开明,我支持和理解他的处境。 ”

33、假如你在我颠沛流离的时候应允我现世安稳不是幻想。假如你在我说我什么都不在乎的时候理解我所有的渴望。假如你在我狂笑不止的时候轻声安抚我不要悲伤。假如你在我蓬头垢面的时候告诉我笑一个吧,就很漂亮······,即使所有的陆地最终都会沉没于海洋,也不要忘记我们曾拥有热烈的时光。独木舟 

34、大荔中学崇尚“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哲学思想,早在一百多年前,就用“醴泉无源,芝草无根,人贵自立;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民生在勤”这副名联刻碑警示教育学生。年间曾任过三年宛平县知县,他对此很无奈地写道,皇帝“深知稼穑艰难”,“每月必宣谕京兆”以达天下,还谆谆告诫百姓“民生在勤,勤之不匮”,此等生存大事却不被老百姓所理解,进而感叹到“谕之不从,民之愚也”。

35、图形语义理解的三维重建技术在相图中的应

36、她不能理解她爸爸不在家庆祝她的生日

37、すなわち,受信側で聴く音が送信側では過去の音となるため,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へ与える影響は大きい.也就是说,收信一方所接收到的声音数据同送信一方所发出的声音数据有所不同,就会对双方的理解造成较大的影响。

38、葬礼是为生者而举行。他用复杂的形式,强加的疲惫,让你抵抗死亡忽然降临带来的打击。他让亲属嚎哭几日,耗费所有的眼泪和伤心,之后得以尽快恢复正常生活,而不使悲伤过分蔓延。葬礼是生者对自己的安慰。张悦然105理解错误的法官可能在上诉中被否决,但这要耗费时间和金钱:海牙公约目的在于使诉讼快速而廉价,因而使得诱拐的可能减少。

39、周围的邻居非常理解他们的做法,有的举家出动前来参观,甚至还拿出自家烤制的曲奇犒劳剧组。

40、领悟应该比理性的分析更为重要,我的意思并不是反对要对名著作透澈的理解,只是反对那些使人迷惑的无休止的评论和批评,因为它们只能给人一种印象:世界上有多少人就有多少观点。海伦·凯勒 

41、这个世界就是如此,人走在不同的道上,对世事的理解可以如此南辕北辙,如此相互抵牾。我却不能忍受自己对置身的环境一无所知。既然身处的这个自然界如此开阔敞亮,不试图以谦逊的姿态进入它、学习它,反倒是人的一种无知的狂妄。阿来 

42、因而双调词的“前后阕”合为一阕的观点,才是惟一正确的理解。

43、在困难面前,我们不能退缩,只能挺身而进,执着努力。像李时珍和霍金一样,只有经历风雨,才能看见彩虹,才有可能看到黎明前的曙光。1从小到大,梦想不停变化。每当梦想改变时,就说明我们的知识增加了,思想进步了,对社会的理解也改变了。梦想的改变,这在我们的人生历程中必须经历无数次。但记住,我们追寻梦想的脚步,永远都不能停止!

44、员工通过理解经理的指示,将其作为任务的主要框架,来完成工作。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