褒衣博带

爱造句 2周前 (04-20) 句子大全 11 0

褒衣博带:bǎo yī bó dài 基本解释:褒、博:形容宽大。着宽袍,系阔带。指古代儒生的装束。●详细解释:褒、博:形容宽大。着宽袍,系阔带。指古代儒生的装束。★宽衣阔带。为古代儒生的服装。《汉书.卷七一.隽不疑传》:「佩环玦,褒衣博带,盛服至门上谒。」 ★修订本参考资料:宽衣阔带。为古代儒生的服装。汉书˙卷七十一˙隽不疑传:佩环玦,褒衣博带,盛服至门上谒。

1、手施说法印,着褒衣博带式袈裟,衣显厚重,衣纹流畅呈平直阶梯式。

2、而有代表性的看法是:“在近代,传统服饰的褒衣博带、长裙雅步等特点都成了弊端,与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很不协调。

3、洞内正壁造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主释迦牟尼立像,著褒衣博带式袈裟,衣褶简洁明快。

4、所刻人物,褒衣博带,或身着窄袖短衣,形象生动。

5、于是便著手制定和完善清朝的衣冠制,并三令五申,不许亲王大臣学汉人穿褒衣博带、宽袍大袖等。

6、当时魏孝文帝拓跋宏正在力图汉化,造像开始出现“褒衣博带”的某些特征。

7、佛衣由最初的褒衣博带,发展为轻薄透体、衣纹简疏的样式。

8、褒衣博带兮29,袈裟轻盈。

9、《书影》卷三:“其人在当时,已不免姗笑於里巷,而见侮於褒衣博带之俦,何况后世!《汉书?隽不疑传》:“不疑冠进贤冠,带?具剑,佩环?,褒衣博带,盛服至门上谒。

10、佛高肉髻,内着僧祗于胸前打结垂下,外着褒衣博带袈裟,半结跏跌座。

11、主佛着褒衣博带式袈裟,袒胸,身躯粗壮,造型敦实厚重。

12、——《诗?鲁颂?泮水》岂必褒衣博带。

13、褒衣博带式大衣下裾两端呈锐角伸展是该像的特点。

14、佛衣由最初的褒衣博带,发展为轻薄透体、衣纹简疏的样式。壁雕千佛,造像秀骨清像,长颈削肩,褒衣博带,体态优美

15、可以说是由北魏“秀骨清像型”向唐代“褒衣博带式”转化的一种“过渡型”。

16、着褒衣博带式袈裟,衣下摆外侈。

17、两肩宽厚,胸部隆起,面相饱满,着褒衣博带式佛装。

18、褒衣博带进贤冠,礼乐东方万国看。

19、当时,那些褒衣博带的儒生确是吃了苦头。

20、菩萨着褒衣博带式袈裟。

21、一个三十五六岁的中年人,高冠革履,褒衣博带,站在李隆基身后,目光锐利,紧盯着李隆基,把李隆基叼着青蒿的样子看得清清楚楚,脸上写满震惊。

22、暴胜之说他当年发现隽不疑时,他头戴进贤冠,腰佩玉柄长剑,褒衣博带,就荐他为青州刺史。

23、岂必褒衣博带。

24、一个高冠革覆,褒衣博带的官员上前一步,大声附和

25、曾御翔凤楼传谕诸王大臣,不许褒衣博带以染汉人习气,凡祭享明堂,必须手自割俎以昭其敬。

26、身着通肩右皱式袈裟,褒衣博带,宽袖垂地,仪态庄严华贵。

27、《汉书?隽不疑传》:“?不疑?冠进贤冠,带?具剑佩环?,褒衣博带,盛服至门。

28、褒衣博带,革履高冠,本非马上所施,自是车中之服。

29、细长,双目微闭,目光下敛,带有沉思的神情,内着僧祗支,胸前结带,外穿褒衣博带式袈裟。

30、此时佛教空前繁荣,佛像面容清秀,服饰褒衣博带,为汉化后形成的本土艺术形式。

31、内着僧祗支,外着褒衣博带式佛衣,胸前内衣带打结下垂,襟前凸叠衣褶搭左臂外垂略展。

32、身穿褒衣博带式大衣,衣裙的纹理对称均匀

33、(《潘公功甫以宣南诗社图属题抚今追昔有作》)朱绶说:“国家承平日久,士大夫褒衣博带,雅歌投壶,相与扬翊休明,发皇藻瀚,不独艺林之佳话,抑亦熙化之盛轨也。

34、梁世士大夫,皆尚褒衣博带,大冠高履,出则车舆,入则扶侍,郊郭之内,无乘马者。

35、褒衣博带:古代儒生的装束,犹言宽袍大带。

36、这一时期的人物形象及衣饰装扮已完全中国化,“褒衣博带”式的中原服装形式已经普及。

37、范石匮穿着一身所谓汉服,宽袍大袖,褒衣博带,形制虽然简单,但配合以他高大的身材,轮廓鲜明、一把大胡子的脸型,反而给他增添了一种天然的风韵。

38、佛之衣饰皆为褒衣博带式,顶后有圆形头光,只是各佛所作手印不同。

39、属弥勒像,高11.3米,螺发肉髻,宽颐广额,披褒衣博带式袈裟,袒胸束腰,左手按膝,右手作说法手印,跏趺坐式,坐平座上。

40、不仅如此,从印度远道而来的佛只是到了中国后才穿起宽衣大袖褒衣博带的长衫。

41、此佛已完全脱去了犍陀罗时期穿的希腊式服装,他褒衣博带,俨然是两汉以后士大夫的礼服。

42、另一部分则由气宇轩昂的褒衣博带者与待发的骈车为主体,表现的是一幅主国出使接宾的场面。

43、时世妆”,即时装,唐初女子衣衫小袖窄衣,外加半臂,肩绕披帛,紧身长裙上束至胸,风格简约;盛唐时,衣裙渐宽,裙腰下移,服色艳丽;至中晚唐时,衣裙日趋宽肥,女子往往褒衣博带,宽袍大袖,色彩靡丽。书前刊有《中国衣冠服饰史述略》一文;书后收有《中国服饰史年表》《衣冠服饰等秩表》《历代服饰禁例》《历代时世妆》《古今尺度对照表》及《中国服饰沿革简明图表》等附录;另有彩色照片200余幅,黑白插图1 000余幅。

44、头戴鹃冠,中饰飞鹰,褒衣博带,足蹬高头履,双手拄剑。

45、《汉书o隽不疑传》:不疑冠进贤冠,带?具剑,佩环?,褒衣博带,盛服至门,上谒。

46、《后汉书.郭太传》:“身长八尺,容貌魁伟,褒衣博带,周游郡国。

47、长颈,内着僧祗支,胸前束僧祗支带,外披褒衣博带式长衣,衣纹雕刻成“v”形断面。

48、身长八尺,容貌魁伟,褒衣博带,周游郡国。

49、当是时,诸镇相弊于战争,而赵独安,乐王氏之无事,都人士女褒衣博带,务夸侈为嬉游。

50、又如:褒袖(宽大的袖子);褒衣博带(大衣服,宽带子。

51、左右壁还各有造像一铺,都是一佛、二菩萨,着褒衣博带袈裟,立于覆莲座上。

52、身着褒衣博带式袈裟,袒胸,垂领近似方形,束腰带,在腹部打结。

53、身披褒衣博带袈裟,内着僧抵支,结咖跌坐于束腰长方形平台上。

54、阿弥陀佛结跏跌坐,螺形发髻,面相圆润,内着僧祗支,外穿褒衣博带袈裟,袈裟上

55、本尊面容清秀,颈无横线,着褒衣博带大衣,结跏趺坐。

56、出土的这些雕砖中有的人物手拿竹竿,大约为末泥色(一说引戏色);有的雕砖人物头戴硬壳展角幞头,褒衣博带,执笏,应是装孤;有的雕砖人物根据其穿着特征为副净;还有的雕砖人物手指插于嘴中吹口哨,为副末。

57、主像弥勒,身着南朝褒衣博带式大衣,衣褶宽平,衣裙下摆如翼式伸展,平柔直垂。

58、《汉书?隽不疑传》有“褒衣博带,盛服至门上谒”句。

59、主尊内着僧祗支,外穿褒衣博带袈裟,手施无畏与愿印。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