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镜

爱造句 1年前 (2024-04-17) 词语造句 60 0

考镜:kǎojìng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参证借鉴。明唐顺之《吏部郎中林东城墓志铭》:“日以朱墨点记其向意,臧否醇杂,以自考镜。”清龚自珍《祀典杂议》之四:“方今休隆时,正宜差等百王,考镜羣籍,召万灵之祐,锡九流之福。”《清史稿·高宗纪五》:“虽其君置若罔闻,而一时废弛瞀乱之跡,痛切敷陈,足资考镜。”清薛福成《<出使四国公牍>序》:“裒函札批之稍关国计民生者,暨洋文照会与电报,釐存八卷,时自览观,以备考镜。”★参考借镜。清.江藩.汉学师承记.卷一:「弃等弁髦,盖率履则有余,考镜则不足也。」

1、于以考镜得失,详求化理,上佐圣天子同文之治,而下为都人士惩劝之资。

2、清代杜诗注疏契合了考镜源流、经世致用的学术背景,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的精神寄托。

image.png

3、《孔子文学思想研究》钩稽整合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通过对“文言”、“诗亡隐志”、“兴观群怨”、“春秋笔法”等语词进行考镜源流式的梳理和分析,全面展示了孔子文学思想生成的文化背景、言说方式和诗学精神,在彰显儒家文学思想经典性与原创性的同时,力图重建中国文论话语的精神财富。

4、曾以五六年之力,集汉魏六朝音切二百三十余家,又采诸儒训诂,辨正异同,考镜源流,撰成《经典释文》,开唐人义疏先河》。

image.png

5、《中国语言文字学史料学》一书共41.3万字,分为十四讲:开头两讲着重示人以搜集史料的方法;接着十二讲则以分论的方式有选择地系统介绍汉语言文字学学科各分支的重要史料,博收精掇,厘次部类,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提要钩玄,指示门径。

6、皖派以研究汉经为宗旨,在强调汉代经学的家法师法的同时,并不一味尊信,如戴震明言“汉儒训诂有师承,有时亦有附会”。曾以五六年之力,集汉魏六朝音切二百三十余家,又采诸儒训诂,辨正异同,考镜源流,撰成《经典释文》,开唐人义疏先河》。

7、但细辨史料,考镜源流,正确的结论应该是:德顺军址先在宁夏隆德县,后迁甘肃静宁县。

8、《清史稿?高宗纪五》:“虽其君置若罔闻,而一时废弛瞀乱之迹,痛切敷陈,足资考镜。

9、本书重点讲述编程和解决问题的实践方法,着重介绍面向对象编程的原理和软件设计,对知识点溯本求源,力求给出合理的解释,做到言之有物,书中提供了丰富的典型示例,操作性强,便于读者学习与推广。自此深感医之重要,遂“委弃试帖”,弃举子业,“考镜灵兰之秘,讵读仲景伤寒”,对《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经典著作,刻苦攻读,溯本求源,理论结合实践,终于成为一代名医。

10、清龚自珍《祀典杂议》之四:“方今休隆时,正宜差等百王,考镜?籍,召万灵之?,锡九流之福。

11、而在一般的干涉检测中,球面镜检测精度主要依赖参考镜的精度。

12、其考镜源流,匡辨伪讹,索微烛幽,“皆精确中正之论”,为后人称赏,被学者视为典范。

13、借取学术齐物我,考镜辨章著辉煌。

14、私家、官家与史家三大目录系统共同构成中国传统目录学的主体部分,私家目录的重要性不仅体现于类目创置、搜佚补阙、辨章学术与考镜源流上,更表现在其与时代政治、学术、文化之关系上。

15、二月河的创作实践,对文艺学反观和考镜当下的文学创作,带来许多新的启发。它集中体现在二月河对康、雍、乾三代帝王尤其是雍正皇帝及辅佐他们的一批重臣贤相等艺术形象的塑造上。

16、析言之,学术之辨应多赖类例和提要以实现;而源流之考镜则应藉类例和小序而达致。

17、酌古准今,有条不紊,询足供?轩之采,而后人亦得藉以资考镜焉。

18、考镜源流,“足为读书之门径,学者舍此,莫由问津。

19、对刘咸炘先生来说,《周易》思想既是粘合剂,又是方法论,在其考镜源流、横中纵观、执两用中、任天圆道,尽心知性、立命事天的学术理念中始终具有领贯性的特殊作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