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诺:huànuò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旧时主管官员在文书上签字,表示同意照办。《后汉书·党锢传序》:“后汝南太守宗资任功曹范滂,南阳太守成瑨亦委功曹岑晊,二郡又为謡曰:‘汝南太守范孟博,南阳宗资主画诺。南阳太守岑公孝,弘农成瑨但坐啸。’”王先谦集解引惠士奇曰:“诺,犹今施行,谓之画诺。”《北史·令狐整传》:“刺史魏东阳王元荣辟整为主簿……荣器整德望,尝谓僚属曰:‘令狐延保,西州令望,方成重器,岂州郡之职所可縶维?但一日千里,必基武步,寡人当委以庶务,画诺而已。’”宋王应麟《困学纪闻·考史四》:“《唐六典》:‘太子令书画诺。’本朝至道初改为準。此东宫画诺也……梁江州刺史陈伯之目不识书,得文牒辞讼,惟作大诺,则郡守刺史亦画诺矣。”2.泛指同意、赞成。《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虚无党》:“当时之政府既极婪戾,则此之主义,必能为多数国民之所画诺。”
1、骆秉章对他言听计从,“所行文书画诺,概不检校。
2、诺,画诺,签字。
3、慈禧批评英国维多利亚女王之但知画诺受成,为远不及她自己之英明而专断,恰恰反映她缺乏真知灼见。
4、武昌既复,林翼威望日起,官文自知不及,思假以为重,林翼益推诚相结纳,於是吏治、财政、军事悉听林翼主持,官文画诺而已。
5、此东宫画诺也……梁江州刺史陈伯之目不识书,得文牒辞讼,惟作大诺,则郡守刺史亦画诺矣。
6、百龄於启坝时实同画诺,遂请薄惩百龄,而朱尔赓额被重谴,语详百龄等传。
7、尽管景宗在世时只是画诺而已,萧皇后“以女主临朝,国事一决于其手”,但景宗毕竟是正统天子,群臣各安其位,尚不敢萌生邪念。
8、继贞干用精敏,尚书熊明遇深倚信之,曰:「副将以下若推择,我画诺而已。
9、清朝史料?军机领袖》:“军机大臣有时多至六七人,而权实操于领袖,新进者画诺奉行,徒拥其名也。
10、后假照案发,司员失察者数十人,胡培?及蔡绍江虽无所污,终因随同画诺,被镌级归里。
11、条件及改置军事区划,加强军事教育,提高军队素质等作了精辟分析,并提出了必要的改进措施,但未被采纳,这对他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以后的一段时间里,他“钳口结舌,随声画诺,不复言天下事了”。
12、时九卿会议,一二王公枢相主之,馀率占位画诺。
13、每次开会,他都闭目养神,抱着闷葫芦不开瓢,往往“急死皇帝,太监却不着急”,成了一枚橡皮图章,只是伴食画诺,混混而已,反正社稷江山与己无关。
14、世人对他褒贬不一,有人称他为“民国完一人”,说他是“休休有容,庸庸有度”的大政治家,有人称他为“党国柱石”、“药中甘草”,也有人说他是八面玲珑“水晶球”、“伴食画诺的活冯道”。
15、但一日千里,必基武步,寡人当委以庶务,画诺而已。
16、对此,胡适于1934年评价说:“如果国府主席是一个不明大体而个性特别坚强的人,如果他不甘心做一个仅仅画诺的主席,那么,十几年前北京唱过的‘府院之争’一幕戏,还是不容易避免的,我们试回想那两年前党政军合为一体的国府主席的地位,就可以明白林主席的谦退无为是有重大的历史意义的了。
17、《后汉书?党锢传序》:“后汝南太守宗资任功曹范滂,南阳太守成?亦委功曹岑?,二郡又为谣曰:‘汝南太守范孟博,南阳宗资主画诺。
18、《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虚无党》:“当时之政府既极婪戾,则此之主义,必能为多数国民之所画诺。
19、应手者,唯见虚谈横议之徒,坐啸画诺之辈,望恩修怨,挟忿忌功,胸鲜隙明,喙长三尺,动辄含沙而射,不杀不休。
20、所以时人有谣曰:“汝南太守范孟博,南阳宗资主画诺。
21、其母收官文之妾为义女,又处处让利给官文,故胡林翼所言,官文无不言听计从,为平定太平天国奠定良好基础,史载“林翼威望日起,官文自知不及,思假以为重,林翼益推诚相结纳,于是吏治、财政、军事悉听林翼主持,官文画诺而已。
22、后汝南太守宗资任功曹范滂,南阳太守成?亦委功曹岑BF40,二郡又为谣曰:「汝南太守范孟博,南阳宗资主画诺。?方奉使河间谳狱,未与画诺,上以?先於召对面陈,意存开脱,且部事素由?先?定,迹近专擅,降授广东按察使。
23、’”王先谦集解引惠士奇曰:“诺,犹今施行,谓之画诺。
24、而实际情况是,外国领事往往撇开中国方面自行裁判,或者“名为会审,判决书由领事署起草,会审华官不过随同画诺而已”。
25、公务本无所谓勤与不勤,公务就是公文,呈转送达,咨详禀饬,自有幕友和书吏办理,这也是官离不开他们的原因,官剩下的事就是在文稿上画诺(画圈或打勾)批行(批一“行”字),不过无法查证的是:这是否也有幕友的代劳。
26、若随声画诺,几成虚设。
27、上俞其说,而斥枚随同画诺,召对忽有异词,年老重听,不宜部务,复调左都御史。
28、继贞干用精敏,尚书熊明遇深倚信之,曰:“副将以下若推择,我画诺而已。
29、奠定良好基础,史载“林翼威望日起,官文自知不及,思假以为重,林翼益推诚相结纳,于是吏治、财政、军事悉听林翼主持,官文画诺而已。
30、’”宋王应麟《困学纪闻?考史四》:“《唐六典》:‘太子令书画诺。
31、押字是古人画诺之遗。
32、当时有歌谣日:“汝南太守范孟博,南阳宗资主画诺。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