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厚:zhìhòu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质朴敦厚。《后汉书·吴汉传》:“汉为人质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辞自达。”宋朱翌《猗觉寮杂记》卷上:“韩魏公为墓誌,载仁庙语,即云如欧阳某何处得来,不加文饰,有以见仁祖质厚之言,如此得直述之体也。”清姚鼐《<新修宿迁县志>序》:“其风土质厚。”
1、背景柳树栏杆、洞石桂枝和铁索云纹均为成化典型纹饰,胎质厚薄适度,略泛灰,白釉滋润沉稳,青花淡雅。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这两批争夺最古老人类化石桂冠的骨头,在进化树上都离人类和黑猩猩分家的地点很近。
2、炉身铜质厚重,手感甚佳。
3、工诗文,简质厚重,有《归宫詹集》等。
4、结果:上颌骨内埋伏阻生牙33颗,均能准确无误地显示出埋伏牙的方向、形态、数目、唇腭侧骨质厚度。
5、瓣质厚,肉质感,属莲瓣佳品。
6、人性质厚少文,多专经术,大率气勇尚义,号为强忮。
7、正屋厅内对联为:“诗髓以质厚惟本,书评为瘦硬通神”,为翁方纲书写,上方横挂张伯英手书“宝素轩”斋名。
8、中等宽度1.2厘米左右,叶质厚硬。
9、李唐的山水古卓劲拔,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山峦仁静质厚,南宋马远,气质恬淡,晚明董其昌温润有气,这些古卷展现中国文化中一脉相承的艺术渊源,也体现着传统画家对于历史文化的理解和传承。
10、紧靠被膜,约占皮质厚度的15%。
11、叶质厚实,叶形直立性强。
12、【出处】宋?曾巩《殿中丞致仕王君墓志铭》:“其为人,居家孝友,遇人和易质厚,不为聪明技巧以哗世动俗。
13、」论者谓质厚宏壮,真诏旨也。
14、壳近卵圆形,质厚,体层略微膨胀。
15、背景柳树栏杆、洞石桂枝和铁索云纹均为成化典型纹饰,胎质厚薄适度,略泛灰,白釉滋润沉稳,青花淡雅,为成化御窑作品。
16、石莲花肉质厚实叶片形状恰如宝石一般,多枝叶片重叠簇生在一起,莲座状叶盘酷似一朵盛开的莲花而得名,被誉为“永不凋谢的花朵”。
17、现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有乾隆年间仿造的侧理纸,外观呈深青色,纸质厚重,纸上帘纹呈现斜向,中无接缝,形为筒状,又称之为筒子纸。
18、薜荔叶质厚,深绿发亮,寒冬不凋。
19、特征:外三瓣结圆,紧边,质厚。
20、质厚的花瓣色线宜粗至四至五丝。
21、长度一米左右,味甜质厚。
22、因为油藏内压力场和流线场形成了“定势”,驱替液大部分优先选择阻力小的方向,即沿着原有的高渗透带或者“大孔道,,流场流动,对低渗透带的波及效率低,驱替效率低,产出液处理量大,造成能源浪费大,非均质厚油层内的油挖潜难度加大。
23、壳体近圆形,壳质厚重,壳面米黄色。
24、皮质厚,折断时白丝多而如棉者。
25、韧带梭形,具黑褐色角质厚皮。
26、苞壳红赤,叶斜立,质厚。
27、一百五公质厚刚毅,正大明白,仁于家,忠于上,确信不渝,己善不伐,人之善推奖若不及。
28、花卉:花瓣质厚的如山茶、玉兰。,卵圆形,壳质厚重而坚固。
29、型态特征:壳近椭圆形,质厚。
30、《资治通鉴?陈宣帝太建十三年》:“岐俗质厚,彦光以静镇之,奏课连为天下最。
31、清代陈胜玉记所载:和阗玉“玉体如凝脂,精光内蕴,质厚温润,脉理坚密,声音洪亮” 。
32、文漪叶性斜垂,叶质厚,叶色浓绿。
33、花托单生于叶腋间,梨形,肉质厚。
34、两端微凸出,壳质厚,结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