赈务:zhèn wù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赈济的事务。《清史稿·邦交志六》:“如遇军务、賑务,政府在各路运送兵食,均不给价。” 郑观应 《盛世危言·银行上》:“国家有军务、賑务缓急之需,随时通融,咄嗟立办,其便三。”
1、叶依能《清代荒政述论》(《中国农史》1998年第4期)认为统治阶级高度重视、救灾措施制度化、救灾支出浩繁、办理赈务组织周密、立法严格、陟黜分明是清代荒政的特点。
2、光复後赞襄川政,屡任要职,嗣复办理地方慈善事业,垂二十年,兼主办川省赈务,殚精竭虑,昕夕不遑。
3、民表瘁於赈务二十馀年,每遇灾?,呼?奔走,置身家不顾,敝衣草履,踯躅泥涂,面目黧黑,非人所堪,赀斧悉自贷。
4、邑令张造门乞襄理赈务,杜胥役有侵冒者,遂毅然赴约。
5、是年7月9日杜受田在实施赈务途中触染暑疫,逝世于淮安清江浦,终年66岁。
6、戴市长和高局长都是秉公无私的好干部,当他们得知自己的儿子背着他们干了许多坏事时,果断地下令逮捕了戴征和高振武这两个败类,平了民愤。10年(1921),筹办赈务,秉公无私,省长授予“热心公益”奖匾,还与县人洪骥生、云和魏兰等联办丽水利
7、次年,清政府与法国签订《中法新约》后,江返内地办理江南等地赈务。
8、1885年(光绪十一年)考中拔贡,后两次赴考进士不中,因家贫需奉养,不得已援例就职直隶州判,分发山西,历署代州、解州州判,因办理永宁、临县、宁乡三州县赈务有功,得抚宪保举加同知衔,以知县在任候补。
9、在湖南巡抚任内,陈宝箴于社会赈济用力甚勤,其赈务是围绕其社会赈济思想而展开。
10、江苏大水,命在籍襄治赈务。
11、任漳州施赈副使时,处理赈务有条不紊,公平合理,饥民颂德。康熙十九、三十五、四十五这三年,全县饥荒,林桢慷慨施赈。
12、江苏布政使安凝条奏赈务,上发各督抚察阅。
13、时有劾枚扰驿需索供应者,命陈大文察访,白其诬,且言枚尽心赈务,特诏褒之。汉桓宽《盐铁论?申韩》:“今之所谓良吏者,文察则以祸其民,强力则以厉其下。
14、1852年(清咸丰二年)七月九日,在实施赈务途中触染暑疫,卒于淮安清江浦,时年64岁。
15、捐赈得银二万馀两,议叙者八十人,公与焉,宪奖《襄成赈务》(匾)。
16、吴中?饥,奏免逋赋,前在?司任,议定赈务章程,行之有效,至是仍其法,宿弊一清。
17、1940年3月,汪伪国民政府成立后,历任汪伪教育部常务次长,汪伪中央大学筹备委员会委员长,汪伪教育部政务次长,汪伪行政院政务委员、新国民运动促进委员会副秘书长,汪伪国民政府政务参赞,汪伪青少年集团营副营长。抗战期间投靠汪精卫,历任汪伪国民政府边疆委员会常务委员,汪伪中央政治委员会财政专门委员、赈务委员会常务委员、浙江省政府委员兼财政厅厅长、华侨工商银行常务董事,汪伪中央信托公司保险部经理,汪伪中国实业协会常务监事。
18、他在记述此事时,愤然写道;“丁丑灾荒酷虐特甚,而晋省赈务亦至太极渥,可穷乡僻壤之饥民,得实惠者百不获一耳。
19、早年从政,由于秉性刚直,不愿与世浮沉,经黄涵之先生介绍皈依了高僧印光法师,研究佛学,遂弃官从赈,积极从事慈善事业,与萨镇冰〔原福建省长、代理国务总理?、聂云台〈曾任上海总商会会长等要职〉诸善知识,首先提倡中国赈灾会务,曾任赈务查放长、中国崇俭赈灾委员会赈务委员及国际救济(即华洋义赈会)主任专员等职。
20、曾任江南盐法道肥差的袁世凯嗣父袁保庆同治十二年(1873年)夏天患霍乱死去,少年袁世凯抚棺返回故土,第二年春,因军功擢升内阁学士的叔父袁保恒返乡省亲,在袁氏十数个少年中独独看中了袁世凯,把他带到京城读书,袁世凯十八岁那年,调任刑部侍郎的袁保恒染上时疾,死于赴河南开封帮办赈务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