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铎

爱造句 1年前 (2024-03-24) 句子大全 51 0

木铎:mù duó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 以木为舌的大铃,铜质。古代宣布政教法令时,巡行振鸣以引起众人注意。《周礼·天官·小宰》:“徇以木鐸。” 郑玄 注:“古者将有新令,必奋木鐸以警众,使明听也……文事奋木鐸,武事奋金鐸。”《周礼·地官·乡师》:“凡四时之征令有常者,以木鐸徇以市朝。” 宋 苏轼 《元祐三年春贴子词·皇帝阁》之一:“蔼蔼龙旂色,琅琅木鐸音。” 清 邹容 《革命军》第四章:“自古司 东亚 文化之木鐸者,实惟我皇汉民族焉。”2. 以喻宣扬教化的人。《论语·八佾》:“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鐸。”★  木铎是古乐器名。铎为大铜铃,发声体系以铜铸成,其用木舌撞击成声的叫做「木铎」;其用金舌撞击成声的叫做「金铎」。凡发布文告、禁令等,政府就会派员巡行振木铎之声来晓谕大众。有军事行动,在军中就会振金铎。典出〔周礼〕。〔周礼.天官.小宰〕云:「(小宰)正岁,帅治官之属,而观治象之法,徇以木铎,曰:『不用法者,国有常刑。』乃退,以宫刑宪禁于王宫。令于百官府曰:『各修乃职,考乃法,待乃事,以听王命。其有不共,则国有大刑。』」郑玄〔注〕云:「正岁,谓夏之正月,得四时之正,以出教令者,审也。古者将有新令,必奋木铎以警众,使明听也。木铎,木舌也。文事奋木铎,武事奋金铎。」又云:「宪,谓表县之,若今新有法令云。」又云:「乃,犹女也。」  为了读者方便起见,将〔周礼〕原文语译作:「夏历的正月,率领六官的官属,观览用文字表示的官法,振摇木铎警告他们说:『如果有不依法行事的,国家有常立的刑法侍候!』事毕退回到王宫,在王宫中悬挂公布王宫的刑法禁令,对各官府的官员命令说:『各个人都要尽忠职守,考校法律,善理本务,听从周王的命令。如果有怠废职事的,国家则有重大的刑法!』」  此外,像〔周礼.秋官.司烜氏〕云:「中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郑玄〔注〕云:「为季春将出火也。火禁,谓用火之处备风燥。」又〔礼记.明堂位〕云:「振木铎于朝,天子之政也。」郑玄〔注〕云:「天子将发号令,必以木铎警众。」以上都是周代使用木铎警众的例子。至于用金铎于军事上的,例如:〔周礼.地官.鼓人〕云:「鼓人掌教六鼓四金之音声,以节声乐,以和军旅。……以金铎通鼓。」郑玄〔注〕云:「音声,五声合和者。」又云:「铎,大铃也。振之以通鼓。〔司马职〕曰:『司马振铎』。」又于〔大司马〕之下〔注〕云:「振铎以作众。作,起也。既起,鼓人击鼓以行之,伍长鸣镯以节之。」〔周礼.鼓人.贾疏〕云:「此是金铃金舌,故曰金铎,在军所振;对金铃木舌者为木铎,施令时所振。言通鼓者,两司马振铎,军将已下即击鼓,故云『通鼓』也。」以上都是周代使用金铎振旅的例子。  总之,木铎系铜铃木舌,用于文事,所以警众;金铎则是铜铃金舌,用于武事,所以振旅。凡是周代政府发布文告、禁令时,则派员巡行地方,摇振木铎以晓谕民众。--作者:邱德修 ★比喻宣扬教化的人。 【造句】天将以夫子为本铎。(《论语.八佾》) ★金口木舌的铜铃,古代施政教振召集群众所用。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原》:「木铎起而千里应,席珍流而万世响。」明.朱权《卓文君.第一折》:「常言道时来木铎也叮当响,时不至呵兰麝也不生香。」比喻宣扬教化的人。《论语.八佾》:「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1、舌有铜、木两种,铜舌者称金铎,木舌者称木铎。

2、故《夏书》曰(23):‘遒人以木铎徇于路(24),官师相规(25),工执艺事以谏。对无名尸体拍照除比照罪犯辨认照相规则拍摄正面、右侧面外,还应拍左侧面。

3、《元?三年春贴子词?皇帝阁》之一:“蔼蔼龙?色,琅琅木铎音。

4、【周礼?天官?小宰】徇以木铎。

5、礼不通忘了管辖,道不行无了木铎。

6、据《周礼》记载,当时有“仲春以木铎循火禁于国中”的法规,于是百姓熄炊,“寒食三日”。

7、《周礼》“司?氏“有“中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

8、;木铎为文,用以宣政布政;金铎为武,用以指挥军队。

9、故木铎云徇,里胥均功,夜绩相从,齐俗以赡。

10、铜舌者为金铎,木舌者为木铎。

11、秋官?士师》:“士师之职,掌国之五禁之?,以左右刑罚:一曰宫禁,二曰官禁,三曰国禁,四曰野禁,五曰军禁;皆以木铎徇之于朝,书而悬于门闾。

12、鸿庠木铎振羊城,惯看沧桑峥嵘。

13、一百三在带你去看看别人家的军训之前,先介绍一下“木铎小兵”的来由。

14、古云:“文事奋木铎,武事奋金铎”。

15、正岁,帅治官之属而观治象之法,徇以木铎,曰:不

16、其器铜舌为金铎,木舌为木铎。

17、文事奋木铎,武事奋金铎。

18、书中,深入敌人“心脏”、窃听敌特机关通话、千方百计收集日伪军在平西地区的军事行动,并把敌情动态及时传送出去的老兵王木铎的故事,类似电视剧。

19、早在《周礼?司帽氏》便有“仲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之制度。

20、①夏商周时期:木铎,用来宣达政令、进行采风的特殊媒介。

21、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努力,成功策划组织拍摄电视专题片《水木清华》(清华大学)、《西子湖畔的东方剑桥》(浙江大学)、《木铎金声一百年》(北京师范大学)、《大学里的联合国》(北京语言大学)、《培育法学精神》(中国政法大学)、《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复旦大学)、《与日俱进通向未来》(上海交通大学)、《同绘蓝图济伟业》(同济大学)等。

22、盛行于中国春秋至汉代:木铎。

23、中说:“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24、清钱谦益《<颜子疏解>叙》:“山庭绕斗,端门授书,天子将以夫子为木铎。

25、在典籍《周礼?天官?小宰》中记载:“徇以木铎,以宣?令也。

26、《周礼?秋官?士师》:“士师之职,掌国之五禁之法,以左右刑罚:一曰宫禁,二曰官禁,三曰国禁,四曰野禁,五曰军禁;皆以木铎徇之于朝,书而悬于门闾。

27、以六个木铎排成环形,象征传承六艺之学,以培养完整的人才。

image.png

28、《周礼?秋官?司煊氏》:“中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

29、他的《鸣?诗》说得更具体:“铿如木铎音,势若金钲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