禺氏

爱造句 1年前 (2024-03-17) 经典造句 45 0

禺氏:yú shì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古代西北的一个少数民族。或以为即 月氏 。《管子·揆度》:“至於 尧 舜 之王所以化海内者,北用 禺氏 之玉,南贵 江 汉 之珠。” 尹知章 注:“ 禺氏 ,西北戎名,玉之所出。”《逸周书·王会》:“ 禺氏 騊駼。” 孔晁 注:“ 禺氏 ,西北戎夷。”

1、古书中“祝融作市”以及“北用禺氏之玉,南贵江汉之珠”等记录都从侧面反映了当时交换关系发生的情况

2、和近人王国维考证,《逸周书》和《穆天子传》中提到的“禺氏”、“禺知”,即《史记》、《汉书》中说的月氏,月、禹音相近,说明月氏的古音不可能为ròuzhī(肉支)。

3、【出处】1.《管子?揆度》:“尧舜之王所以化海内者,北用禺氏之玉,南用江汉之珠。

4、蒲犁国虽归于氐羌系,为游牧行国,但其先族却是华夏族番禺氏族部落。

5、《管子?国蓄篇》称“玉起于禺氏”;《管子?轻重甲篇》则有“禺氏不朝,请以白璧为币乎。

6、月氏”国在先秦史籍中早就见诸记载,即《逸周书》和《管子》中所记载的“禺氏”国。

image.png

7、据《管子》记载,“禺氏”人当时手里有不少高级玉器,希望能以白璧和中原王朝做生意,“然后八千里之禺氏可得而朝也”。

8、孔晁注:“禺氏,西北戎夷。

9、祁连一带曾住着一个游牧民族大月氏,中国古书上称“禺氏”。

10、黄帝统一了众多游牧部族与农耕部族,使草原牧区与中原农区的经济交换关系大为发展,“北和禺氏之玉,南贵江汉之珠”,使“大夫散其芭粟,与其财物以市虎豹之皮”,互通有无,各得其所,从而形成中原与北方草原贸易往来的第一个繁荣时期。翦伯赞说《左传》中的“虞氏”,《管子》中的“禺氏”,(稽瑞引作“愚氏”何秋涛说《逸周书?王会篇》中的“禺民”,王国维说《穆天子传》中的“禺知”,司马迁在《史记?大宛列传》中说的“月氏”;近人还加上的“繇诸”、“析支”、“华胥”等等,除“崩邦”外,认为统统都是月氏一名的同音声转。

11、古代记载中的“月支”、“禺氏”、“禺知”等,可能都是“月氏”的同音字或一声之转。

12、工程建设内容包括番禺氏族纪念馆、岭南画派纪念馆、贲南书院、番禺民间工艺馆和千古名刹海云寺重建。

13、尹知章注:“禺氏,西北戎名,玉之所出。

14、在中国先秦时代古籍中,或译作禺知、禺氏、牛氏等,后来也有译作月支的。

15、《逸周书?王会》:“禺氏??。

16、……然后八千里之禺氏可得而朝也;……然后八千里之昆仑之虚可得而朝也”的记载。

17、中的“禺知”或“禺氏”。

18、中所记载的“禺氏”国。

19、不过,“虞氏”、“禺氏”、“禺知”等训为月氏,也逐渐为学术界所接受。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