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略:sānlüè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古兵书名。相传为汉初黄石公作,全书分上略、中略、下略。《隋书·经籍志三》有《黄石公三略》三卷,已佚。今存者为后人依托成篇,收入《武经七书》中。亦以泛指兵书及作战的谋略。三国魏李康《运命论》:“张良授黄石之符,诵《三略》之説,以游於羣雄。”唐虞世南《出塞》诗:“上将三略远,元戎九命尊。”《西游记》第三一回:“猴王铁棍依《三略》,怪物钢刀按《六韜》。”傅尃《次韵和湘荃梦蘧》:“不须鸿宝谈《三略》,且共《蟫篇》笑四痴。”
1、他熟悉兵法,爱读六韬三略,善于寻找时机,运用灵活的战略和战术,使他从一个无名的小城主成长为最早雄踞关东的战国大名。
2、读者不仅赞叹杨家将的忠义,杨家众将更是个个身怀绝艺,杨令公勇猛过人,六韬三略无一不精。
3、将《反经》《人物志》《六韬三略》等国学智慧融于其中,用各阶梯职场人物对同一事物的不同看法来演绎职场生存的最基本法则:阶梯生存。
4、《三略》、《六韬》是古代兵书。
5、正是因为鬼谷子认识到“话术”的重要性,在教导众多弟子政治家的六韬三略、外交家的纵横之术、阴阳家的观天推算、预言家的江湖神算的同时都辅以“话术”,因此才使得自己的数百弟子全部成才,相比孔子门生的默默无闻,实在天壤之别。
6、古代兵书《六韬》中有《豹韬》篇。腹贮六韬三略,新诗就、矛槊频横。
7、始著录《黄石公三略》三卷,。
8、事见汉黄石公《三略?上略》。
9、张良受黄石之符,诵三略之说,以游于群雄,其言也,如以水投石,莫之受也;及其遭汉祖,其言也如以石投水,莫之逆也,非张良之拙说于陈项,而巧言于沛公也。
10、《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三略汇编》:“应募教贼施炮者,皆旧时之兵弁也。
11、太祖御端门,口释黄石公《三略》。
12、他既有政治家的六韬三略,又擅长外交家的纵横之术,还有阴阳家的祖宗衣钵,他也是命理学的祖师。
13、一脸严肃,两目有神,三尺讲台,四方步伐,五湖四海,六韬三略,七步成章,八成岁月,九成心血,十分努力只为桃李芬芳,百分感激师恩无量!节日快乐!
14、对于玄机道人所授六韬三略,尤喜其中的文武二韬,且能举一反三,据实际情况变通,到后来往往是闻一知十,稍点即透。
15、忽见有人举荐梁子玉,说新科状元子玉文武双全,少年老成,五花八门自有熟悉,六韬三略无不贯通,若使他参赞军机行事,定著功绩。
16、一是神学:日星象纬,占卜八卦,预算世故,十分精确;二是兵学,六韬三略,变化无穷,布阵行军,鬼神莫测;三是游学,广记多闻,明理审势,出口成章,万人难当;四是出世学,修身养性,祛病延寿,学究精深。
17、阃外传三略,云中冀一平。
18、书中自称“《三略》为衰世作”(见《下略》)。
19、等核订孙兵子法、吴子兵法、六韬、司马法、黄石公三略、尉缭子、唐太宗李卫公问对七书,作为考试武臣,选拔将帅的武学必读之物。
20、张良受黄石之符,诵三略之说,以游于群雄,其言也,如以水投石,莫之受也;及其遭汉祖,其言也,如以石投水,莫之逆也。
21、三略六韬虽是晓,二十四解欠分明。
22、元?施君美《幽闺记?罔害?良》:“此子六韬三略皆能,有万夫不当之勇。
23、鬼谷子先师既有政治家的六韬三略,又擅长于外交家的纵横之术,更兼有阴阳家的祖宗衣钵,预言家的江湖神算,所以世人称鬼谷子是一位奇才、全才。古本水浒传第四十七回有云:“话说高知府手下那位先生,姓邱,名玄,号称玄真子,自言曾在泰山学道,胸具八九玄机,熟读六韬三略,行兵布阵,无有不精。
24、【出处】:元?施君美《幽闺记?罔害?良》:“此子六韬三略皆能,有万夫不当之勇。
25、清毛祥麟《三略汇编?小刀会记略》:“章公字可元……囊固空,死后检其笥,惟典票数十张。
26、腹贮六韬三略,新诗就、矛槊频横。
27、受黄石之符,诵三略之说,以游于群雄,其言也,如以水投石,莫之受也;及其遭汉祖,其言也如以石投水,莫之逆也,非张良之拙说于陈项,而巧言于沛公也。
28、李纲是个精通六韬三略的封建地主阶级军事家。
29、梅尧臣曰:彼偏急易怒,则挠之,使愤激轻战。》、《三略》、《李卫公问对.足轻战法》等等。
30、清?毛祥麟《三略汇编?小刀会纪略》:“时蓝守回郡,统兵将至上海,先有密揭入城,贼见之狂窘。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