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若虚

爱造句 2年前 (2024-03-14) 经典造句 58 0

张若虚:zhāng ruò xū 基本解释:唐代诗人。扬州(今属江苏)人。曾任兖州兵曹。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诗存二首,其中《春江花月夜》尤为著名。●详细解释:唐代诗人。扬州(今属江苏)人。曾任兖州兵曹。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诗存二首,其中《春江花月夜》尤为著名。★人名。唐扬州人,生卒年不详。官至兖州兵曹。工诗,与贺知章、张旭、包融齐名,号吴中四士。所作诗今仅存二首,以〈春江花月夜〉最有名。

1、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诗:“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2、但等待了将近一千年,张若虚及其杰作的命运才开始扭转。

3、其中唐代著名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的“青枫浦上不胜愁”即取自于浏阳八景中的“枫浦渔樵”。

4、五人生代代无穷己,江月年年只相似。张若虚 

5、它们或显得格局狭小,或显得脂粉气过浓,远不及张若虚此篇。

6、张若虚和包融,都是江浙一带人。

7、所谓“步春江花月夜全韵”,即以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全部韵脚字为韵,共36句。

8、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9、分工合作,清除了盛唐的路??张若虚的功绩是无可估计的。

image.png

10、更有甚者,是早于杜甫出生52年的张若虚,他的《春江花月夜》有句“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曾经打动过多少文人墨客,在当时是人人能诵唱的名篇,杜甫也应该非常熟悉这首诗,有了要看看双枫浦的念头。

11、诗作以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最为著名。

12、把大唐引进诗歌朝代的,也许正是张若虚与他的《春江花月夜》。

13、张弛曾说:谁让艾丹之前有艾青,张弛之前有张若虚的?

14、然而幸运的是,张若虚的《春江》诗总算从唐代起被保留下来了。

15、当看到双枫浦,自己又在愁苦中,应验了张若虚的“青枫浦上不胜愁”句。

16、实际上,张若虚也是功不可没的一员。

17、又工诗,与贺知章、张若虚、包融号称“吴中四士”。

18、指张若虚、贺知章、张旭和包融。

19、这一旧题,到了张若虚手里,突发异彩,获得了不朽的艺术生命。

20、如诗词界认为是诗之大忌的三平调、孤平、失粘、犯拗等,作者却提出了崭新的见解,从而纠正了诗词理论中那些矛盾重重,不能自圆其说的论点论述,使格律诗重现简明清新的本来面貌;通过长期的创作实践,作者还提出了诗词要标新立意、诗词的妙处在气氛、创作要在细微处下功夫、随意而写、诗词不但要押韵而且要押意、诗词作品的脉络是意连等等论点,揭示出了诗词作品内在的实质性的东西,为创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在诗词作品的剖析中,对诸如《木兰诗》中“但闻燕山胡骑声啾啾”及“雄兔脚扑朔”、陶渊明《归田园居》中“荒宅十余亩”、刘禹锡《西塞山怀古》中“王浚楼船下益州”、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不知乘月几人归”、李白《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张志和《渔歌子》中“青箬笠,绿蓑衣”、李清照《声声慢》中“乍暖还寒时候,,等等,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指出了原诗存在的问题或流传中出现的错误,打破了千百年来的传统认识。

21、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云:“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22、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张若虚  

23、张若虚这样的诗句真是脍炙人口:“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24、后来我又读了不少吟月诗,如杜甫的“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白居易的“嘉陵江曲曲江池,明月虽同人别离”,张若虚的“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25、在唐代,似乎没有张若虚的诗集传世。

26、至张若虚,其间一千几百年,没人把一轮江月写得如此凄美多情。

27、初唐诗人张若虚,在他那首以孤篇压倒全唐的《春江花月夜》诗里写有:“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这种阔叶树生在江边,遇风发出一片肃杀之声(“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真叫人感到“青枫浦上不胜愁”呢。

28、明嘉靖年间,李攀龙选编的《古今诗删》收录了张若虚的《春江》诗。

29、像张若虚,我们对他的生平是不大清楚的,但不清楚又有什么关系呢?

30、《春江花月夜》,张若虚的……”他这样自问自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