淹灌:yān guàn 基本解释:[basin irrigation] 在田里蓄水供作物的根部吸收●详细解释:在田里蓄水供水稻吸收或冲洗盐碱地的一种灌溉方法。★◎ 淹灌 yānguàn[basin irrigation] 在田里蓄水供作物的根部吸收★一种灌溉田地的方法。在田地蓄水以供农作物根部吸收,此法适用于耕种水稻。
1、上述结果可能是湿灌处理条件下水稻单位面积的产量极显著高于淹灌处理的主要原因。
2、格田淹灌的田间准备是在每一个灌溉田块周围形成15—50厘米高的窄田埂。
3、麦冬植苗前,淹灌土壤,犁耙后作成水稻秧田状,经澄实再进行植苗。
4、对于密植作物,一般应选用畦灌;对于水稻或冲洗改良盐碱地,可选用格田淹灌;而对宽行作物则适宜选用沟灌;漫灌适用于灌溉天然草场或引洪淤地。
5、结果表明,汕优10号与923两品种在间歇灌溉条件下获得最高产量,而珍汕97B的产量则是淹灌处理的最高;
6、八王贲挖沟引黄河之水淹灌魏都大梁,三个月后,城墙被水浸泡崩塌,魏王请降,魏国因此灭亡。
7、淘汰水稻长期淹灌技术;
8、干旱水源的神力开始最大施展幅度火力全开,逐鹿原上淹灌的黄河河水稍稍没过她的膝盖之时,便往下消沉一尺,再淹没,再消沉,再淹没,再消沉……
9、格田淹灌大概是最古老的方法,这种方法在埃及已经应用了5000多年。
10、本文从试验及试验资料入手,取得以下主要成果和结论:对盐碱地水稻节水灌溉技术进行优化研究,系统地分析了不同节水灌溉技术对水稻生理指标及产量的影响,采用了多目标模糊优化的方法,对灌水技术进行综合评判,优选了节水灌溉技术,论证该地区宜采用水稻控制灌溉技术;阐述控灌技术通过调节和控制水稻的需水规律,降低水稻高产情况下的无效水量消耗,从水稻生理、生态节水两方面分析了控灌技术节水机理,针对性地总结出水稻各生育期实施节水控灌技术的步骤及技术要点;通过控灌与淹灌的定量对照比较,从根系、茎蘖、冠层叶片及绿叶动态到株高,土壤水分变化,抗病虫害、抗倒伏能力,稻田土温变化,产量构成因素及稻米品质等诸多方面进行动态比较,分析控灌技术高产优质机理;在盐碱稻地采用控制灌溉+间歇淋洗模式,跟踪测试田间水盐变化状况,验证控制灌溉技术在盐碱地区水稻灌溉中应用的适应性,通过分析水稻控制灌溉淋洗条件下水稻生理生态指标,提出优化控制灌溉+间歇淋洗组合模式,为进一步在高矿化度地区试验水稻控灌技术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