妄杀:wàng shā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滥杀;乱杀。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王道》:“深刑妄杀以凌下。”《史记·酷吏列传论》:“ 河东 褚广 妄杀。”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诗谳》:“尔欲妄杀一人便了却耶?抑将得仇人而甘心耶?”
1、不免食三净肉者,次日可为所食之肉众生,念西方四圣号并真言,以资荐往生,庶几可释怨灭罪。、教弟子、和邻里、肃闺门、御仆蜱、酬恩释怨、排难解纷、治家敬宾、施药传方、不妄杀、官箴。
2、他“屡决制狱,文深峭,妄杀数千人”。
3、初虽轻果妄杀,终于克己,有国士之量,岂徒武将而已乎!
4、斜捻阿不妄杀市人之过其门者以靖乱。
5、(《智篇?争》)既使战争真得打起来,也要“定不攻自拔之计以全城;致妄杀之戒以全民;奋不杀之武以全军;毋邀功,毋欣利,毋逞欲,毋籍威,城陷不惊,郊市若故。
6、强调执法要“情法交申”,区别对待他反对“贪功妄杀,玉石不分”。
7、俊器度弘远,善战而不妄杀,故人乐为之用。
8、李自成入京后,出榜安民,誓不妄杀一人,而李过却杀戮异常。
9、疾非药石所能愈,惟须诸公诚心自誓,以克城之日,不妄杀一人,则自愈矣。
10、定国少年英武身材魁伟,眉目修阔举止有度,推附者遂赠外号“小柴王”;谦恭下士有文儒气象,喜读《孙子兵法》《资治通鉴》,骁勇超逸素称“万人敌”;“小尉迟”;在农民“军中独以宽慈著”,攻破城池未尝妄杀,遇士绅百姓必设法保全。
11、又如“张献忠题诗”条,封建史书中尝污蔑张献忠妄杀,读此知张献忠固不妄杀,而且不杀节妇、诸生和廉吏等,可为佐证。
12、初虽轻果妄杀,终于克己,有国士之量,岂徒武将而已乎!孙权之论,优劣允当,故载录焉。
13、会征讨流贼改公随军督饷公请发帑银分路籴复取存留者从权?济储悉盈羡公以兼宪职乃劾奏山东巡抚张凤酗酒怠政捕盗都宪宁果及指挥江彬贪功妄杀并论诸将老师玩寇疏入上嘉之。
14、赵绰说:“陛下不以臣愚暗,置在法司,欲妄杀人,岂得不关臣事!
15、少明敏,有器度。俊器度弘远,善战而不妄杀,故人乐为之
16、绰曰:“陛下不以臣愚暗,置在法司,欲妄杀人,岂得不关臣事?
17、而军众遇穷民于路,竟行施遗,唯憎官吏,黄巢称帝后又曾下令军中禁妄杀人。
18、昏皇大怒,道:“妄杀朝廷命官,大逆不道,阎常留处‘万刀凌迟罪’,德平刁民,罪不容赦,派御林军二千人,前往屠城问斩!”时太子少保、诸城刘墉已白发苍苍,很有乡土之情,又深知官吏诸弊,又因出班请罪,对嘉庆说:“阎常留一人甘当,为何又派兵屠城?想此时德平百姓已惶惶不可终日,请派员前往安民才是!”昏皇无言以对,无奈道:“追回成命,命翰林院大学士陈理即日离京往德平安民”。
19、残民以逞,大肆捕杀革命党人,赵藩深表不满,力持不妄杀。
20、兴自垂拱(六八五)以来,屡决制狱,妄杀数千人,用刑残酷。
21、驭蛮以忠信,不妄杀,苗民怀之。
22、吴用见诸色人等,都有在里面,遂传令教将士统军马入城,如有妄杀一人者,同伍皆斩。
23、初虽轻果妄杀,终於克己,有国士之量,岂徒武将而已乎!
24、并告诫伯颜勿妄杀,以争取人心。
25、桀纣皆圣王之后,骄溢妄行,侈宫室,广苑囿,穷五采之变,极饬材之工,困野兽之足,竭山泽之利,食类恶之兽,夺民财食,高雕文刻镂之观,尽金玉骨象之工,盛羽旄之饰,穷白黑之变,深刑妄杀以陵下,听郑卫之音,充倾宫之志,灵虎兕文采之兽,以希见之意,赏佞赐谗,以糟为邱,以酒为池,孤贫不养,杀圣贤而剖其心,生燔人,闻其臭,剔孕妇,见其化,?朝涉之足,察其拇,杀梅伯以为醢,刑鬼侯之女,取其环。
26、《说苑?谈丛》:“智者不妄为,勇者不妄杀。
27、在军俘获,必详讯省释,未尝妄杀良民妇女保全甚众,蜀民尤感颂焉。
28、九月,所部甲喇额真石明雄讦仲明匿所获松山、杏山人户;有逃人被法,仲明为收葬设祭;复妄杀无辜:鞫实,罚仲明白金千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