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绢:huángjuàn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黄色之绢。唐许浑《甘露寺感事贻同志》诗:“青山尽日寻黄绢,沧海经年梦絳纱。”南唐陈陶《题赠高闲上人》诗:“鸳鷺输黄绢,场坛遶白苹。”《花月痕》第四八回:“六逆妻妾,唤做主娘,黄绢盖头,骑马跣足,这全是粤西西溪峒村媪。”2.见“黄绢幼妇”。3.谓隐语。唐冯翊子《桂苑丛谈·班支使解大明寺语》:“﹝独班支使曰﹞得非‘大明寺水天下无比’八字乎?众皆恍然曰:黄绢之奇智亦何异哉?”4.佛教之经卷。唐寒山《诗》之一二一:“囊里无青蚨,篋中有黄绢。”绢,一本作“卷”。
1、至东汉末乃盛行,谓之‘离合体’,如蔡中郎书曹娥碑阴‘黄绢幼妇,外孙?臼’,杨修解之,谓‘绝妙好辞’四字也。
2、修曰:‘黄绢,色丝也,于字为绝;幼妇,少女也,于字为妙;外孙,女子也,于字为好;齑臼,受辛也,于字为辞:所谓绝妙好辞也。
3、曹操曾经率军从曹娥碑下经过,杨修跟着他,看见碑后题着“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个字,大家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4、置身其中,见这长幅巨轴,笔走龙蛇,铁画银钩,就象置身于书法海洋,尽情赏读.根据现代书法家翁罔运考证,这里原来有王羲之的《兰亭序》的一块碑刻,字体是后来的书法家临摹的《兰亭序》黄绢本。
5、二年(公元185年),中郎蔡邕到曹娥庙摸碑后,在碑阴题:“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字的这块汉碑。
6、碑背上见题作“黄绢幼妇,外孙蓥(jī)臼”八字。
7、我认出几卷用黄绢装订的手抄本,那是从未付印韵明朝第三个皇帝下诏编纂的《永乐大典》的佚卷。
8、第四八回:“六逆妻妾,唤做主娘,黄绢盖头,骑马跣足,这全是粤西西溪峒村媪。
9、后每大会,使俳优著介帻,黄绢单衣。
10、碑背上见题作‘黄绢幼妇,外孙齑(jī)臼(jiù)’八字,魏武谓修曰:“卿解不?
11、烧荆枝灼龟占卜之前,先持龟甲以黄绢裹粱米?鸡蛋周环而祝之。
12、看见碑的背面写着“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个字。
13、《文献通考?经籍五》:“夫使序《诗》之意,果不出於作《诗》之初,而皆为后人臆度之说,则比兴讽咏之词,其所为微婉幽深者,殆类东方朔‘声?尻高’之隐语,蔡邕‘黄绢幼妇’之?词,使后人各出其智以为猜料之工拙,恐非圣经诲人之意也。
14、看见碑的背面写着“黄绢幼妇,外孙齑(jī)臼”八个字。
15、中兴青壁陋唐臣,燕然新勒书黄绢。
16、《宝兰堂》云:“褚临黄绢本,艺林所喧传。
17、昨日有人诵得数篇黄绢词,吾怪异奇特借问,果然称是杜二之所为。
18、莫名约黄绢见面,命她去捉旭日。
19、看到曹娥碑上写的“黄绢幼妇外孙荠臼”他们先后独自猜出是“绝妙好辞”四个字。
21、看到碑阴“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个字感到很奇怪,不解其义,最后还是杨修破译了这个谜语,说答案便是“绝妙好词”。
22、南唐陈陶《题赠高闲上人》诗:“鸳鹭输黄绢,场坛?白苹。
23、黄绢幼妇,外孙齑臼”,隐“绝妙好辞”,凡爱好猜谜的读者都知道,这就是流传了近两千年的“曹娥碑隐语”。
24、黄绢、幼妇、外孙、?臼”扣“绝妙好辞”四字。
25、后来,人们便以“黄绢幼妇”或“绝妙好辞’作为文才高、诗词佳的赞语。
26、后蔡邕访之,值暮夜,手摸其文而读,题八字于碑阴:“黄绢幼妇外孙齑臼”(为一谜面,谜底为绝妙好辞)。
27、传说曹操与杨修过曹娥碑下,见碑背题有“黄绢幼妇,外孙齑臼”8字,甚是奇怪。
28、唐朝武周时期,官场腐败,到处是偷媚取容的人,最为典型的是张岌为了取悦武则天的情人薛师和尚,亲自拿着黄绢跟随薛师之后,遇到薛师要上马时就匍匐在地当马镫。
29、听说大家要送自己一件黄绢幼妇的生日礼物“,老夫子”吓了一跳。
30、碑背上见题作'黄绢幼妇,外孙?臼'八字,魏武谓修曰:'解不?
31、后蔡邕又题八字,曰‘黄绢幼妇,外孙齑臼’。
32、闻碑文写得很好,随后在碑阴(碑后面)题:“黄绢、幼妇、外孙、?臼”隐“绝妙好辞”四字。
33、碑背上见题作‘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字,魏武谓修曰:‘解不?
34、操读八字云:“黄绢幼妇,外孙齑臼。
35、骑马同行,当路过曹娥碑时,他们见碑阴镌刻了“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个字,曹操问杨修理解这八个字的意思吗?
36、所以“黄绢幼妇,外孙齑(ji)臼”,谜底便是“绝妙好词”。
37、瑶琴空抚思归操,黄绢慵赓绝妙词。
38、《三国演义》第七一回:“操读八字云:‘黄绢幼妇,外孙?臼。
39、一个是关于解蔡邕题邯郸淳撰的曹娥碑“黄绢幼妇,外孙齑臼”事。
40、以后,这种风气更加盛行,西汉曹娥碑后题有“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射“绝妙好辞”,即是“隐语”。
41、以后,这种风气更加盛行,西汉曹娥碑后题有“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射“绝妙好辞”,即是“隐语”。后来左中郎将蔡邕寻访到此,已值暮夜,他手摸其文而读,之后题八字于墓碑背面:“黄绢幼妇外孙齑臼。
42、外孙齑臼”黄绢,是染色的丝,为「绝」;幼妇,少女之意,为「妙」;外孙是女儿生的孩子,为「好」;齑臼是放置辛辣物的容器,古字同辞;四字合在一起便成「绝妙好辞」。
43、碑背上见题作“黄绢幼妇,外孙齑(jī)臼”八字。
44、只有那位姐姐非常悲痛,偷偷地举行了葬礼,到了入殓的时候,就把平常爱惜的一件黄色绣花披袄子偷偷地放到棺材里。汗衫、白绢夹裤、紫罗头巾、蓝黄搭膊、白绢衬衣、麻鞋;步军冬衣有皂绸绵披袄、黄绢绵袄、白绢绵袜头裤、紫罗头巾、蓝黄搭膊、麻鞋。
45、提到曹娥碑,就不得不提到杨修与曹操,当年曹操与杨修骑马同行,当路过曹娥碑时,他们见碑阴镌刻了“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个字,曹操问杨修理解这八个字的意思吗?
46、现场由万盆鲜花、千米黄绢妆点。
47、闻《曹娥碑》,蔡邕径访之,“值暮夜,手摸其文而读,题八字于碑阴:‘黄绢幼妇,外孙齑臼’。
48、吴丝,字黄绢,莆田人。
49、黄绢地刺绣加敷淡彩渲染,风格类宋代以来画绣小,寓意吉祥。在磁青色绢地上,
50、岂陈留未尝到上虞,而‘黄绢幼妇’即上虞之笔耶?
51、蔡邕闻讯来观,手摸碑文而读,阅后书“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字于碑阴,隐“绝妙好辞”四字。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