堙塞

爱造句 2年前 (2024-03-04) 经典造句 60 0

堙塞:yīn sāi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堵塞。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漻水》:“水北有九井,子书所谓 神农 既诞,九井自穿,谓斯水也。又言汲一井,则众水动。今井堙塞,遗跡髣髴存焉。” 唐 白居易 《钱塘湖石记》:“其郭中六井……与湖相通,中有阴竇,往往堙塞。” 明 李贽 《八物》:“今世用人者知其害而不察其利,是欲堙塞天下之江河而不用之也。”

1、唐白居易《钱塘湖石记》:“其郭中六井……与湖相通,中有阴窦,往往堙塞。

2、钱氏归顺后不再治理,葑土堙塞,被豪族僧舍所强占,使湖水益发狭小。

3、元末两岸尽成废墟,锦帆泾逐渐堙塞。

4、今横陇故水,止存三分,金、赤、游河,皆已堙塞,惟出壅京口以东,大污民田,乃至于海。

5、水旧可溉诸县田四十六万顷,时堙塞过半,?请浚之。

6、金史顷之,运河堙塞,世宗出郊见之,问其故。

7、王莽时河水自濮阳东决改由今山东入海,旧时河北诸决河旋归堙塞,清、洹之水乃自馆陶西北之清渊溢出东北流,穿清河郡境入勃海郡境行屯氏河故渎至南皮县北北皮亭会合漳水,是为《水经》中的清河。

8、今井堙塞,遗迹??存焉。

9、救民心切的鲧只得去偷取密藏的神土“息壤”??一种能无限生长的土地,以堙塞洪水。

10、其后浅妄者争以裁减费役为功,河日以堙塞。

11、子牙河决,淹没田亩,请修筑大城等县堤岸,并?王家口、黑龙港诸支流堙塞者,皆报可。

12、既纳国后不复治,葑土堙塞,为豪族僧坊所占冒,湖水益狭。

13、既至,乃以竹笼盛石,堙塞水道。

14、井今堙塞,遗迹??存焉。

15、嘉靖三年(1524)扩广泮池,浚堙塞以通潮汐,易濠南居民,辟路通通淮大街。

16、吴人种菱,春辄芟除,不遗寸草,葑田若去,募人种菱,收其利以备修湖,则湖当不复堙塞。

17、鲧得到了息壤,马上去堙塞洪水。

18、东决改由今山东入海,旧时河北诸决河旋归堙塞,清、洹之水乃自馆陶西北之清渊溢出东北流,穿清河郡境入勃海郡境行屯氏河故渎至南皮县北北皮亭会合漳水,是为《水经》中的清河。

19、枣阳县志上有“枣阳东南,有大坟数座……”寥寥数字的记载,而县志“墓陵”这一章记录较为详细:“道光甲辰(笔者注:公元1844年),吴家店滚河北岸有古墓倾陷,乡人下视之,砖墙横长数丈,辕门三处,其内堙塞,不可入。

20、禹赶走了共工,便着手排除各地的洪水,他吸取父亲鲧对洪水一味堵塞,结果事倍功半的教训,采取了新的治水方法??疏导为主,堙塞为辅。

21、合疏陈:“直隶河道漫水未涸,无从查勘,考询各处堤埝,无不堙塞残废。

22、桥之南五里,有大沟焉,属于四涧,以杀暴水之怒,久废不治,于是疏其堙塞,筑其缺而完之。

23、从唐宋到清代,井盐生产每困于虚额,井户深受重累,如井老泉枯、土石堙塞、涨潦灌井、柴草不继等,都直接影响着井盐的产量,可是历代对于井盐的课额只增不减,因此井户长期在穷困苦痛之中。

24、会通河原是一条古运河,北段即今山东卫河、黄河间的运河故道,中段即黄河、昭阳湖间的运河,南段久已堙塞。

25、于是女娲熔炼了五色石子去补苍天;斩断大龟的四只足来代替天柱,树立在大地的四方,将天空支撑起来;又杀死兴波作浪的黑龙,以拯救中原的人民;然后把芦苇烧成灰,堆积起来,用以堙塞洪水。

26、历代对练湖管理很严格,但元明以后,因淤积和围垦,逐渐堙塞成田。

27、其二,在白云村亭?头后,堙塞,乃移井栏于右巷井上,是谓新井。

28、在德城区城南创建了南湖书院,“集诸生艺课其中”,并留下了“至教仰洙泅,对门多鲁人,大道久堙塞,执艺何纷纷。

29、宋代称“四望湖”,后渐堙塞。

30、明李贽《八物》:“今世用人者知其害而不察其利,是欲堙塞天下之江河而不用之也。光绪版《黔江县志》载:“六年夏五月壬子,地大震,后坝乡山崩……溪口遂被堙塞。

31、曷若劝民尽耕闲田,?浍堙塞则官为之助,变瘠为沃,使民有余蓄。

32、百渎:水名,在江苏宜兴,今亦大半堙塞。

33、在县城东南过去有个港口,引海水直至城下,岁久堙塞,已不能使

34、自战国专利,堙塞故道(黄河最早在荥泽北流河北入海,公元前601年改道,由浚县东北行历河北、山东至天津入海),小以妨大,利而害公,九河之制(上古大禹导河,北播九条河入于海)遂隳,历代之患弗弭。

35、既纳国后不复治,葑土堙塞,为豪族僧坊所占冒,湖水益狭。暇日多会于僧坊,往往谈?终日,他人罕得预,时目为嘉?四友。

36、晚唐以后,河道堙塞,漕运不通。

37、一部杜诗,为刘会孟堙塞者十之五,为《千家注》沉埋者十之七,为谢叠山、虞伯生污蔑更无一字矣。

38、二年(764)诏令:天下户口,由所在刺史、县令据当时实在人户,依贫富评定等级差科(差派徭役和科税),不准按旧籍帐的虚额(原来户籍上的人丁、田亩、租庸调数字)去摊及邻保。从唐宋到清代,井盐生产每困于虚额,井户深受重累,如井老泉枯、土石堙塞、涨潦灌井、柴草不继等,都直接影响着井盐的产量,可是历代对于井盐的课额只增不减,因此井户长期在穷困苦痛之中。

39、他考察三江古迹,认为太湖入海的道路,只有吴淞江,而吴淞江狭窄,潮泥填淤,渐渐地就堙塞,只要合力浚治,使太湖的水向东流,其他的水道就可不劳而治,为此写了《三吴水利录》后来,海瑞以右金都御史巡抚应天十府,兴修水利,主持疏通吴淞江时,许多方面均采用了他的建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