黍谷:shǔgǔ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山谷名。在北京市密云县西南。又称寒谷、燕谷山。《太平御览》卷八四二引汉刘向《别录》:“传言邹衍在燕,有谷地美而寒,不生五穀。邹子居之,吹律而温至生黍,到今名黍谷焉。”北周庾信《谢赵王赉丝布等启》:“灵臺久客,从此数炊。黍谷长寒,於今更暖。”清方文《寄怀从子密之》诗:“春将回黍谷,人尚隔桃源。”2.借指阴阳家。因战国齐著名阴阳家邹衍曾居黍谷,故名。《北史·文苑传序》:“淹中、稷下,八儒、三墨之异;漆园、黍谷,名、法、兵、农之别。虽雅誥奥义,或未尽善,考其遗跡,亦贤达之流乎!”
1、明蒋一葵《长安客话?黍谷山》:“洞口风声啸吼,风气凛烈,虽盛暑人不敢迫。
2、《周书?庾信传论》:“淹中、稷下,八儒三墨,辩博之论蜂起;漆园、黍谷,名法兵农,宏放之词雾集。
3、淹中、稷下,八儒、三墨之异,漆园、黍谷,名、法、兵、农之别,虽雅诰奥义,或未尽善,考其遗迹,亦贤达之流乎。
4、粉碎“四人帮”后,他曾赋诗一首以表达他的心情和志趣:“黍谷阳生帮会催,军民同庆喜联怀。
5、三国魏阮籍《东平赋》:“是以伶伦游凤於昆仑之阳,邹子?温於黍谷之阴。
6、建于1200年前的黍谷山文化庙宇群、云峰山的古佛道场,公元1025年修建的杨令公庙、以及白龙潭、冶仙塔等众多庙宇文化为密云旅游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7、曾名徐兴许,别号西陵浪客、括苍浪客、嵩溪村人、闲髯、嵩溪村叟、京畿老民等。①(1729?1815),清浙江海宁人,字?兮,号松霭,晚号黍谷居士,又号内乐村叟,海宁盐官人。
8、曾北过寒谷,到过黍谷山地区。
9、昔子夏在于西河之上,而文侯拥彗;邹子处于黍谷之阴,而昭王陪乘。
10、然而邹衍吹律,寒谷更温,黍谷育生。
11、感谢苍天,赐予我们日月星辰;感谢大地,给予我们稻麦黍谷;感谢春夏秋冬风云雨雪江河湖海,它们使整个世界变得精彩纷呈。
12、清吴伟业《题钱黍谷画兰》诗之二:“北堂萱草恋王孙,膝下含饴阿母恩。
13、感谢苍天,赐予我们日月星辰;感谢大地,给予我们稻麦黍谷;感谢春夏秋冬风云雨雪江河湖海,它们使整个世界变得精彩纷呈。
14、这种食醋是用王村当地出产的红黍谷做成,酸而不涩,酸中泛甜,专用八陡镇烧制的石瓶盛装,日光不照,邪味难侵,那是历久弥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