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辞:bìcí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指朝官离开朝廷,上殿辞别皇帝。宋苏轼《张文定公墓志铭》:“过都,留判尚书都省,请知鄆州。陛辞论天下事。”明余继登《典故纪闻》卷六:“翰林院侍读学士武周文致仕陛辞。成祖赐坐与语。”2.面见皇帝辞官。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王司马》:“后司马乞骸归,塞上復警,召復起;司马时年八十有二,力疾陛辞。”★臣子拜谒后辞别天子,称为「陛辞」。《宋史.卷一五九.选举志五》:「内诸司使、副授边任官者,陛辞时许奏子。」宋.苏轼〈张文定公墓志铭〉:「大率欲丰财而强兵,公因陛辞,极论其害。」
1、卷六:“翰林院侍读学士武周文致仕陛辞。
2、陛辞,仁宗诫以毋纳包苴于京师。
3、陛辞,有旨,民事有不便者,许骑置以闻,赐钱二十万。
4、谢时辰、等都画过《袁安卧雪图》,而且尚有一些不知作者姓名的《袁安卧雪图》,与沈括差不多同时期的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卷六就记载一帧佚名《袁安卧雪图》:“丁晋公典金陵,陛辞之日,真宗出八幅《袁安卧雪图》一面。
5、陛辞,上抚之曰:「使我高枕无南顾忧者,尔也。
6、前此都督魏公移书于公曰:“昨陛辞日面奉圣训,军马渡淮即令邵侯听公节制,仍令具知禀守待缴奏。
7、陛辞,帝亲拊之曰:“使我高枕无南顾忧者,汝英也。
8、陛辞请训,上曰:“汝直军机处两年,万几之事,皆所目击,即朕训也。
9、臣于昨岁冬祝?入觐,礼成后陛辞出都。
10、陛辞,帝问所欲言,阐奏:“许和则忘祖宗之仇,弃四州则失中原之心,遣归正人则伤忠义之气。
11、太祖欲遣钟繇等讨张鲁,柔谏,以为:今猥遣大兵,西有韩遂、马超,谓为己举,将相扇动作逆,宜先招集三辅,三辅苟平,汉中可传檄而定也。乃复待制,再知明州,改知平江府,陛辞,言:“我军已习战,非复前日,故刘?能以少击众,敌大挫衄,若乘已振之势,鼓行而前,中原可传檄而定。
12、陛辞,言:“仁庙一室,与艺祖、太宗并为百代不迁之主。
13、陛辞,因言尝策刘豫必败,高宗记其言,问:“卿久淹何所?
14、陛辞,上谕曰:“大吏以操守为耍,大法则小廉,百姓蒙福。
15、陛辞,奏曰:“蜀民困矣,官吏从而诛剥之,去朝廷远,无所赴?。
16、陛辞之日,德宗谕以农事,且言南方山水之富。
17、陛辞,言:“今除授命令径从中出,而大臣之责始轻;谏省、经筵无故罢黜,而多士之心始惑。
18、陛辞,上曰:“卿且暂归,旦夕召卿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