泮宫:pàngōng 基本解释:[nameofschoolinancienttimes]古时的学校名称●详细解释:西周诸侯所设大学。《诗·鲁颂·泮水》:“既作泮宫,淮夷攸服。”《汉书·郊祀志上》:“周公相成王,王道大洽,制礼作乐,天子曰明堂辟雍,诸侯曰泮宫。”后泛指学宫。唐杨炯《少室山少姨庙碑》:“辟雍所以行其礼,泮宫所以辨其教。”清钱泳《履园丛话·笑柄·两耳太聪》:“族叔印川少府,少与前两广总督吴槐江先生,同入泮宫,最为莫逆。”一说,泮宫为春秋鲁僖公筑于泮水边的宫室。是僖公饮酒作乐、演武庆功之所。汉代始以之为诸侯的学宫,后人遂因袭汉说。见清姚际恒《诗经通论》。★◎泮宫pàngōng[nameofschoolinancienttimes]古时的学校名称★ 泮宫是周代诸侯国所设立的大学;其建筑南半部周围有半环形水池,整体形制如玉壁之半,所以称泮宫。泮宫除教育贵族子弟及优秀平民青少年外,也是诸侯国举行射礼、养老之礼、出师之礼、凯旋献俘之礼、外夷朝贡之礼的地方。诗云:「既作泮宫」,后世谓入学之生员为入泮,本此。 泮宫始于周朝,[诗经·鲁颂]中有「泮水」一首,大意是颂扬学习的方法,由敬德而明德,由明德而至开广心胸,由心胸开广而固守道义,是学习之本。又从学习历程中,由自行修身而建立威仪孝弟,进而讲习师旅狱讼的政务,再进而讲习运用车马器械的技能。学习的功效是其诚挚之心可以通于祖先神灵,其精神可以使很多人受其影响,化而向善,这种影响力且可达到远方的蛮夷之地,而致教化广被。--作者:张鍠焜★周代诸侯的学宫。《史记.卷二八.封禅书》:「天子曰『明堂』、『辟雍』,诸侯曰『泮宫』。」也称为「頖宫」。
1、相传,董?5岁喑哑不能语,6岁时被家人抱至泮宫,突指堂上匾额说出“明伦堂”三字,家人目瞪口呆。
2、殿五间;前筑露台,砌石栏;东西两庑各七间,庑旁各两间;戟门五间,门东两间为斋明所,西两间为宰牲所;重浚泮池;修泮宫坊及石桥、围墙、棂星门”。
3、出处清?捧花生《画舫馀谭》:“尝见某者,鹑衣鹄面,行泮宫前。
4、既作泮宫,淮夷攸服。
5、已将泮宫兴建成,征服淮夷也如愿。
6、奎光阁及泮宫三坊文化价值较高。
7、李博士亦为Rimmer(Cayman)Limited、Riddick(Cayman)Limited、Hopkins(Cayman)Limited、恒基兆业有限公司、Believegood Limited及Cameron Enterprise Inc.的董事。第一,王延寿所说“鲁僖基兆”即指当年泮宫之遗址,而灵光殿就在古泮池附近。
8、瞽宗、辟雍、泮宫、柱下,固册府礼乐之渊渚,师友讲习之林囿也。
9、西有泮宫及乡贤名宦祠、状元祠十余座。
10、这是清人袁枚描写自己考中秀才时的情景,笔调颇为传神,诗的题目是《重游泮宫》。
11、故辟雍光于周诗,泮宫显于《鲁颂》。
12、容城八景是容城最具代表的自然景观,分别为:章台晓霁、锦水晴岚、轩井流霞、璇台涌月、鹤泽观渔、离湖读骚、泮宫撷翠以及南廓古梅。
13、为此,高登写了《辞馈金》一诗:“可取无取未伤廉,每念易污惟皓皓,不如买书惠泮宫,聊助贤侯采芹藻。
14、既作泮宫,淮夷攸服(24)。
15、执礼自基,鲁公所以难侮,歌乐已细,郑伯于是前亡,干戚舞而有苗至,泮宫成而淮夷服,长想洙、泗之风,载怀淹、稷之盛,有国有家,莫不尚已。浏阳古乐舞分两种,一种是“文德舞”,舞生右手执翟,左手执龠,所以又名“翟龠舞”;一种是“武功舞”,舞生右手执“干”,左手执“戚”,所以又称“干戚舞”。
16、计有大成殿7间,东西廊房各10间,戟门5间,棂星门坊5间,敬一亭5间,小石林亭5间,泮宫坊3间,德配天地坊3间,道冠古今坊3间,金声玉振坊3间,库房3间,厨房3间,宰牲房3间,守庙住房3间,崇圣祠3间,名宦祠3间,乡贤祠3间,尊经阁上3间、下5间,文昌祠3间,乐楼3间,文昌三代祠3间,魁星楼1间,忠义祠3间,明伦堂3间,节孝祠3间,教谕署讲堂3间,训导署大门3间,讲堂5间,仪门内正厅3间,儒学大门1间等百楹建筑星罗棋布,构设精巧。
17、北部曲阜城区突出鲁故城大遗址组团保护,包括孔林、孔庙、孔府,奄国故城、鲁国故城、汉故城、明故城,以及周公庙、灵光殿、望父台、襄仲台、两观台、孔子故里、孔子射羿处、洙泗书院、颜庙、颜府、鲁泮宫、古泮池、舞雩台等,形成曲阜的核心与灵魂。
18、《诗》歌楚室,《颂》美泮宫,诸侯之事也;?梦《甘泉》,宴恢《景福》,僻王之志也。
19、清魏源《默觚上?治篇九》:“瞽宗、辟雍、泮宫、柱下,固册府礼乐之渊渚,师友讲习之林囿也。
20、(诗经?鲁颂?泮水)写鲁僖公征服淮夷,建造泮宫宴庆群僚的情况,以“憬彼淮夷,来献其琛(珍宝)。
21、根据《礼记》通典》等书记载,夏朝已有名叫“庠”、“序”、“校”的施教机构,殷商和西周有“学”、“瞽宗”、“辟雍”、“泮宫”等学校的设立。
22、例二、三、四的“泮”、“卒”、“霾”,本义分别是泮宫,差役所穿衣,大风刮带尘土而下,在句中分别当涯岸、突然和埋讲,与其本义或引申义毫无关系,只能分别看作是“畔”、“猝”、“埋”的假借字。
23、倪士奇自幼习儒,曾游泮宫。
24、年七十二重游泮宫,至八十余卒。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