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官:cháo guān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 朝廷的官员。亦指中央官员。《魏书·世宗纪》:“宗及庶族,祖曾功绩可纪,而无朝官,有官而才堪优引者,随才銓授。” 唐 韩愈 《论今年权停举选状》:“臣虽非朝官,月受俸钱,岁受禄粟,苟有所知,不敢不言。”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讳》:“又某朝官諂事 蔡京 ,呼之为父,合家不许犯‘京’字。”2. 宋 代称一品以下常参官员。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讥谑》:“有人续其下云:‘君看 姚曄 并 梁固 ,不得朝官未可知。’后果终於京官。” 明 柯维骐 《宋史新编·职官四》:“凡一品以下常参者,谓之朝官;祕书郎以下未常参者,谓之京官。”
1、」对曰:「中朝官俸薄,仆马薪刍资之隶,遣隶半使出资免役。
2、其次?在宋朝官田的租佃经营中?出现了大量的由形势户包佃的现象?形势户包占官田?已不再象两汉豪民将其部分直接经营?驱奴耕作?而是全部转手再租给小农?充当二地主?从而形成业主?田主和种户的三层关系?使租佃关系更加复杂化。
3、和鹭飞行有序,比喻班行有序的朝官。
4、《古今小说?吴保安弃家赎友》:“此一事,哄动了举朝官员。
5、国朝官少詹事,兼翰林学士。
6、但北宋前期除刑部尚保留审覆天下大辟案的职权外,三省六部的主要职权都己转移至其他机构,其长官也都只作为寄禄官衔,另派升朝官分别主判,以处理残留细务,三省六部制仍是名存实亡。
7、明朝官服戴纱帽笼巾,下面多先戴网巾起约发作用。
8、即肖形凹凸,早?恼邑贵朝官;假饶赤仄紫标,虽盗跖犹贤柳惠,庶贫贱弗终贫贱哉?
9、随后,改磨勘京朝官院为“审官院”、磨勘幕职州县官院为“考课院”。为河南尹张全义所和,岁时给遗特厚,出入其门,欲署幕职,坚辞不就。
10、数年来,外资银行跋涉于京畿之地,以兜售其金融自由之教条,游说天朝官员允许其货币自由流通,并开放资本账号。
11、汉武帝为了加强皇帝的专制权力,在以丞相为首的外朝官僚机构之外,另在宫中设立内朝。
12、京官和选人从武骑尉开始升转,升朝官从骑都尉开始升转,逐级而进。
13、广州各界人士闻讯,纷纷动员起来,张贴揭贴,揭露英人霸占中国房屋土地阴谋和清朝官府的卖国行为。
14、孟侯,历史人物,中国清朝官员,本籍中国山西。
15、掌外朝官次和刑狱等。
16、帝嘉赏,赐同进士出身。清朝官员,同进士出身。
17、王雅量虽升朝官,但仍是忧国忧民,头发都白了。
18、由于为隋炀帝报仇而杀宇文化及,之后窦建德入城后先拜见萧皇后,并穿素服为隋炀帝哭丧尽哀,接着将传国玺及卤簿仪仗收为已有,然后安抚被俘的隋朝官员,并将宇文智及、杨士览、元武达、许弘仁、孟景等人全部斩首,将宇文化及及其子宇文承基、宇文承趾押至襄国斩首。
19、朝官至书画学博士、礼部员外郎。
20、批书印纸有缺漏,或不依条式,须召升朝官两员作保,并罚降两月名次注阙。
21、张天德,中国清朝官员,任诸罗县县丞。
22、光启二年(886年)四月,朱玫、李昌符和朝官立襄王李?为帝。
23、诗人连续铺写“天仗”、“丹陛”、“御香”、“紫微”,表面看,好像是在炫耀朝官的荣华显贵;但揭开“荣华显贵”的帷幕,却使读者看到另外的一面:朝官生活多么空虚、无聊、死板、老套。
24、1674)字献之,福建侯官人,清朝官吏。
25、翁怀清,历史人物,是中国清朝官员。
26、前期除刑部尚保留审覆天下大辟案的职权外,三省六部的主要职权都己转移至其他机构,其长官也都只作为寄禄官衔,另派升朝官分别主判,以处理残留细务,三省六部制仍是名存实亡。
27、堂吏寄资未仕,而例以升朝官赏陈乞封赠,机曰:“进士非通籍不能及亲,汝辈乃以白身得之耶?
28、按不同等给发给,分朝官五等,京官八等,诸司使、副九等,阁门祗修及三班十等,内侍九等,寄班三等。
29、关于努尔哈赤的名字,明朝人文献多记载为童奴儿哈赤或佟奴儿哈赤,朝鲜人早期文献记载为老乙可赤、奴儿哈赤,清朝官方文献中则记载为努尔哈齐(《清太祖实录》)或努尔哈奇,现多称其为努尔哈赤。
30、当然,作为尚未脱离封建主义思想羁绊的清朝官员,他们也都存在着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和儒家纲常伦理的历史局限性。
31、它是一栋砖造的清朝官邸式建筑。那是一栋小公寓,但适合我们的需要。
32、在中国东部沿海城市浙江,一位叫秋瑾(1875-1907)的女性,开办了中国第一所女子学校,并帮助领导了起义活动,这些活动起初都以刺杀清朝官员为主。
33、六朝朝官尊,燕饮尊右。
34、朝官和宦官的斗争称为南衙北司之争。
35、时朝官树党,排斥东林,他以不满引归。
36、庶常馆教习,清朝官名。
37、夏商周时,朝官尊左;燕饮、凶事、兵事尊右。
38、每每怀藏袖中,携之出入,以此在朝官员,见俺无不心寒胆落。
39、六到了宋朝竟以此称呼普通差役,于前朝官员的卑视之意,也可见一斑了。
40、战场上金鼓齐鸣,杀声震天,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把明朝官军打得落花流水。
41、百姓们从田间抬起头,看到一个梳着辫子,头戴金色顶子,身上穿着五品白鹇补服的清朝官吏正在李辉的陪同下款款入城,眼中都燃起一团团火焰。
42、魏晋南朝官师称谓考述
43、顾莼(1765?1815)字希翰,一字吴羹,号南雅,晚号息庐,江苏吴县(今苏州)人,清朝官吏、学者。10月,政务院陈云副总理听取吴羹梅的陈述后,同意由政府贷款以解除中国标准铅笔厂的经济困境。
44、魏忠贤需要外朝官僚的配合,不为清流所容的官僚也需要投靠魏忠贤,他们很自然形成一个政治派别。
45、意谓,贾固在其任山东佥宪时,与艺人金莺儿交往甚密,后为朝官仍不能忘情,作小令【中吕?醉高歌过红绣鞋】《寄金莺儿》曲以寄之。
46、现东四南大街路东有几条胡同,曾是明朝官妓的所在地,如演乐胡同,是官妓乐队演习奏乐之所。
47、辽使刘六符在开封期间对宋朝官员口出狂言,声称宋经营塘泺毫无用途,“一苇可航,投棰可平,不然决其堤十万土囊遂可逾矣”。
48、乙未,诏金归朝官民未发遣者,止之。
49、晏婴为他听到谏劝,能够马上改过,是一个值得提拔的人,于是推荐他当了大夫的官。因检举朝官贪污浪费,谏劝穆宗勿耽溺游乐,触怒穆宗,廷杖八十,下刑部监禁待处决。
50、宋代还把文官按官阶划分为“幕职州县官”、“京官”和“升朝官”三大类。
51、臣恐从今已后,中官出使,纵暴益甚,朝官受辱,必不敢言;纵有被凌辱殴打者,亦以元稹为戒,但吞声而已。
52、《春明退朝录》卷上:“朝官带史撰亦得优迁,李邯郸自博士为礼部员外郎,贾魏公自司封员外郎为礼部郎中是也。
53、本案涉及文宗试图崇树外戚,厚植太后党,以作为结合南衙朝官对抗宦官集团的筹码。
54、白润(生卒年不详),字瀛宾,号星槎,清朝官员。
55、对朝官“考课公明”,杜绝徇私舞弊。
56、形方氏,《周礼》中所记载周朝官名,掌制诸侯疆域,实际是是否实行于周朝则不确定。
57、郡守渭南南君大吉,既敷政于民,则慨然悼末学之支离,将进之以圣贤之道,于是使山阴另吴君瀛拓书院而一新之,又为尊经阁于其后,曰:「经正则庶民兴;庶民兴,斯无邪慝矣。”宋?王溥《五代会要?廊下餐》:“文武两班,每遇入阁赐食,从前御史台官及诸朝官皆在敷政门外两廊食,惟北省官於敷政门内别坐,既为隔门,各不相见,致行坐不齐,难于肃整。
58、顾九思(1532~1610)明朝官吏。
59、升朝官是可以参加朝见、宴坐的中上级文官的总称,其寄禄官有通直郎到开府仪同三司等二十五阶。
60、胡邦翰,历史人物,字雄白,懋文,号左原,中国清朝官员,本籍中国浙江余姚。
61、在宫中可以为所欲为,魏忠贤的主要精力,便用来对付外朝官僚。
62、辽使刘六符在开封期间对宋朝官员口出狂言,声称宋经营塘泺毫无
63、武臣自修武郎到太尉,为升朝官。
64、幸被一朝官收为义子。
65、周新被誉为“冷面寒铁”,以正直清廉的人品、高超的审案技巧和不畏权势的风骨,成为明朝官员的楷模。
66、升朝官即朝官,在元丰改制后,须至正八品文官通直郎和武官修武郎以上,方能算是官户。
67、这块石碑碑文也告诉我们:新罗人金清大约侨居在距牟平县良嵛山无染院不远的地区,并在唐朝官府中担任“押衙”,同时他还到过明州一带经商。
68、明朝官员,知名作家,文学家,为嘉靖八才子。
69、唐宋称在常朝日能朝见皇帝的高级官员为升朝官。
70、引发了唐朝官民的集体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