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顺:xiàoshùn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表示忠顺;投诚。汉贾谊《新书·五美》:“细民乡善,大臣效顺。”晋潘岳《寡妇赋》:“奉蒸尝以效顺兮,供洒扫以弥载。”《旧唐书·裴度传》:“度遣辩士游説,客於赵、魏间,使説承宗,令割地入质以效顺。”明沉德符《野获编补遗·兵部·家丁》:“亦有以降虏效顺者,尤称驍健。”
1、王,仍赐推忠效顺启圣定难功臣。
2、汤化龙还致电黄兴,斥责其参与发动二次革命为“覆雨翻云”、“倒行逆施”,规劝黄兴“敛兵效顺”,否则“声名俱败,家国随之”。
3、伯颜也不推辞,惟奏请追尊顺帝生母,算是报效顺帝的忠忱。
5、宪宗纪赞》:“自吴元济诛,?藩悍将皆欲悔过而效顺。郭澄朝辞,谕澄曰:“汝主效顺,以全蜀归附,朕甚嘉之。
7、必不同谋,念其旧勋,务在弘贷,如能效顺,亦与惟新。
8、溶液和蒸汽流向相同,都由一效顺序流到末效。此部实效顺者。
9、《诏谕淮西将吏诏》:“如能去逆效顺,因事建功,明设科条,以示褒劝。
10、元卿始以毁家效顺,累授方镇。
11、当时建酋“呵哈出及其子释家奴俱以效顺立功,赐姓氏”,可见在开始的时候,满族是以卑微的姿态臣服于明朝政府,并由明廷赐姓,每年要向明廷进献贡礼。
13、魏文帝谓权曰:“君舍逆效顺,欲追踪陈、韩邪?
14、别业)碑记》:“逮我国朝,劫灵效顺,屡助天功。
15、故其制云:“今州将忠谋,翻然效顺,叶其诚美,共赞良图。
16、宗社之灵,海若效顺,鸭绿江仲冬而冰解,实乃千古一奇!
17、10月24日,琉球耳目官(一品官爵)毛精长等人到北京总理衙门“长跪哀号,泣血吁请”,希望清政府能在“俯怜二百年效顺属藩”的份上援救琉球。
18、河海封疆俱效顺,狂虏何劳灰灭。
19、10月24日,琉球耳目官毛精长等人到北京总理衙门“长跪哀号,泣*血吁*请”,希望清政府能在“俯怜二百年效顺属藩”的份上派军队援救琉球。窃功因主辱国亡,已于客岁九月,随同前往进贡正使耳目官毛精长等,改装入都,叠次匍叩宪辕,号乞赐救各在案,惟是作何办法,尚未蒙谕示。
20、引用:朱元璋北伐元朝,曾鼓舞将士士气时说道:“天道好还,中国有必伸之理,人心效顺,匹夫无不报之仇。
21、第二年正月,又将所俘留求人放回,要他们效顺,但无下文。
22、今国家用兵三方,劳敝不已,诚能翻然效顺,率先自归,以功补过,庶几有生;若坐守穷城,待死而已。
23、奉蒸尝以效顺兮,供洒扫以弥载。
24、一百八它高效顺畅,上挂下联,各尽所能,各得其利;它利欲相投,沆瀣一气,互相庇护,能量惊人。
25、且非后世法,臣不敢效顺”。
26、复申命守臣,谨封域,戒斥堠,严备守,需招徕,俾贼去逆效顺,转祸为福,仍守彼土,庶全草木命,实皇上好生之德,同天地之涵育。
27、初步构建高效顺畅的开发建设管理机制和运作机制。
28、将战,其党多悔过效顺,各自奔溃。
29、苟非海宾效顺,必生边患,皆因炎以喜怒易帅,泾帅结怨故也。
30、《胡公神道碑铭》:“苟能去逆效顺,悉从厚宥;或稔恶不悛,城一破,悔无及矣。
31、晋潘岳《寡妇赋》:“奉蒸尝以效顺兮,供洒扫以弥载。
32、效顺之诚,既不异于畴昔。
34、淹言:“我舍危效顺,欲追踪陈韩,何于禁之有!
35、所在民心效顺,强梁授首;所有佳梦关、青龙关逆命,俱已斩将搴旗,万民归顺。
36、十三年,李师道效顺,命逊为左散骑常侍,驰赴东平谕之。
37、韩?胄请直学院士李壁起草了伐金诏书,以鼓舞士气:“天道好还,中国有必伸之理,人心效顺,匹夫无不报之仇。
38、清顺治二年(1645年)至光绪五年(1879年)的二百三十五年间,历代皇帝给“金龙四大王”,“显佑通济昭灵效顺广利安民惠孚普运护国孚泽绥疆敷仁保康赞翊宣诚灵感辅化襄猷溥靖德庇锡佑国济”共四十四字的封号,实乃罕见之殊荣,可见,“金龙四大王”地位之高。
39、岂若去逆效顺,转祸为福乎!
40、敬勒函章,用旌效顺。
41、今天下多事,正此辈效顺之时也。
42、元励既诛,世传以功负恃益骄蹇,名效顺而实自保。
44、一旦怀恩,舍逆效顺,则继迁竖子孤而无辅,又安能为我蜂虿哉!
45、然尔欲效顺,何以为信?
46、时夏州赵保忠与继迁连谋,朝廷患之,又绥州牙校高文?不举城效顺,河外蕃汉大扰,以继隆为河西行营都部署、尚食使尹继隆为都监以讨之。
47、亦有以降虏效顺者,尤称骁健,近辽左李宁远专仗此树勋。
48、10月24日,琉球耳目官毛精长等人到北京总理衙门“长跪哀号,泣血吁请”,希望清政府能在“俯怜二百年效顺属藩”的份上援救琉球。
49、始至,请蠲银、盐、酒等税课八之一,细民不征。汉贾谊《新书?五美》:“细民乡善,大臣效顺。
50、悬浮剂1500倍液、4.5%高效顺反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等。
51、汉贾谊《新书?五美》:“细民乡善,大臣效顺。
52、1537年(莫大正八年)有莫西安候黎丕承率镇守清华的三司军队入哀牢效顺,使流亡黎朝势力得到壮大。
53、且余众感恩,将有效顺者矣”。
54、除了朱?以外,甚至连朱滔也予以宽大,许其投诚效顺。
55、而欲去逆效顺,亦曰善厥动静而已。
56、亦有以降虏效顺者,尤称骁健。
57、景泰帝以“国泰民安,人心效顺”之意赐名泰顺。
58、高山抵抗不过,投降清军,并向李延寿表示愿效顺清廷。
59、郑经在给其舅董班的信中更明确表示,台湾“幅员数千里,粮食数十年,四夷效顺,百货流通,生聚教训,足以自强。
60、其胁从将吏百姓等,但官军未到京城以前,去逆效顺并散归本道、本军者,并从赦例。
61、子?候郢,郢乃谕以逆顺曰:“人臣所宜效顺。
62、逮我国朝,劫灵效顺,屡助天功。
63、师道得诏意动,即请效顺,旋为其下所惑而止。
64、其间除收编黎意余部外,又在1537年(莫大正八年)有莫西安候黎丕承率镇守清华的三司军队,入哀牢效顺,使阮淦势力得到壮大。
65、及诸王大臣被宴服就列,脱脱即席陈西北诸?始终离合之由、去逆效顺之义,辞旨明畅,听者倾服。
66、辛卯,以乐平降兵为效顺军。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