拗字:niù zì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律诗中不合常格的字。亦指诗文中生硬的字眼。 宋 范晞文 《对床夜话》卷二:“五言律诗固然要妥贴,然妥贴太过,必流於衰。苟时於第三字中下一拗字,则妥贴中隐然有峻直之风。” 林纾 《书<黄生札记>后》:“用顿笔,则断不流利,故有拗字、蹇字、涩字之诀。”
1、每一曲成,必按节而歌,稍有拗字,即为改制,故通本无聱牙之病。
2、虽拗字甚多,而骨格愈峻峭。
3、第一首作律诗看,句中拗字出入不大,主要是联与联相“粘”的平仄不合规律。
4、方回《瀛奎律髓?拗字?序》:“拗字诗在老杜集七言律诗中,谓之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