褰裳:qiān cháng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 撩起下裳。《诗·郑风·褰裳》:“子惠思我,褰裳涉 溱 。” 晋 葛洪 《抱朴子·广譬》:“褰裳以越沧海,企佇而跃九玄。”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虹桥录上》:“又西建厅事临水,窗牖洞开,使花、山涧、湖光、石壁褰裳而来。”2. 相传 公输班 为 楚 设置云梯,欲攻 宋 , 墨翟 闻之,“自 鲁 趍而十日十夜,足重茧而不休息,裂衣裳裹足”,赴 郢 说 楚王 。事见《战国策·宋卫策》、《淮南子·修务训》。 南朝 陈 徐陵 《让散骑常侍表》:“昔 墨子 诸生褰裳救 楚 , 鲁连 隐士高论却 秦 ,况乎谬蒙知己,寧无感激。”后遂以“褰裳”为不辞劳苦,急于为国事奔波之典。 清 黄宗羲 《钱忠介公传》:“时平则高洗耳,世乱则美褰裳。”3. 谓帝王让位。典出《竹书纪年》卷上:“﹝十四年卿云见,命 禹 代 虞 事﹞帝乃再歌曰:‘日月有常,星辰有行……精华已竭,褰裳去之。’於是八风循通,庆云丛聚,蟠龙奋迅於其藏,蛟鱼踊跃於其渊。龟鱉咸出其穴,迁 虞 而事 夏 。 舜 乃设坛於 河 ,依 尧 故事。”《旧唐书·忠义传上·苏安恒》:“岂不思 虞舜 褰裳, 周公 復辟,良以 大禹 至圣, 成王 既长,推位让国,其道备焉。” 清 唐孙华 《读梅村先生<鹿樵纪闻>有感题长句》之五:“运终三百合褰裳,谁谓忧勤致覆亡。”★提起衣裳。《诗经.郑风.褰裳》:「子惠思我,褰裳涉溱。」汉.无名氏〈穆穆清风至〉诗:「朝登津梁山,褰裳望所思。」《诗经.郑风》的篇名。共二章。根据〈诗序〉:「褰裳,思见正也。」或亦指女子斥男子情好渐疏之诗。首章二句为:「子惠思我,褰裳涉溱。」
1、子惠思我,褰裳过河”。
2、之咫尺,欲褰裳以游遨。
3、子惠思我,褰裳涉溱。
4、拂衣褰裳,无吞舟之漏网;挂冠悬节,虑我志之未从。
5、皓褰裳将上,匡谏止。
6、此外,《山有扶苏》、《狡童》、《褰裳》、《扬之水》等章,都有“狡童”、“狂且”、“狂童”、“恣行”、“维予二人”之类的词句,这都是和男风有关系的。
7、清潘耒《浴日亭》诗:“何必褰裳慕蓬岛,当知此地即珠庭。
8、别作褰裳佩结正春舒柳眼,嫩条柔极。
9、宋朱熹《再赋解嘲》:“褰裳绝冥外,天风舞云裘。
10、子惠思我,褰裳涉⑤洧。
11、北魏杨?之《洛阳伽蓝记?景宁寺》:“时朝廷方欲招怀荒服,待吴儿甚厚,褰裳渡於江者,皆居不次之位。
12、数室寒芒如宿列,我身何处漫褰裳。
13、当其泉枯水涸,虽五尺童子可褰裳而渡也。
14、木运告尽,褰裳克让,天历在躬,推而弗有。
15、坐起时褰裳,许久到异境。
16、’”梁启超《为国会期限问题敬告国人?敬告监国摄政王》:“夫彼辈本以官职为传舍,以国家为利孔,精华已竭,褰裳去之,国亡之后,挟腰橐以走租界,或作赘子妾妇于外国,犹不失为富家翁,为计亦良得。
17、分身首于锋刃,洞胸腋以流矢;有褰裳以投岸,或攘袂以赴水,伤稃?之褊小,撮舟中而掬指。
18、还有《郑风?褰裳》写情人之间的调笑, 《唐风?绸缪》写新婚之夜的惊喜, 《郑风? ?有梅》写夫妇之间的生活场景,都十分有趣。
19、清章学诚《文史通义?言公下》:“譬彼?沸酌於觞窦,斯褰裳以厉津;堤防拯於横流,必方舟而济乱。
20、望西山之咫尺,欲褰裳以游遨。
21、吴蜀健儿犹裹甲,汉江游女自褰裳。
22、《诗?郑风?褰裳》:“褰裳涉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