嗟来:jiē lái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 叹词。来,语助。《庄子·大宗师》:“嗟来 桑户 乎!嗟来 桑户 乎!而已反其真,而我犹为人猗!”2. “嗟来之食”的略语。 汉 桓宽 《盐铁论·孝养》:“夫嗟来而招之,投而与之,乞者犹不取也。” 晋 陶潜 《有会而作》诗:“嗟来何足吝,徒没空自遗。” 明 冯梦龙 《智囊补·闺智·乐羊子妻》:“志士不饮 盗泉 ,廉士不食嗟来,况拾遗金乎!”参见“ 嗟来之食 ”。
1、不行,伯夷叔齐宁愿饿死于首阳山,尚不食嗟来之食。
2、妻曰:“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
3、乐羊子妻不但不收丈夫拾来的金子,而且用“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的典故说服丈夫,进一步指出因贪小利而失大节的危害,使乐羊子非常惭愧,知错就改并远寻师学。
4、钱锺书《管锥编?太平广记?钱可通神》:“贿赂必以其道……否则叱尔嗟来,乞人不屑,珠璧而暗投焉,反致案剑相眄耳。
5、贫病交加的朱自清,宁肯饿死,也决不吃嗟来之食的骨气,永远值得赞扬。
6、同时,对于西部地区而言,长期依靠国家援助,又容易产生吃嗟来之食的感觉和等靠要的矛盾心理,援助增加了就是国家应该,援助减少了就心理不平衡甚至产生抱怨情绪。
7、他的妻子看了看金子,又看看乐羊子,然后温和地对他说:“我从前听人说‘壮士不饮盗泉之水;廉洁的人不食嗟来之食’。
8、这让人想起了后汉书《乐羊子妻》中的一句忠告:乞者不食嗟来之氏,志士不饮盗泉之水。
9、贫病交加的朱自清,宁肯饿死,也决不吃嗟来之食。
10、嗟来之食,吃下去肚子要痛的。
11、此后,孔子说的“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也成为无数人警示自己的格言。
12、可惜啊,那些家伙和阿尔托莉雅一样,死脑筋,硬是不吃嗟来之食,王坤想送点钱过去都要动些脑经。
13、人贪食曰徒哺?,食不敬曰嗟来食。
14、但吃香喝辣之余,他并没失去他的人性真情,他老想着妻子小梅也能开开洋荤可多好,这是现代版“齐人”,但“齐人”并没带妻子上“嗟来食”现场。
15、不受嗟来之食的老奶奶是很多人的榜样。
16、对于一个人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在我看来,是尊严!先哲说过,君子不受嗟来之食。中华民族素以此教育子子孙孙,中国人也将这个做人的道理代代传承……
17、清陈睿思《赠张永夫》诗:“途穷?见俗眼白,饿死不食嗟来食。
18、【出处】《后汉书?烈女传》:“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
19、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坚强,永远不放弃心中的理想;“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是一种精神;“志者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也是一种精神。
20、壮士秋思自古有之,彭祖有八百之壮岁、项羽有扛鼎之壮举、师道有不受嗟来食之壮行,一个“壮士”谁堪为雄,但与治国、治身、治心未尝不有相通处。
21、答:“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22、如何给予远胜于给予何物。因此,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23、廉者不受嗟来之食,不饮盗泉之水,孤竹君不食西周之粮,朱自清宁可饿死不食美国人的救济粮,还有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还有苏轼,还有夏明翰,还有邓稼先……他们“拣尽寒枝不肯栖”,只为了心中那执著的追求和信念。
24、做人要有骨气,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25、这个爱心团体冬令救济时,很能体恤难民,让人不会有嗟来之食的感觉。
26、我这是诚心诚意地邀宴,可不是嗟来之食。
27、对于西部地区而言,长期依靠国家援助,又容易产生吃嗟来之食的感觉和等靠要的矛盾心理,援助增加了就是国家应该,援助减少了就心理不平衡甚至产生抱怨情绪。
28、偶然良心发现微感歉疚,问老公:你就不能有点骨气,不吃嗟来之食吗?
29、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
30、亦省作“嗟来食”、“嗟食”。
31、青壮年在低头乞讨嗟来之食的同时,也失去了自食其力的精神和自尊的人格,沦为社会的弃儿。
32、一百五对于一个人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在我看来,是尊严!先哲说过,君子不受嗟来之食。中华民族素以此教育子子孙孙,中国人也将这个做人的道理代代传承……
33、读一读嗟来之食有一年,齐国遭受大灾荒,饥民遍野。
34、黔敖说:“嗟来食!
35、明知这是嗟来之食,但为了孩子,她只好强忍着委屈,伸手将钵接了过来。为了避免节外生枝。
36、因为这样的供养就如同嗟来之食,只会使父母在精神上受折磨。
37、志者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的典故,已经流传数千年,个中大义宏理不言而喻。
38、二百零只有丧失自尊心的人,才会接受嗟来之食。
39、凭我的这一身本领肯定能找到称心的工作,所以,我决不会接受这份嗟来之食。
40、廉官可饮盗泉水,志士不受嗟来食。
41、今虽困据,然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阴,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出自他的《后汉书?列女传》。
42、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志士不饮盗泉之水,是不改气节的任性。
43、饿死不食嗟来之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则是社会属性、精神属性对自然属性的作
44、其一,峨眉山对外开放以后,进山的游客越来越多,“峨眉猴”也逐渐吃惯了“嗟来食”,养成了懒惰的习惯,再也不愿意费力寻找野食充饥。
45、看看吧,这哪里又像是什么福利,这分明是赤裸裸的“嗟来食”嘛。
46、他宁肯饿死,也不吃嗟来之食。
47、但人不食嗟来之食,一个乞丐为了尊严宁肯饿死。
48、对于西部地区而言,长期依靠国家援助,又容易产生吃嗟来之食的感觉和等靠要的矛盾心理,援助增加了就是国家应该,援助减少了就心理不平衡甚至产生抱怨情绪。
49、例如发现班级丢失东西时,教师能不失时机地在黑板上抄写《后汉书》中的一段让学生诵读:“智者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
50、这种嗟来之食,难以下咽。
51、明知这是嗟来之食,但为了孩子,她只好强忍着委屈,伸手将钵接了过来。
52、我人穷志不穷,这种嗟来之食,我宁死也不肯接受。
53、人家不给你饭吃,你要有骨气,不吃嗟来食。
54、他教育孩子们说:“我是中国人,只能为中国人工作,就是穷死,也不吃嗟来食。
55、凭我的这一身本领肯定能找到称心的工作,所以,我决不会接受这份嗟来之食。
56、显然,几两米的所谓“救济”不仅是杯水车薪,甚至已经与“嗟来食”无异,不能不让人出离愤怒。
57、群鱼相语曰:“不受嗟来之食!
58、一百七偶然良心发现微感歉疚,问老公:你就不能有点骨气,不吃嗟来之食吗?
59、这哪里像是什么福利,这分明是赤裸裸的“嗟来食”嘛。
60、粉滞稽疑,云消雾荡,伏膺请益,于嗟来暮。
61、妻曰:‘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
62、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63、拾到一块金饼,回家给了妻子,妻子说:“我听说有志者不饮盗泉中的水,清廉者不吃嗟来(有侮辱性的施舍)的食物,何况拾来别人丢失的东西来玷污品行!
64、古语:渴不饮盗泉水,饥不吃嗟来食也!渴了不喝偷盗而来的水,饿了不吃别人施舍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