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问:shèngwèn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对帝王询问的尊称。《汉书·谷永传》:“使臣等得造明朝,承圣问。”晋挚虞《贤良对策》:“不敢瞽言妄擧,无以畴答圣问。”宋王安石《本朝百年无事札子》:“惟念圣问及此,天下之福。”
1、窃惟念圣问及此,天下之福,而臣遂无一言之献,非近臣所以事君之义,故敢昧冒而粗有所陈。
2、西影壁内容是孔子向老子请教礼制的“孔圣问道”图,影壁对联曰:“圣仙切琢安邦德;儒道圆融济世经”。主要景点有:悟空出世、师徒对话、三圣问天、八戒看山、高山情侣、情人树、日出云顶、夕照牧归、绿天冰地、飞泉瀑布等。
3、《三国志.魏书.陈思王植传》:“承答圣问,拾遗左右,乃臣丹诚之至愿,不离于梦想者也。
4、经说所载裒为圣门释非录五卷,谓圣问口语未可尽非云。
5、俊对曰:“古义弘深,圣问奥远,非臣所能详尽。
6、钦绪等幸忝礼官,亲承圣问,竭尽闻见,不敢依随。
7、宋朱弁《曲洧旧闻》卷二:“神宗皇帝喜谈经术,臣下进见,或有承圣问者,多皇遽失对。
8、圣问中气节、言议之说,臣于今日正不满于此二者,谨以二说为陛下献焉:一曰立中道以
9、出处《晋书?挚虞传》:“臣生长筚门,不逮异物,虽有贤才,所未接识,不敢瞽言妄举,无以畴答圣问。
10、中世纪教廷封圣问题研究:对封圣过程的非宗教因素考察”,载《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4期。
11、实欲以上对圣问,救消灾异,规为陛下建康宁之计。
12、宪圣问?胄安在,礼曰:“臣已留其俟命。
13、幸得引录,备答圣问,泄写至情,不敢庸回。
14、然上之所陈者,实以臣亲奉圣问,敢不条对!
15、纯纯日美子是圣问者学园不同派系争吵,在忍术大会上较劲的故事。
16、人侍辇毂,承答圣问,拾遗左右,乃臣丹情之至愿,不离于梦想者也。
17、弟弟程国圣问。
18、宋梅尧臣《韩钦圣问西洛牡丹之盛》诗:“彼盛此衰皆一时,岂关覆焘为偏委。
19、晋?挚虞《贤良对策》:“不敢瞽言妄?,无以畴答圣问。
20、臣请溯太极动静之根,推圣神功化之验,就以圣问中“不息”一语,为陛下勉,幸陛下试垂听焉。
21、魏志?高贵乡公髦传》:“古义弘深,圣问奥远,非臣所能详尽。
22、臣以浅陋,误承圣问,迫于日晷,不敢久留,语不及悉,遂辞而退。
23、名振谢曰:“疏野之臣,未尝亲奉圣问,适方心思④所对。
24、宋?王安石《本朝百年无事札子》:“惟念圣问及此,天下之福。
25、右正言王珉上言诋诬洪,云:“故龙图阁学士程?,本质妄庸,见识凡下,辄取先圣问答之书,肆为臆说。
26、元杰轮对说:“臣前日侍经筵,亲承圣问以大臣史嵩之起复,臣奏陛下出命太轻,人言不可沮抑。
27、岂止如圣问八者之事,可徐就理而已哉。
28、髦传》:“古义弘深,圣问奥远,非臣所能详尽。
29、大圣问:“真扇在于何处?
30、传》:“臣?愚蔽,不足以答圣问。
31、擎天尊圣问。
32、元杰时适轮对,言:「臣前日晋侍经筵,亲承圣问以大臣史嵩之起复,臣奏陛下出命太轻,人言不可沮抑。唐张九龄《上姚令公书》:“为君侯之计,谢媒介之徒,即虽有所长,一皆沮抑,专谋选众之举,息彼讪上之失。
33、臣生长荜门,不逮异物,虽有贤才,所未接识,不敢瞽言妄举,无以畴答圣问。
34、如当时穆圣派遣穆阿茨去也门当地方法官,临行前穆圣问他:“有了问题时,你用什么来裁决?
35、《汉书?谷永传》:“使臣等得造明朝,承圣问。
36、宋?王安石《本朝百年无事札子》:“惟念圣问及此,天下之福。宪圣问故,礼曰:“圣人读书万卷,亦尝见有如此时而保无乱者乎?
37、《凡圣问对》一文,更是被读者视为千古绝唱,破解了命运原理这一个千古之谜。
38、岛上的关圣庙建于明代洪武年间,立于海边,前往朝圣问事的善男信女更是终日不绝于途。
39、敢因圣问所及而略言,可乎?
40、宋梅尧臣《韩钦圣问西洛牡丹之盛》诗:“淮山邃秀付草树,不产髦英产佳卉。
41、元杰时适轮对,言:「臣前日晋侍经筵,亲承圣问以大臣史嵩之起复,臣奏陛下出命太轻,人言不可沮抑。
42、窃惟念圣问及此,天下之福,而臣遂无一言之献,非近臣所以事君之义,故敢昧冒而粗有所陈。”这一举动在古代帝王中可谓绝无仅有,其不恤生者、惟念一己的帝王淫威足以令人惊叹不置。
43、陛下秉至圣之纯德,惧天地之戒异,饬身修政,纳问公卿,又下明诏,帅举直言,燕见纟由绎,以求咎愆,使臣等得造明朝,承圣问。
44、自听政已来,六十日矣,八开延英,独三数大臣仰龙颜,承圣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