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冥

爱造句 2年前 (2024-01-20) 句子大全 57 0

洞冥:dòng míng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 洞察昏暗之处。比喻目光锐利,看得深远。 汉 陆贾 《新语·术事》:“登高及远,达幽洞冥。” 晋 陆机 《汉高祖功臣颂》:“ 文成 作师,通幽洞冥…… 武关 是闢, 鸿门 是寧。”《隋书·音乐志中》:“韜光戢耀,贯幽洞冥。”2. 通晓鬼神之道。《晋书·艺术传论》:“ 什(鳩摩罗什 )既兆见星象, 澄(佛图澄 )乃驱役鬼神,并通幽洞冥,垂文阐教。”3. 指幽深之处。 晋 葛洪 《抱朴子·至理》:“怀重规於絳宫,潜九光於洞冥。”4. 志怪小说集《洞冥记》的省称。 清 王韬 《<淞滨琐话>自序》:“夫荒唐之词,发端於 漆园 ,怪诞之説,滥觴乎《洞冥》。”

1、果如龚烁心中所言,在虎面基洛三人出手的瞬间,隐藏在暗处的洞冥一行人,亦终于出手,他的目标赫然僵尸王,意图抢下僵尸王的最后一下。

2、曲贡文化遗址出土了大量的陶器,是曲贡居民的主要生活用具。旧题汉?郭宪《洞冥记》卷二:“吠勒国贡文犀四头,状如水兕。

3、孟二人替丹丘生辩护之后,情况其实已是起了颇大的变化,变得有利于丹丘生,不利于洞冥子了。

4、三人中洞冥子年纪最大,丹丘生年纪最轻,都不可能是眼前这个人。

5、东汉郭宪《汉武帝别国洞冥记》中记载了汉武帝因深情思念李夫人,东方朔遂献上一枝怀梦草,使武帝能在梦中和李夫人相遇。

6、【示例】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五十三卷:“通幽洞冥,吞咽九灵。

7、洞冥”者,洞悉冥漠幽冥,上事天堂,下述地府,然本在乎阳。

8、汉陆贾《新语?术事》:“登高及远,达幽洞冥。

9、清孙枝蔚《木槿》诗:“老人已齐物,不羡吉云花。旧题汉郭宪《洞冥记》卷二:“帝曰:‘何谓吉云?

10、旧题汉?郭宪《洞冥记》卷二:“吠勒国贡文犀四头,状如水兕。

11、旧题汉郭宪《洞冥记》卷一:“元光中,帝起寿灵坛……四面列种软枣,条如青桂,风至自拂?上游尘。

12、汉郭宪《<洞冥记>序》:“东方朔因滑稽浮诞以匡谏,洞心於道教,使冥迹之奥,昭然显著。

13、《洞冥记》卷二:“昔桀媚?喜於膝上,以金簪贯玉螭腹为戏。

14、今籍旧史之所不载者,聊以闻见,撰《洞冥记》四卷,成一家之书,庶明博君子该而异焉。

15、腾玄御气,轮转八宫,坐则同人,起则入室,覆我碧霄,卫我神龙,映显我形,通幽洞冥。

16、汉郭宪《洞冥记》卷二:“瑶琨去玉门九万里,有碧草如麦,割之以酿酒,则味如醇酎。

17、《洞冥记》:“且露池西有灵池,方四百步,有连钱荇……荇如钱文。

18、晋陶潜《搜神后记》卷九:“晋太和中,广陵人杨生,养一狗,甚爱怜之,行止与俱。》、《汉武洞冥记》、《搜神记》、《搜神后记》、《异苑》、《续齐谐记》等列入了杂传类。

19、凡有疫死者,烧豆许熏之再活,故名返魂香,郭宪的《洞冥记》载:“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郅支国贡马肝石百斤。

20、《洞冥记》:“四面列种软枣,条如青桂,风至自拂?上游尘。

21、据郭宪自序,“洞冥”当为洞达神仙幽冥之意。

22、现存志怪小说中,有署名汉人之作,主要有题为班固作的《汉武帝故事》、《汉武帝内传》,题为郭宪作的《洞冥记》。

23、晁公武《读书志》引宪自序,谓汉武明隽特异之主,东方朔因滑稽浮诞以匡谏,洞心于道教,使冥迹之奥,昭然显著,故曰洞冥。

24、《<洞冥记>序》:“?汉武帝?洞心於道教,使冥迹之奥,昭然显著。

25、《洞冥记》卷三:“影娥池北……有司夜鸡,随鼓节而鸣不息,从夜至晓,一更为一声,五更为五声,亦曰五时鸡。

26、汉郭宪《洞冥记》卷二:“帝坐良久,设甜水之冰,以备沐濯,酌瑶琨碧酒,炮青豹之脯。

27、旧题汉郭宪《洞冥记》卷二:“东方朔曰:‘臣有吉云草十种,种於九景山东,二千岁一花。

28、海狗鞭、狗鞭,蛤蚧,海马,鹿茸,人参,青桂花,沉香,龙骨,阳起石,覆盆子,桑螵蛸。旧题汉郭宪《洞冥记》卷一:“元光中,帝起寿灵坛……四面列种软枣,条如青桂,风至自拂?上游尘。

29、《洞冥记》卷三(《增订汉魏丛书》四)「天汉二年,帝升苍龙阁,思仙术,召诸方士言,远国遐方之士。

30、《洞冥记》:“谒乃闻王母歌声,而不见其形,歌声歌声绕梁三匝,乃上旁梁。

31、在此之前,虽然有人为丹丘生呼冤,但也有不少人相信洞冥子指控的。

32、《隋书?音乐志中》:“兆灵有业,潜德无声;韬光戢耀,贯幽洞冥。

33、仙人宁封常服此草,於夜暝时,辄见腹光通外,亦名洞冥草。

34、《洞冥记》“有龙肝瓜,花红叶素,生于冰谷,所谓冰谷素叶之瓜。

35、这名个小面陋的男人,在数人当中似乎极具威望,似乎洞穿了洞冥心中所想,继续诱迫的说道。

36、汉郭宪《洞冥记》卷一:“?钩影山?有紫河万里,深十丈,中有寒荷,霜下方香盛。

37、【出处】晋?陆机《汉高祖功臣颂》:“文成作师,通幽洞冥。

38、林邑之西诸国,并遣遗和明珠、文犀、金宝之物,富埒王者。旧题汉?郭宪《洞冥记》卷二:“吠勒国贡文犀四头,状如水兕。

39、卷四:“东方朔因滑稽浮诞以匡谏,洞心於道教,使沉奥之迹,昭然显著,故曰洞冥。

40、《洞冥记》:东方朔游吉云之地。

41、古籍《洞冥记》中则又说三足乌是羲和役使的日驭。

42、一个是洞冥子,一个是丹丘生,还有一个就是何洛了。

43、《洞冥记》:“帝所幸宫人,名丽娟,年十四,玉肤柔软,吹气胜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