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pí wèi 基本解释:[taste] 脾和胃,比喻人的脾气、性格;习性两人脾胃相投●详细解释:1. 胃主消化,旧说脾有助胃消化的功能,故每并称。《素问·灵兰秘典论》:“脾胃者,仓廩之官,五味出焉。”《云笈七籤》卷三六:“﹝仲秋﹞是月肝藏少气,肺藏独王,宜助肝气,补筋,养脾胃。”《警世通言·老门生三世报恩》:“﹝ 鲜于同 ﹞回归寓中多喫了几杯生酒,坏了脾胃,破腹起来。”2. 脾气;性情;习性。 丁玲 《一九三○年春上海(之一)》二:“他们觉得这文章正合他们的脾胃,说出了一些他们可以感到而不能体味的苦闷。” 马烽 西戎 《吕梁英雄传》第三七回:“ 孙老汉 见 李有红 做事爽快,就有五分合了脾胃。” 草明 《乘风破浪》十八:“ 刘明智 这才算已摸准了 陈家骏 的脾胃:别看他不太懂技术,但是他会抓问题。”3. 便宜;随心趁意。《警世通言·赵春儿重旺曹家庄》:“但是赎身孤老要歇时,别的客只索让他,十夜五夜,不论宿钱;后来若要娶他进门,别不费财礼,又有这许多脾胃处。”《醒世恒言·杜子春三入长安》:“ 扬州 城中那个不晓得 杜子春 是个大财主,纔説得声,东也送至,西也送至,又落得几时脾胃。”★◎ 脾胃 píwèi[taste] 脾和胃,比喻人的脾气、性格;习性两人脾胃相投
1、消渴病虽有在肺、胃、肾的不同,但常常互相影响,如肺燥津伤,津液失于敷布,则脾胃不得濡养,肾精不得滋助;脾胃燥热偏盛,上可灼伤肺津,下可耗伤肾阴;肾阴不足则阴虚火旺,亦可上灼肺胃,终至肺燥胃热肾虚,故“三多”之证常可相互并见。
2、3祭司从百姓所当得的分乃是这样凡献牛或羊为祭的、要把前腿、和两腮、并脾胃给祭司。
3、《本事方释义》:人参气味甘温,入脾胃;枣仁气味苦平,入心;辰砂气味苦温,入心;乳香气味辛微温,入手足少阴。
4、真可谓“青果沾唇口腔新,余甘饶喉脾胃津”。
5、心脾积热或脾胃伏火引起的口疮。
6、加味陈夏六君汤加减治疗脾胃气虚证526例脾胃病治疗当分三焦辨证浅谈
7、润仙草不通过腹泻脱水达到减肥的目的,减肥不伤脾胃,没有副作用,减肥后肌肉更结实,皮肤弹性保持良好并有养颜之功效。
8、若脾胃阳虚,寒气客于胃,则纳化失职,其气厥逆从下而上,出于口而为噫气。
9、临床上,分为脾胃热蒸口甜和脾胃气虚口甜。
10、四个养生小秘招:平时多睡子午觉;没事多动脚趾养脾胃;腹部按揉养生一诀;经常冷热水交替洗手,可以练血管。
11、熊继柏教授从寒热错杂辨治脾胃病经验
12、一百六所谓俭者,非止财用,俭于饮食则养脾胃,俭于嗜欲则聚精神,俭于言语则养气息,俭于交游则洁身寡过,俭于酒色则清心寡欲,俭于思虑则蠲除烦恼。凡事省得一份,即受一份之益。
13、自拟温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62例疗效观察
14、《本草经疏》:痘疮家气虚脾胃弱、泄泻不思食、小便清利者,俱禁用。
15、炎夏退,立秋至。好心情,抱抱紧。莲子羹,安心神。雪梨汤,清肺热。炒芝麻,润燥妙。鲫鱼炖,益脾胃。短信传,关怀送。幸福满,健康伴!
16、脾虚失运,痰凝咽喉脾气虚弱,运化无力,水湿停聚,聚湿为痰,痰浊停凝咽喉,加之脾胃虚弱,化生不足,咽喉失养,无力驱痰,痰聚咽喉,不得散泄,发为喉咳。
17、脾胃一旦发生病变,不仅中州损伤,而且也会引起脏腑经络、四肢百骸各方面的疾患。
18、《长沙药解》大枣,补太阴之精,化阳明之气,生津润肺而除燥,养血滋肝而熄风,疗脾胃衰损,调经脉虚芤。
19、⑤《本草汇言》:如病虫积日久,脾胃衰惫者,亦禁用之。
20、且其性甚和平,兼有以脾胃补脾胃之妙,故能助健补脾胃之药,特立奇功,迥非他药所能及也。
21、益脾胃,养心气,益智宁神”。
22、按:巴豆专主宣通,则脾胃大肠宜其入已。
23、此汤行脾胃之滞气,协调肝脾功能。
24、小儿脾胃稚弱,假如对新鲜蚕豆敏感,食入后毒蕴于体内,伤及脾胃,累及肝胆。
25、因患者多嗜食肥甘之品,致脾胃积湿生热,湿热上壅而致。
26、②治脾胃冷痛:白艾末煎汤服二钱。
27、大寒来临,养生有道,早睡晚起,养护阳气,端坐休息,平和心绪,以视养血,观赏美景,日光散步,舒展筋骨,按摩肚脐,强健脾胃,羊肉煲汤,御寒良方,关怀送上,快乐安康!
28、用药常从脾胃入手,主张辩证审慎,用药精专。
29、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动悸,脉结代,可解附子毒。
30、脾胃虚弱以劳倦过度为诱发多见。
31、【注意事项】瓠瓜性滑而利,脾胃虚寒泄泻者不宜多食。
32、今天重读这本书不仅不觉得过时,反而觉得它非常合乎现代人的脾胃。
33、伤寒病证的发生、演变、治疗、预后情况与脾胃密切相关。
34、在中国古代,人们喜欢温酒,温酒不伤脾胃。
35、【方剂主治】小儿癖气,手脚心热,脾胃虚弱,不下饮食,面色萎黄,渐加羸瘦。
36、尚尔寿认为代医家多将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归为痿证,治疗多从调补脾胃人手,流于平泛,且大大限制了后人的临证发挥,使临床效果欠佳。
37、【主治】喜怒不节,肝气不平,邪乘脾胃,心腹胀满,连及两胁妨闷,头晕呕逆,脉来浮弦。
38、调理脾胃须单举,五劳七伤望后瞧。
39、此汤治症乃因湿浊蕴聚脾胃所致,治宜化脾之湿为主。
40、劳绍贤教授诊治脾胃病学术思想探析
41、摘要应用中医的基本理论,从肝在五脏中具有升发功能的特性出发,阐述它辅助心主神明,协助肺降,资脾胃运化,助肾元气,详细讨论了肝与心、肺、脾和肾的关系。
42、【主治】脾胃虚弱,阳气下陷,以致飧泄、濡泻,或后重;便闭,及肠风下血,泻注诸涩药不效者。
43、一些吃公款者,四肢乏力、饮食无味,事实是湿困脾胃,却也大吃粘腻滋补之品,实其所实,导致卧床不起。
44、凡治疗风寒表证肺寒咳嗽、脾胃虚寒、呃逆等症的中成药,皆可采用姜汤送服。
45、但如果长期大量的给婴儿喝金银花露,对脾胃不好,可能会引起脾胃虚弱,拉稀。
46、由汗出入水壅遏营卫,或脾胃湿热郁伏熏蒸肌肤引起。
47、单兆伟教授为国内著名的脾胃病专家,他师承有源,学验俱丰,医术精湛,选方用药严谨有度,特别是临床运用芸香科理气药具有自成一家的经验。
48、绿豆也能够清热败火、防暑解毒,还是养脾胃的良品。
49、盛,吐水无时节,其源为冷饮过度,遂令痼冷,脾胃气羸,不能消于食饮,食饮入胃,皆变成冷水,反吐不停者:赤石脂三斤,捣筛为散,服方寸匕,日三,酒、饮并可下之,稍稍渐加之三匕,服尽三斤。【主治】小儿脏腑怯弱,内受积冷,胁肋胀痛,呕吐痰逆,肠鸣泄泻,日夜频并,四肢困倦,面无颜色,肌肉消瘦,不进饮食;及疳气羸瘦,肚大青筋,口干烦渴,小便白浊,食不生肌,或发虚肿,寒热往来,或因食甘肥,虫动作痛,叫哭合眼。
50、糖尿病从脾胃论治
51、有时候挺羡慕你,睁眼就吃,闭眼就睡,没有烦恼,不知疲惫,最重要的是:你很伟大,愿意用生命来拯救人们饥饿的脾胃!向你致敬,猪兄!愚人节快乐!
52、【功效】养心血,健脾胃,理气和中,宽胸益志,添精补髓,明目乌须,壮阳固齿,通五脏,杀九虫,益元神,却百病,延年益寿,种子。
53、本病多由进食厚味、恣食生冷和暴饮暴食等因,以致脾胃受损,胃肠传化功能不利,气机壅塞而成;或因饱食后急暴奔走,或跌仆损伤,导致肠腑血络损伤,瘀血凝滞,肠腑化热,瘀热互结,导致血败肉腐而成痈脓。
54、家居谐米盐,物性合脾胃。
55、病因病机1、病因(一)原发病因1)、禀赋不足:禀赋素虚,心胸狭隘,患得患失,遇有意志不遂则由七情内伤、阴阳失调而发病.2)、情志内伤:忧思郁结,气郁不行,气滞湿郁,痰气交结上蒙清窍;或忧思伤脾,脾失健运,聚湿成痰,痰浊蒙蔽心神脑窍均可发为本病.正如《证治要诀?癫狂》说:“癫狂由七情所郁,遂生痰涎,迷塞心窍”.3)、饮食不节:嗜食肥甘膏粱,一方面化生痰浊,内伏于心;另一方面损伤脾胃,运化失司,聚湿成痰.痰浊内盛,或与气滞相结,阻蔽神明,或直接蒙塞心窍而发为本病.(二)继发病因1、气滞:平素多愁善感,情志不畅;或郁怒伤肝,肝失疏泄,气机失调,气郁日久,则致气滞血瘀或痰气互结,阻闭心窍,使神明受累而发病.2、痰结:《景岳全书?癫狂痴呆》说:“癫病多由痰气,凡气有所逆,痰有所滞,皆能壅闭经络,格塞心窍”.长期忧思郁怒,使气机不畅,肝郁犯脾,脾失健运,痰涎内生,以致气郁痰结;或因脾气虚弱,清浊不分,浊阴蕴结成痰,则为气虚痰结.无论气郁痰结或气虚痰结,总由“痰迷心窍”而病癫证.(三)诱发因素:情志失节,所愿不遂,突受惊恐以及其它剧烈的七情过极的刺激,均可诱发癫病.2、病机(一)发病:起病多缓慢,渐进发展.(二)病位:本病病位在肝、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