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棱见角

爱造句 2年前 (2024-01-15) 词语造句 71 0

见棱见角:jiàn léng jiàn jiǎo基本解释:[a showy display of one\'s abilities and spirit;be angular] 有棱有角。喻人的气势,个性表现很强●详细解释:◎ 见棱见角 jiànléng-jiànjiǎo[a showy display of one's abilities and spirit;be angular] 有棱有角。喻人的气势,个性表现很强

1、现在的烫印和过去的烫印不同,质量有很大提高,表面非常光洁平整,线条挺直,见棱见角,不塌边,表现出现代的精加工技术,有现代感。

2、瘦脸熊狄成,出自水浒传,脸上见棱见角,扇形的胡须。

3、为此该车后轮大得出奇,前轮又小得出奇,加上见棱见角的车体,在当时可谓前所未见。

4、因为北京这地方,是几代封建王朝的首都,封建正统思想自然更为浓重,以至于使北京城像块大豆腐,四方四正,见棱见角。

5、这种唱法,具有豪迈、朴素的特点唱腔见棱见角,古朴平直。

6、那些制作好的蜜供,码起来见棱见角,上下一条线,真够绝啦!

7、在胎骨的洁白程度上差了一些,器型线条生硬,常常见棱见角,无圆润秀美感,显得拙笨。

8、另外一些装饰件的边缘也是见棱见角,在某些时刻可能会是不安全的隐患。

9、为人处事,必须能屈能伸,可方可圆,外表大度圆融,内心见棱见角,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10、物体上不同方向的两个平面连接的部分:见棱见角,桌子棱。

11、所以他的唱雄厚浑圆,与见棱见角的黄(润甫)派截然不同。

image.png

12、想一想,老舍得运用何等的艺术手段,才能使一个个见棱见角的方块字鲜活起来。

13、此壶为水仙六瓣造型,寓圆于方,见棱见角,明快动目,是早期紫砂精品。

14、尾灯组的设计同样个性十足,见棱见角的造型和前大灯组呼应的非常到位,透明的灯罩和内部艳丽的色彩也让他非常抢眼球。

15、与其他多种材料,如紫檀、犀角、玳瑁、翠羽等巧妙地镶嵌于一器之上,增加图案的层次,使图案更富于立体感;刀法见棱见角,华丽美观,豪华名贵。〔军营以它严整的布局,坐落在这黄灿灿绿油油的田间,硬是在柔软、温馨的土地上垒起方方正正、见棱见角的围墙???舞台上所展现的便是这围墙里的一角。

16、造型与见棱见角的轮眉,表达出刚柔相济的车身主题。

17、象牙雕刻与其他多种材料如紫檀、犀角、玳瑁、翠羽等巧妙地镶嵌于一器之上,使图案更富于层次,同时刀法见棱见角,华丽而美观。

18、特别是表现人物惊疯后那种跳出旦角传统表演方法,而接近生活的那种见棱见角、逆中求顺、刚柔相济的尚派表演特色,掌握得颇有分寸。

19、这条盲道走起来见棱见角,疙疙瘩瘩,但盲人们感到有这样一条路已经很幸福了,这条不平的路就是社会对自己的关爱与照顾。

20、旦角演员的理想脸型,不能见棱见角,轮廓线条要柔和,最好是瓜子脸,或者是鹅蛋形的。

21、另外,格子见棱见角的几何型样式使整间卧室具有一种别致的建筑气质。

22、现在可好,闹钟一叫立刻下床,还不知从哪儿学来一套解放军叔叔整理内务的本事,能把被子拍得像豆腐块儿似的见棱见角。

23、见棱见角的C形进风槽外形及其与车门切口的关系给人以精确的专业整合的形象。

24、嘉庆青花瓷器上的耳系一般非常工整、方正,见棱见角的牌形耳好似古代的玉牌一样,器物足根圆而粗,修胎不精,厚薄不匀,尤其是民窑器。

25、她们嘴唇纤薄,眼睑象纸似的扑闪,颚骨见棱见角,喉结突出,心灵枯萎。

26、他们一系列符合党的原则的做法受到群众拥护,特别是党总支书记付国才,更是在言行上方方正正、见棱见角的好班长。

27、剩下的事,便是以火为笔,以铜为墨,将这光洁挺秀、见棱见角的23万金字一挥而就了。为此该车後轮大得出奇,前轮又小得出奇,加上见棱见角的车体,在当时可谓前所未见。

28、抚顺四千民警走访十万群众端正行业风气密切警民关系被子叠得见棱见角。

29、老祖宗告诉我们,社交场上要可方可圆,外表大度圆融,内心见棱见角,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做到这一点,你方能在人生的舞台上笑看风云,潇洒自如。

30、外形设计相比现款的RX更具阳刚之气,线条见棱见角,饱满厚实。

31、一天,他走进一栋大库房,看到一根根野战输油管线码放得见棱见角,非常整齐。

32、一事当前能够权衡利害、把握轻重,外表大度圆融,内心见棱见角。

33、第三代车型一改之前圆润可爱的造型,而是使用了见棱见角的设计思路。

34、此壶形制,模仿古代印章,唯其采取方形,见棱见角,壶盖因势造形,几乎不可分辨。

35、在胎骨的洁白程度上差了一些,器型线条生硬,常常见棱见角,无圆润秀美感,显得笨拙。

36、庞劲东身上见棱见角,肌肉块块堆垒,而其上却遍布密密麻麻的伤痕,形状大小不一。

37、他作画行笔用线是宁方勿圆,顿中见力,见棱见角,下笔肯定,有着强烈的个性。

image.png

38、梳髻,则要求额上.鬓角齐整,见棱见角。

39、黄石与青石皆墩状,形体顽夯,见棱见角,节理面近乎垂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