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臣

爱造句 2年前 (2024-01-07) 新词造句 47 0

逐臣:zhúchén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被朝廷放逐的官吏。《战国策·秦策五》:“太公望,齐之逐夫,朝歌之废屠,子良之逐臣,棘津之讎不庸,文王用之而王。”南朝梁王僧孺《何生姬人有怨》诗:“逐臣与弃妾,零落心可知。”唐钱起《江行无题》诗之二十:“憔悴异灵均,非谗作逐臣。”宋苏轼《儋耳》诗:“野老已歌丰岁语,除书欲放逐臣回。”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三:“坡公(苏軾)不过逐臣,遗山(元遗山)则遗臣孤臣也。”★被贬谪放逐的臣子。《战国策.秦策五》:「取世监门子,梁之大盗、赵之逐臣,与同知社稷之计,非所以厉群臣也。」唐.刘长卿〈重送裴郎中贬吉州〉诗:「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1、憔悴异灵均,非谗作逐臣。

2、我岂楚逐臣,惨怆出怨句?

3、古代,她是蛮烟瘴雨之地,贬官逐臣之邦,文明文化的春风,迟迟吹不过琼州海峡。

4、唐宋之问《至端州驿见杜五审言沉三?期阎五朝隐王二无竞题壁慨然成咏》:“逐臣北地承严谴,谓到南中每相见。

5、饮,黄花笑逐臣;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⑦。

6、以逐臣不当建议,再镌二级以归。

7、也知头脑让时贤,逐臣何如逐种田

8、君马黄君马黄,臣马苍,二马同逐臣马良。叹贾谊“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9、名公作逐臣,驱马拂行尘。

10、百斛扛余,千钧系处,宣室还闻念逐臣。

11、草色迷征路,莺声伤逐臣。

12、未分珍,林下先尝愧逐臣。

13、chǔzhúchénㄔㄨˇㄓㄨ?ㄔㄣ?楚逐臣指战国楚屈原。

14、这里是以楚国逐臣屈原自比。

15、宋陆游《悲歌》:“我岂楚逐臣,惨怆出怨句,逢秋未免悲,直以忧国故。

16、谁怜此别悲欢异,万里青山送逐臣。

17、《何生姬人有怨》诗:“逐臣与弃妾,零落心可知。

18、基本内容:马社火、车社火、高芯、高跷、挈社火等多以仙佛精道、神头鬼面;或忠臣烈士、披袍秉笏;逐臣孤子、悲欢离合;钹刀赶棒、叱奸骂谗等。

19、逐臣弃妇朋友阔绝,皆同此旨。

20、廉节;六曰叱奸骂谗;七曰逐臣孤子;八曰钹刀赶棒(又名脱膊杂剧);九曰风花雪月;十曰悲欢离合;十一曰烟花粉黛(也称花旦杂剧);十二曰神头鬼面(即神佛杂剧)。

21、霜惊壮士发,泪满逐臣衣。

22、求贤”而至“访逐臣”,更可见其网罗贤才达到“野无遗贤”的程度。

23、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24、求贤”而至“访逐臣”,更可见其网罗贤才已达到“野无遗贤”的程度。

25、虽然,他本已深知,这是“万壑千岩隘上游”之故,属于自然界客观现象,然而在这里,他却偏要将它纳入自己的主观意象之中,认为正是那造物主,也理解到了他这个朝廷逐臣每每西望京师之意,故教那溪水西流。

26、逐臣”是主语,“过”是动词

27、况是逐臣妻,那能不洒泪。

28、江南逐臣悲放逐,倚树听之心断续。

29、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30、王曰:“子监门子,梁之大盗,赵之逐臣。

31、鹁鸽峰高接翠微,楼台无地逐臣归。

32、放逐臣偏多感叹,两悲啼泪湿衣裳。

33、曾为谢客郡,多有逐臣家。

34、忽揽起儋耳逐臣,哀牢戎客,乡邦直道尚依然

35、《泽畔吟》者,逐臣崔公之所作也。

36、其说祖逢申、道浚,不逐臣不止,乞放归。

37、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38、当日阙庭须恸哭,逐臣踪迹又江潭

39、江南瘴疠地,从来多逐臣。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40、五岭炎蒸地,三危放逐臣。

41、唐李白游此,曾有“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

42、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43、观察使,把韩琮这个逐臣抛弃了。

44、昔者殷纣居九五之位,孔丘则鲁国之逐臣也;齐景有千驷之饶,伯夷则首阳之饿士也。

45、在给白居易的诗中他继续说----“二十馀年作逐臣/归来还见曲江春/游人莫笑白头醉/老醉花间有几人”,表达出“只要活著便是胜利”的昂扬态度。

46、逐臣:被贬之臣。

47、李贽反对,说:“逐臣不入城,这是皇明祖制。

48、南朝梁王僧孺《何生姬人有怨》诗:“逐臣与弃妾,零落心可知。

49、自我设问,感情痛切哀婉,身为逐臣,想返回京洛是不可能的,明朝骑马上路,只能依然南行,因此夜闻清猿悲啼,更添肠断之痛。

50、《古诗十九首》深刻地再现了文人在汉末社会思想大转变时期,追求的幻灭与沉沦,心灵的觉醒与痛苦,学者所谓“逐臣弃友、思妇劳人、托境抒情、比物连类、亲疏厚薄、死生新故之感,质言之、寓言之、一唱而三叹之”(王康《古诗十九首绎后序》),良非虚言。

51、彝尊答诗有“储端锁院各收身,同是承明放逐臣。

52、京起于逐臣,一朝得志,天下拭目所为”。

53、范增一去无谋主,韩信原来是逐臣。

54、君马黄,臣马苍,二马同逐臣马良。

55、赋当为贾氏泪,离骚原是逐臣冤。

56、为湖南观察使,把韩琮这个逐臣抛弃了。

57、恩波未许放逐臣,涸辙何缘涸鳞

58、塞上同迁客,江潭异逐臣。

59、……谢公既有东山兴,旷达谁怜放逐臣”。

60、自古人知贵兰,不待楚之逐臣而后贵之也。

61、古代的逐臣常通过回望京城来表达其哀怨之情。

62、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63、楚之逐臣”是指屈原。

64、相遇,“谁怜此别悲欢异,万里青山送逐臣。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