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林

爱造句 2年前 (2024-01-06) 词语造句 61 0

邓林:dèng lín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 古代神话传说中的树林。《山海经·海外北经》:“ 夸父 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 河 渭 , 河 渭 不足,北饮 大泽 。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晋 郭璞 《山海经图赞》:“神哉 夸父 ,难以理寻,倾沙逐日,遯形邓林。” 唐 韩愈 《海水》诗:“海水非不广,邓林岂无枝?” 清 钱谦益 《次韵何慈公岁暮感事》之四:“闻逐邓林搜弃杖,戏禁沧海学栽桑。”2. 比喻荟萃之处,聚汇之所。 南朝 梁 锺嵘 《诗品·总论》:“ 陈思 《赠弟》、 仲宣 《七哀》、 公干 《思友》、 阮籍 《咏怀》……斯皆五言之警策者也,所谓篇章之珠泽,文彩之邓林。” 清 魏源 《碑洞》诗:“不是碑渊海,真成鬼邓林。”3. 古地名。 战国 时在 楚国 北境。《商君书·弱民》:“隐以 邓林 ,缘以 方城 。”《史记·礼书》:“阻之以 邓林 ,缘之以 方城 。” 司马贞 索隐:“ 刘氏 以为今 襄州 南凤林山 是古 邓祁侯 之国,在 楚 之北境,故云阻以 邓林 也。”

1、《晋书?郭璞传》:“蔼若邓林之会逸翰,烂若溟海之纳奔涛。

2、邓林:秋风铜爵曲池平,吴主宫娃满掖庭。

3、唐顾况《谢王郎中见赠琴鹤》诗:“子乔翔邓林,王母游层城,忽如启灵署,鸾凤相和鸣。

4、在其《东征赋》中看到“惟吾生于末运,托一叶于邓林”这里的邓林,原是夸父追日故事中的典故。

5、《山海经?海外北经》就有“夸父追日,弃其杖,化为邓林”之说。

6、其祖父邓林高,前清举人,父亲邓次鞠,前清禀生,为起陆学校创始人。

7、本文是我国感光化学家金驾东先生和洗印化学家邓林林先生所撰写的《影像技术八十年代以来的新进展》专著的第一章。

8、而下士闻道必大笑之,亦如井蛙寸跳于勺水,篱燕卑飞于蒿莱,不知沧海有龙宫,邓林有凤巢,何足责哉?

9、龙德时乘,群才云骇,蔼若邓林之会逸翰,烂若溟海之纳奔涛,不烦咨嗟之访,不假蒲帛之招,羁九有之奇骏,咸总之于一朝,岂惟丰沛之英,南阳之豪!帖前有清弘历题签和“醉翁逸翰”引首,帖后有宋米友仁、聂子述、明项元汴、清李佐贤、陆润庠等题跋,钤有“宣和”、“政和”、”绍兴“、“内府图书之印”、“项子京家珍藏”等鉴赏收藏印数十方,乾隆时入清宫,后又为恭亲王、溥儒、周湘云等收藏。

10、邓林:遇见大的波浪,老爷子不喜欢跳浪,而是从水里钻过去。

11、据《山海经、夸父追日》述:“夸父,……将往西海,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12、指古代神话中夸父逐日,其杖化为邓林的故事。

13、即美丽高洁的鹦鹉身陷笼槛却时时“想昆山之高岳,思邓林之扶疏”,又暗衬出他自己有志难酬有才无时的愤懑情怀。

14、折杖法对缓和社会矛盾曾起到一定作用,但对反逆、强盗等重罪不予适用,具体执行中也存有流弊。阮元称其书“皆精确中正之论,即琐言剩义,非贯通原本者不能,譬之折杖一枝,非邓林之大不能有也。

15、他与皇姑隐居于岑田庄舍,并生四子:林、杞、槐、梓。长子邓林的子孙居于粉岭跃头,三子邓槐的子孙居大埔头、黎洞一带,四子邓梓后人则定居于锦田、厦村、辋井、西山、东头、元朗、官涌、上下高莆、大屿山塘福及东涌等地。

16、其杖化为一片邓林(即桃林)。

17、山海经记载: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夸父征服太阳的愿望虽然没能实现,但他宏大的志向,巨大的力量和气魄却为世代颂扬.今天,在泰山脚下,我们却看到了一幕现代版的夸父逐日,而这次,"夸父"追到了太阳.这个现代版的"夸父",就是泰安交通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18、但凡听说邓林事迹的人,都会肃然起敬。

19、死后手杖化为“邓林”。

20、山海经记载: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夸父征服太阳的愿望虽然没能实现,但他宏大的志向,巨大的力量和气魄却为世代颂扬.今天,在泰山脚下,我们却看到了一幕现代版的夸父逐日,而这次, "夸父"追到了太阳.这个现代版的"夸父" ,就是泰安交通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21、唐韩愈《海水》诗:“海水非不广,邓林岂无枝,风波一荡薄,鱼鸟不可依。

22、《日观峰》描写泰山日出,“半夜东风搅邓林,三山银阙杳沉沉。

23、三国魏阮籍《咏怀》之二二:“夏后乘灵舆,夸父为邓林。

24、士祯手钞姜夔、周弼、邓林三家。

25、上林苑是皇家园林,到处绿树成荫,百花飘香,渠水清流,池陂连漪,殿阁台榭林立,与宏伟的长安城争奇斗异,壮丽无比,真是“植物斯生,动物斯止,众鸟翩翩,群兽?……林麓之饶,于何不有……嘉卉灌丛,蔚若邓林……”确实壮观至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