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王

爱造句 2年前 (2024-01-02) 经典造句 48 0

思王:sī wáng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三国 魏 曹植 封 陈思王 ,简称“思王”。 唐 元稹 《代曲江老人百韵》:“ 班女 恩移 赵 , 思王 赋感 甄 。”

1、夫三代以后之作者,情莫深于《十九首》,文莫艳于陈思王。

2、陈思王曹植的“七步诗”,至今读来仍令人荡气回肠。鲍照《代陈思王京洛篇》:“凤楼十二重,四户八绮窗。

3、媚娘睚眦,竟教牡丹从命,思王神游,更遇甄妃惊目。

4、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荆书与东海王疆曰:‘当为秋霜,无为槛羊。

5、魏志?陈思王植传》:“近且婚媾不通,兄弟乖绝。

6、陳王に封ぜられ、諡号は思王。

7、《代陈思王白马篇》诗:“侨装多阙绝,旅服少裁缝。

8、孝思王后金氏と姉妹。

9、《隋书?经籍志》载《陈思王集》三十卷。

10、《代陈思王哀洛篇》:“坐视青苔满,卧对锦筵空。

11、この「思王 (周)」は中国の歴史に関連した書きかけ項目です。

12、陈思王著论亦曰,得虱者莫不喇之齿牙,为害身也。

13、この考えは、詩人として名高い弟の陳思王曹植が「詩や文で名を残しても何にも成らない。

14、三国时,魏陈思王曹植在《箜篌引》中也有“阳阿奏奇舞”句。

15、曹植在文、明二世的12年中,曾被迁封过多次,最后的封地在陈郡,卒谥思,故后人称之为“陈王”或“陈思王”。

16、魏志?陈思王植传》:“陛下将复劳玉躬,扰挂神思。

17、●曹植为上品:“魏陈思王植其源出于国风。?风操》:“陈思王称其父为家父,母为家母。

18、?晋?陈寿《三国志?魏书?陈思王植传》:“谚曰:相门有相,~。

19、一思王导徒,神器良久觊,诸谢岂不力,伯仁见其底!

20、今非风发也,非车偈也,特顾瞻周道而思王室之陵迟,故中心为之怛然耳。

21、第三子,封陈思王。

22、此武帝宠陈思王,适所以苦之也。

23、思王(しおう、生年不詳 - 紀元前441年、在位:紀元前441年)は、周王朝第30代王。

image.png

24、东平思王刘宇传》:“今闻王改行自新,尊修经术,亲近仁人……朕甚嘉焉。

25、(227?239年)曾大起浮屠(见《魏书.释老志》),陈思王曹植也喜读佛经,并创作梵呗。

26、【出处】《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文帝御之以术,矫情自饰,宫人左右,并为之说,故遂定为嗣。

27、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思州为宁夷郡,治务川(重庆市酉阳县万木乡柜木村),领务川、思王(贵州印江县朗溪镇)、思邛(贵州印江县)三县。

28、据梁代僧佑(445-518)《出三藏记集》已有《陈思王感鱼山梵声制呗记》的标题;《历代三宝记》卷五载:他曾参加以月支人支谦为首的《太子瑞应本起经》的翻译工作。

29、《代陈思王<白马篇>》:“侨装多阙绝,旅服少裁缝。

30、??《经陈思王墓诗》作者:庾信(南北朝)。

31、这些注书只有称友之作梵本还存在,日人荻原云来曾校订其全部印行。相传三国魏陈思王曹植曾作梵呗六契(章),即后世所传《鱼山梵》。

32、封陈王,谥思,故世称陈思王。

33、曹植:植字子建,曹丕之弟,后世称陈思王。

34、魏明帝(227?239年)曾大起浮屠(见《魏书.释老志》),陈思王曹植也喜读佛经,并创作梵呗。

35、封陈王,死后谥思,世称陈思王。

36、曹志,字允恭,谯国谯人,魏陈思王植之孽子也。

37、十五年,成帝无子,征欣入为皇太子,后即位为哀帝,另立楚思王子景为定陶王。

38、《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使臣得一散所怀,摅舒蕴积,死不恨矣。

39、《汉书》:“廷尉当恽大逆无道”,有一本讲语法的书认为“当”是表示某种关系的动词(如“当位”、“当场”、“当前”等),这里用为使动,意即使恽(人名)当大逆无道之罪。如阳河侯仁“与母坐祝诅,大逆无道,国除”;侯蒙“坐祝诅上,大逆,要斩”广陵王胥“坐祝诅上,自杀”;东平思王宇“坐祝诅上,自杀”和帝时阴皇后,见邓贵人“德称日盛,不知所为,遂造祝诅,欲以为害”等等。

40、的《陈思王悲生洛水》就是其中比较著名的一出。

41、魏志?陈思王植传》:“今臣与陛下践冰履炭,登山浮涧,寒温燥湿,高下共之,岂得离陛下哉?

42、中国化佛曲的创始者应该是三国陈思王曹植。是佛曲可逐笙管,自其未入中国,原有然矣。

43、广陵思王荆传》:“精诚所加,金石为开。

44、思王之孙刘闵为平邑侯。

45、葵花向日倾”,典出《三国志?陈思王植传》:“若葵藿之倾叶,太阳虽不为之回光,然终向之者,诚也。

46、《代陈思王白马篇》:“侨装多??,旅服少裁缝。

47、《代陈思王白马篇》:“要途问边急,杂虏入云中。

48、魏志?陈思王植传》:“言出为论,下笔成章。

49、僧赞的《法苑杂缘原始集?经呗导师集》,列举了二十一种当时有关梵呗的书目,其中有陈思王(曹植)感鱼山梵声制呗记、支谦制连句梵呗记、康僧会传泥洹呗记、觅历高声梵记、齐文皇帝制法乐赞、王融制法乐歌辞、竟陵文宣撰梵礼赞等,可惜这些著作后来都不传(《出三藏记集》卷十二)。登临之余,惊叹之间,听松涛天籁之声,沐森林空灵之气,观佛光绝世之姿,览江阳十景之盛,鸟语嘤嘤,梵声渺渺,亭台楼榭,壁画石刻,历史古迹,革命遗址,无不美轮美奂,宗教文化,红军文化,民俗文化丰富奇特,璀璨夺目……是人们休憩、观光、避暑、疗养、登山、朝圣以及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的最佳去处。

50、中国梵呗,始于三国由陈思王曹植(192-232)创于鱼山。

51、文宗 平壌公基 孝思王后を産む。

52、《北齐书?彭城景思王?传》:“武定六年,出为沧州刺史,为政严察,部内肃然。

53、的陈思王曹植等。

54、其封地为陈郡,谥号为思,故称陈王或陈思王。

55、陈思王云:传出文士,图生巧夫。

56、《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终军以妙年使越。

57、《代陈思王京洛篇》:“凤楼十二重,四户八绮窗。

58、《三国志》卷十九《魏书?陈思王植传》“陈思王植字子建。

59、紀元前441年 哀王が即位し、思王が哀王を殺して即位する。

60、魏の陳思王曹植の末子として生まれ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