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来北去:nán lái běi qù基本解释:泛指来来往往。●详细解释:泛指来来往往。
1、境内丘陵起伏,西侧岿山,似金字塔,黄溪河南来北去,溪流清澈,是古零陵县发展最早的集镇之一,又是当时最大的米市。
2、尾联抒发思乡之情,出句有“家书抵万金”的感慨,下句以景结情,富有无穷余味:传书鸿雁南来北去,却不能捎来一封家书;鸿雁南来北去皆有归宿,而自己却长年飘泊在外,有家难回。”古人云:“家书抵万金”,远离家乡的游子往往能从亲人的书信中感到慰藉,从而获得感情上的平衡,但现在词人的情形是:亲朋故旧似乎忘却了他,唯一值得寄托的书信的安慰也几乎失去了。
3、元萨都剌《题三氏小楼》诗:“南来北去年年事,岸草汀花自在春。
4、沱水南来北去,淹水自西流东,建村洲头江水汇合处,得名分江头。
5、查那塌山地段在龙羊峡西7.5公里的黄河南岸查那村,是沙沟河汇入黄河的三角地带,正值黄河南来北去,又急转向东进入龙羊峡的大拐弯处,海拔2485米,黄河紧靠凹岸。
6、《秋宿临江驿》:“南来北去二三年,年去年来两鬓斑。
7、由于刘子羽、蔡绦等文人、谪官的到来,加上无数商贾在南流江穿梭来往,南来北去,对博白的文化教育和语言风俗带来了深刻的影响,既促进博白的开发,又推动了语言的'融会、变化与发展。
8、此处背靠青山丛林,山势巍峨迭嶂,座西向东,一片开阔,背面小河,流淌向东与环河交汇,在东汉时期,被称为“平陵新市”,是南北兵家商贾必经之地,那时称作“官道”,俗名改称为“大新店”,街北常设有“驿馆”,专供南来北去的“官客”住宿,东汉名将马援将军,因率死于此,曾“草葬城西”,直到今天仍留下古碑,名为“伏波仙乡”。
9、几度暮鼓晨钟,南来北去,游子心□倦。
10、尾联抒发思乡之情,出句有“家书抵万金”的感慨,下句以景结情,富有无穷余味:传书鸿雁南来北去,却不能捎来一封家书;鸿雁南来北去皆有归宿,而自己却长年飘泊在外,有家难回。
11、南来北去年年事,归鸟巢林只一枝。
12、元萨都剌《酹江月?任御史有约不至》词:“几度暮鼓晨钟,南来北去,游人心未倦。
13、城北三公里合江套下矶头,和位于回雁峰前的回雁塔对称,在某种意义上讲,它们是大雁南来北去的方位物,它们都们于湘江西岸,一在城之北,一在城之南,用二点和一根无形的延伸线,把雁城系在一块。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