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人:wǔrén 基本解释:(1)[soldier;armyman]∶指军人(2)[general]∶指将帅(3)[warrior]∶勇武的人武人不乱,智人不诈●详细解释:1.指将帅军人。《诗·小雅·渐渐之石》:“武人东征,不遑朝矣。”郑玄笺:“武人,谓将率也。”晋葛洪《抱朴子·行品》:“奋果毅之壮列,骋干戈以静难者,武人也。”唐权德舆《送山人归旧隐》诗:“武人荣燕頷,志士恋渔竿。”鲁迅《坟·科学史教篇》:“武人抚剑而视太空,政家饮泪而悲来日。”2.刚武的人。《易·履》:“六三:眇能视,跛能履,履虎尾,咥人凶,武人为于大君。”朱熹本义:“刚武之人得志而肆暴之象。”《国语·晋语六》:“武人不乱,智人不诈,仁人不党。”韦昭注:“勇而不义,则不为武。”宋蔡絛《铁围山丛谈》卷四:“宣和末有监官吴本者武人,持气不畏事。”3.古代神话中山名。《淮南子·墬形训》:“雒棠、武人在西北陬。”高诱注:“皆日所入之山名也。”★◎武人wǔrén(1)[soldier;armyman]∶指军人(2)[general]∶指将帅(3)[warrior]∶勇武的人武人不乱,智人不诈★服军职的人。《诗经.小雅.渐渐之石》:「武人东征,不皇朝矣!」唐.权德舆〈送山人归旧隐〉诗:「武人荣燕颔,志士恋渔竿。」从事武艺的人。武暴的人。《易经.履卦.六三》:「眇能视,跛能履,履虎尾,咥人凶,武人为于大君 。」《国语.晋语六》:「武人不乱,智人不诈,仁人不党。」
1、宁武人称饺子为“扁食”。
2、在强干弱枝的基本国策下,文人政治确实解决了前朝武人篡夺帝位的机会,也塑造了文化层面的人文帝国。
3、文士为官,纵或贪浊,其危害性总不如武人作官,愚鲁不驯,性贪行暴,动辄兴兵作乱,荼毒一方。
4、」文人自古相轻,武人从来不服输。
5、似乎不是,且不说当时承平日久,武人轻裘缓带、雍容从事,大多不是单纯的武夫,就单以武承恩的官位而论,等闲他也丢不起这个人。
6、广州市广武人行天桥拆除工程,地处交通繁忙、人流密集地带,受多方条件限制,无法采用传统方法拆卸。
7、朱景王杜等传论》:“降自秦汉,世资战力,至於翼扶王运,皆武人屈起。
8、联名通电政府,要求解散国会,公然声称“不辞武人干政之嫌”。将金川公司和白银公司纳入煤电冶联营及大
9、七雄争霸游戏中武将的一种武器,明传天下的宝刀,挥舞时有如狂风怒吼,为武人所钟爱。
10、内争的重要影响是分裂与亡国,是武人政治的延续,体制演进的阻滞。
11、夫太祖,亦犹是武人之雄也。
12、金闺接武人争羡,玉牒能文世所奇。
13、然而,中央权威在875年以后的衰落,立即导致武人权力的膨胀,文官精英的衰落。
14、明代正德辛未年(公元1511年),成武人张禄中进士,官至监察御史。
15、这些人都是粗鄙武人,不通文墨,翻来覆去,也不过就是那么几句,念到后来,自己也不大起劲了,嬴复的脸色也不大好看了,笑容也没了。
16、这部小说的主干并不是在于武人的故事,而在于主人公李文秀的儿女情怀身上。
17、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七月,慈禧太后出于政治上的需要,诏旨甘军驰赴京畿,福祥统陇上健儿10万,令赵有琦(陕西长武人)为正将先行官,朱万荣副之,率数万大军直趋通州、廊坊一带布防。“康恼灵27片(复方吡啦西坦脑蛋白水解物片)”为国内独家包装规格,“新立克(双扑伪麻分散片)”、“锦普芬(盐酸曲马多胶囊)”、“十味止咳片”为国内独家产品,而“洛普欣(果糖二磷酸钠片)”、“旨甘灵(甲硫氨酸片)”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18、临武人刘尧海巡抚福建,拟复“夫甲库役法”,马森备陈此法的害处,遂罢议。
19、此外,在其府下还有一套文武人马,其制拟中央官制,门下坊拟门下省,置左庶子2人,内舍人4人,录事2人,主事令史4人,统领司经、宫门、内直、典膳、药藏、斋帅等六局。
20、韩愈作为修武人,曾多次游历县境北部的百家岩,在此曾作长诗《题西白涧》,由此使西白涧也成为百家岩重要一景。
21、三月,命中书省征召文武人才。
22、世荣虽武人,无文艺,以朝危政乱,每常窃叹。
23、又武人至多,官员至少,不可周溥。
24、摘要日本之武人,自古以来坚守武士之道德,称之为武士道。
25、文人官僚为了强化他们的认同与文化优越感,指责武人放荡与愚昧。
26、上界有陵寝、魂游石(为灵魂出来游荡准备的石头,设在王陵封坟前面的正方形的石头)、望柱石(望柱石,墓前两边立的一对石柱)整齐的安放着,下界有文人石(陵前所立的文官模样的石像)、武人石(陵前立的武官模样的石像)、石马(陵前
28、字延休,郑州阳武人。
29、那两个住处是两套相当简陋、外貌寒碜的公寓房子,分在两个相隔很远的市区,一处在西街,另一处在武人街。
30、而且是个忠诚心满溢的武人,演出便要充分表现出那种沈厚的感觉了。
32、王圣才(号后乐居士)湖南临武人。
33、两年后,梁二娣觉自己技艺未精而梁赞又堪称学武人才,遂将梁赞引荐到黄华宝门下。
34、宁武人吃“一窝丝”历史悠久。
35、郭静中(1558一1644),号还阳,道号迎阳子,河南修武人。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