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杜:lǎodù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指唐代诗人杜甫,以别于杜牧(称小杜)。唐沉传师《次潭州酬唐侍御姚员外游道林岳麓题示》:“鏘金七言凌老杜,入木八法蟠高轩。”宋陈善《扪虱新话·杜诗高妙》:“老杜诗当是诗中六经,他人诗乃诸子之流也。”★唐朝诗人杜甫。参见「杜甫」条。
1、【出处】唐?张碧《游春引》诗之三:“万汇俱含造化恩,见我春工无私理。歌至曲终,觉万汇哀鸣,天地变色,老杜所谓‘意惬关飞动,篇终接混茫’也。
2、老杜云:曾闻宋玉宅,每欲到荆州。
3、【出处】宋?胡仔《苕溪隐丛话前集?西昆体》:“老杜诗既为世所重,宿学旧儒犹不肯深与之。
4、至于今后,潜龙帮在长安,完全是海阔凭鱼跃,老杜对方帮主和秦白衣也是仰慕已久,只可惜缘悭一面啊!
5、唯老杜《兵车行》《悲青坂》《无家别》等篇,皆因时事,自出己意立题,略不更蹈前人陈迹,真豪杰也。
6、」其卷十六陈与义,道中寒食诗後批云:「余平生持所见,以老杜为祖,老杜同时诸人,皆可伯仲。
7、在杜家村的山梁上,有两株柳树一大一小,两树冠几乎紧贴在一起。杜家村的贾书记介绍,像老杜这样的收入在所前镇杜家村算是中等。
8、已迈步,直追元芳人气度,不必老杜般忙碌,早日成为高帅富,不管姓啥都幸福,元旦送你High无数,望你千万要Hold住。元旦快乐!
9、老杜诗亦不拘此说,如“四十明朝是,飞胜暮景斜”,又云“羁栖愁里见,二十四回明”,乃是以连绵字对边绵数目也。
10、老杜衡州诗云“悠悠委薄俗,郁郁回刚肠”,此语甚悲。
11、世人瞽瞽盲盲,徒留汨罗之憾也;更加深陈老杜,胸怀尧天舜日之志,指奸斥倭,与世不偕,直落得身世浮沉,屑小共怒。
12、一重一掩吾肺腑,山鸟山花吾友于只(杜甫《岳麓山道林二寺行》),老杜可称是谢客的隔代知己,“磨愤”,才是此诗的核心,这种心理特点,借游历出之,也弓I起了谢诗表现手法上不同于陶诗的特点。
13、30岁进京会试时,曾与他相识,《六如居士全集》中,有诗赠杜堇诗曰:“白眼江东老杜迂,十年流落一囊书。
14、宋范?文《对床夜语》卷二:“老杜诗……‘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15、老杜诗失“早”字意,?得起语见之。
16、你只听我说,你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
17、或作云:“唯老杜诗不类此格。
18、二百5月8日一早,老杜就来到河北省广平县公安局局长侯向前的办公室,尽管是要表扬,可性格倔强的他说起话来还是习惯性地梗起了脖子。
19、程诗之一若老杜健笔处,就在于他的敢于直面人生,不避时艰与时忌,直写世态炎凉的身世感怀与黎民百姓之饥寒啼号的“诗史”风格。
20、老杜说:所以叫!晚秋黄梨”。
21、“那你可以搬到观塘,和老杜做伴!
22、【出处】清?刘熙载《艺概?诗概》:“尊老杜者病香山,谓其‘拙于马事,寸步不移,犹恐失之’,不及杜之‘注坡蓦涧’似也。
23、宋魏了翁《重阳饮客以老杜旧日重阳诗分韵得不字》:“胡为爽常度,白昼变昏黝。
24、所以认为老杜的诗没有韵味,反而不如初唐四杰的好。
25、老杜诗:“本卖文为活,翻令室倒悬。
26、宋彭乘《墨客挥犀》卷一:“诗人多用方言,南人谓象牙为白暗,犀为黑暗,故老杜诗曰:‘黑暗通蛮货。
27、王士祯《分甘余话》说:“唐人拗体律诗有二种,其一苍莽历落中自成音节,如老杜‘城尖径仄族筛愁,独立缥缈之飞楼’诸篇是也;其一单句拗第几字,则偶句亦拗第几字,抑扬抗坠,读之如一片宫商,如许浑之‘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赵嘏之‘湘潭云尽暮山出,巴蜀雪消春水来’是也。
28、阿兄句法学老杜,五言海内亦有数。
29、这不过是他们玩的一个游戏而已,风险比老杜克的真实目的,鸽子中圈套要小得多。
30、章学诚在《又与朱少白书》一文中说:“鄙著《通义》之书,诸知己者许其可与论文,不知中多有为之言,不尽为文史计者,关于身世有所枨触,发愤而笔于书,尝谓百年而后,有能许《通义》文辞与老杜歌诗同其沉郁,是仆身后之桓谭也。
31、请关注老杜新书《历史天空下》——生于乱世的少年肩负着光宗耀祖的重任,却被土匪害得家破人亡,浴火重生的少年从此开始了不一样人生。
32、观其笔线遒迈,委曲无端,一往情深,亦如老杜之语不惊人而万象森罗,识者当作无声诗史听也。
33、老杜……‘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深深’字若无‘穿’字,‘款款’字若无‘点’字,皆无以见其精微如此。元稹尊崇的大诗人杜甫曾游长安城中的曲江,留下“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曲江二首》之二)的美诗,“款款”修饰“蜻蜓”,写出了蜻蜓的悠闲自由,无忧无虑。
34、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六:“这老杜家装个菩萨面,心眼跟韩老六家一般坏。
35、晚清天水学者任承允也有诗云:“老杜诗名惟李配,玉泉南畔古祠存。
36、宋?洪迈《容斋五笔?绝句诗不贯穿》:“老杜近体律诗,精深妥贴,虽多至百韵,亦首尾相应。
37、老杜江陵诗云“地利西通蜀,天文北照秦”,秦州诗云“水落鱼龙夜,山空鸟鼠秋;丛篁低地碧,高柳半天青”,竖子至云“?梨且缀碧,梅杏半传黄”,如此之类,可谓对偶太切矣,又何俗乎?
38、杜甫の「老杜」に対し「小杜」と呼ばれ、また同時代の李商隠と共に「晩唐の李杜」とも称される。
39、花残寒食雨,春老杜鹃声。
40、老杜赠均诗云:'通籍逾青琐,亨衢照紫泥。
41、谢?诗‘去矣方滞淫,怀哉罢欢宴’,不如老杜‘去矣英雄事,荒哉割据心’。
42、如今成立的北京大学中国画法研究院同样秉持弘扬宏门正学,承哲继绝,闳大自坚的初衷,有望继往开来,展开国画教育和研究的一幅新画卷。,其《题老杜集》说杜诗“语言闳大复瑰奇”,“不作诸家细碎诗”,并认为杜诗地位在李白、韩愈之上:“吏部徒能叹光焰,翰林何敢望藩篱。
43、只因又了这一联两句,才读得出下面的腹联所说的三顾频烦,两朝开济,一方面是知人善任,终始不渝;一方面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方面付托之重,一方面图报之诚:这一切,老杜不知想过了几千百回,只是到面对着古庙荒庭,这才写出了诸葛亮的心境,字字千钧之重。
44、自涪州贬所东归,逗留于江陵时,高荷曾前往献诗,诗中“点检金闺彦,凄凉玉笋班”之句,极蒙黄庭坚叹赏,称赞他作诗“以老杜为标准,用一事如军中之令,置一字如关门之键,而充之以博学,行之以温恭,盖天下士也。
45、尝爱老杜支:'慎勿吞青海,无劳问越裳。
46、世人瞽瞽盲盲,徒留汨罗之憾也;更如深沉老杜,胸怀尧天舜日之志,指奸斥佞,与世不偕,直落得身世浮沉,屑(宵)小共怒。
47、精於篆刻,兼长倚声。咸丰兵事,天挺此才,为倚声家之老杜。
48、凡三日,见其吟哦老杜《玉华宫》诗不绝口。
49、老杜一生,许身稷契,志在匡国,亦英雄之人也。
50、老杜今年足有五十六岁,不过常年从事园艺工作,修身养性,加上儿孙俱在身边侍奉,得享天伦之乐,性情十分豁达,心中既无杂事,所以身体依然健朗得很。
51、在《山静居画论》中说:“读老杜入峡诸诗,奇思百出,便是吴生王宰蜀中山水图。
52、从2005年5月开始,看不下去的老杜拿起了扫帚,担负起了附近四条街道的卫生清洁工作,风雨无阻干了9年。
53、看看老杜的这首诗:“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上马入宫门。
54、方回《瀛奎律髓?拗字?序》:“拗字诗在老杜集七言律诗中,谓之吴体。
55、被胡适称之为“老杜的特别风趣”的杜甫的幽默,在其诗中主要体现为遣怀、自嘲、讽刺、谐趣四个方面。
56、余尝戏为学子言:老杜诗亦有此三种语,但先後不同,以'波飘菰米沉云黑,露冷莲房坠粉红'为函盖乾坤句,以'落花游丝白日静,鸣鸠乳燕青春深'为随波逐浪句,以'百年地迥柴门辟,五月江深草阁寒'为截断众流句。
57、卷后明王世贞跋中评道:“……老杜浣花溪图引也。
58、迨流连竟日,兴尽而返,柔橹一声,夕阳明灭,诵老杜青惜峰峦黄知橘柚之句,致足乐也。
59、古今诗人,当以老杜、山谷、后山、简斋四家,为一祖三宗,馀可预配飨者有数焉。
60、月8日一早,老杜就来到河北省广平县公安局局长侯向前的办公室,尽管是要表扬,可性格倔强的他说起话来还是习惯性地梗起了脖子。
61、余尝戏谓学子,言老杜有此三种语,但先后不同:“波浪菰米沉云黑,露冷莲房坠粉红”为涵盖乾坤句,以“落花游丝白日静,鸣鸠乳燕青春深”为随波逐浪句,以“百年地僻柴门回,五月江深草阁寒”为截断众流句。
62、柯文辉在《冰壶韵墨》序文中说我“纪劫恨无老杜诗”……自恨马齿徒增,不能彻底战胜无知了。
63、“函盖乾坤”指绝对真理遍布天地之间,函盖整个宇宙;“目机铢两”指师家为断除学人烦恼妄想,超越语言文字,促使学人内心顿悟;“不涉万缘”,指师家应机说法,施行活泼无碍的化导。余尝戏为学子言:老杜诗亦有此三种语,但先後不同,以'波飘菰米沉云黑,露冷莲房坠粉红'为函盖乾坤句,以'落花游丝白日静,鸣鸠乳燕青春深'为随波逐浪句,以'百年地迥柴门辟,五月江深草阁寒'为截断众流句。
64、老杜说:所以叫“晚秋黄梨”。
65、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66、哑巴司机老杜把李汉超和小超放下,开车回到医院。
67、老杜……‘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深深’字若无‘穿’字,‘款款’字若无‘点’字,皆无以见其精微如此。
68、汉代承袭秦代遗风,对赘婿的贱视有过之而无不及,并且禁止赘婿为官吏。但是,当时昏君庸臣当政,有志之士横遭贱视和摒弃,老杜自己也是报国无门。
69、老杜'春水船如天上坐',祖述?期之语也,继之以'老年花似雾中看',盖触类而长之也。
70、选杜甫诗作,标榜此篇为压卷之作(见《王临川集》卷八四《老杜诗后集序》)。」加以作者文笔洗炼,跌宕有致,洵可谓清代侠义公案小说「拨乱反正」压卷之作。
71、最难得的还有作者全诗都化用了老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诗意,表现出了关心国计民生,与百姓同甘苦共患难的可贵精神。
72、老杜有诗云:“忽忆往时秋井塌,古人白骨生青苔,如何不饮令心哀。
73、老杜被学者?(7)剥殆尽,又被注者摘索无遗,不得不褴褛筚路(8),逃之无何有之乡(9)。
74、宋惠洪《冷斋夜话》卷四:“?老杜诗?:‘家家养乌鬼,顿顿食黄鱼’,川峡路人家,多供祀乌蛮鬼。
75、刚一出门,老杜若有所思地回头想对妻子刘丽英说些什么,可是欲言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