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牖

爱造句 2年前 (2023-12-13) 词语造句 60 0

北牖:běi yǒu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 在北墙上开窗户。《礼记·郊特牲》:“薄社北牖,使阴明也。”2. 指朝北的窗。 唐 王棨 《凉风至赋》:“北牖閒眠,西园夜宴。”《论语·乡党》“疾,君视之,东首” 宋 邢昺 疏:“病者常居北牖下。”

1、在北牖洞西南隅,北口朝登山道口,呈弯管状,洞内有石柱分隔,酪似太极图的两条阴阳鱼。

2、现在的纳凉设备是越来越高级齐全,但遗憾的是,像柳宗元那种“隐几熟眠开北牖”,不怕有人临窗“钓鱼”的安然真朴的境界,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3、宿广渊许,夜中酣饮,开北牖听挽歌为乐。

4、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吾与诸女坐北牖石榻上,时君少年,亦解骑来看。

5、【礼?郊特牲】薄社北牖。

6、北牖洞口,还有宋代理学家张“招隐”二字题刻。

7、曲肱北牖(7),舒啸东皋(8),放眼西楼。

8、叠彩岩中的小卧佛与北牖洞的大铁罗汉,均为佛教竖三世佛中的未来佛弥勒。

9、北牖洞又称高隐洞,在隐山北麓,西连南华洞。

10、洗心泉”、“缓步径”、“芭蕉阪”、“山月楼”、称为四景;“晴窗晓日”、“花坞晓雾”、“萝薜凝烟”、“北牖凉风”、“苔阶邑露”、“山楼夜月”、“石窦呜泉”、“香庭蕉雨”即为八趣。

11、之美;房廉卷雨,侈南轩北牖之华;临水关窗,云石与玻璃相映。

12、倚东床,开北牖,梦南柯。

13、有岩洞、庭台,高峰耸碧,山穴透出北面,因名北牖洞。

14、元嘉初,彭城太妇卒,晔夜中酣饮,开北牖(窗户)听挽歌为乐,左迁宣城太守。

15、卧房》:“房开北牖,?棂作?,夏为宜,冬则否,?内须另制推板一层以塞之。

16、(7月6日《工人日报》)夜短,开轩纳微凉”;柳宗元的《夏昼偶作》“南州溽暑醉如酒,隐几熟眠开北牖。

17、位于明月峰山腰,南口在北牖洞西南隅,北口朝登山道口,呈弯管状,洞内有石柱分隔,酪似太极图的两条阴阳鱼。

18、每落一子,俾其退立于西北牖下。

19、中渐见光明;从北口人,出南口,至北牖洞,凉风习习,题刻琳琅,如入仙境。

20、南州溽暑醉如酒,隐几熟眠开北牖。

21、南轩寄傲,北牖虚阴。

22、自南口盘旋而上,出北口,从黑暗中渐见光明;从北口人,出南口,至北牖洞,凉风习习,题刻琳琅,如入仙境。

23、北齐邢邵《冬夜酬魏少傅直史馆诗》:“风音响北牖,月影度南端。开发后,形成六洞,即朝阳、夕阳、南华、白雀、嘉莲、北牖六洞。

24、最早为唐宝历元年(825)刻在北牖洞的《李渤吴武陵等人隐山游记》,是吴武陵“奉命操笔,倚岩叙题”的,故碑面未经加工。

25、汉、唐地?皆南乡,至宋政和四年,引北牖答阴之义,始改北乡,配位亦改焉。

26、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四:“下石钟山有阁……游览之地,于斯为最,乃其地为公所,荒芜不治,北牖下有槽枥,马矢堆积,令人叹绝,此与才士流落不偶者何异。

27、北牖当风停夏扇,南帘曝日省冬烘。

28、新葵郁北牖,嘉穗养南畴。

29、洞西有天窗,洞内通明如昼,宛如窗牖,北牖之名由此而来。

30、北牖高眠无俗客,南山静对有芳杯。

31、风洞呈葫芦形,分为南洞北洞,南洞叫叠彩岩,古称福庭;北洞叫北牖洞。

32、先壁群恶少于北牖下,降帘,使女子为秦声,倨坐观之。

33、在叠彩山风洞的北牖洞口处,原为古建,久废。

34、北口大而敞,光线可透达转折处,洞景依稀可辨;南口在北牖洞内,小而隐,光源微弱,初入有伸手不见五指之感。

35、吾与诸女坐北牖石榻上,时君少年,亦解骑来看。

36、雪峰寺始建于唐代,史载为唐代高僧仪存大师结庐坟之所,为闽中著名古刹之一,游人到此不仅可以领略白马坟、万福堂、藏经阁、五僧朝佛、虎啸岩、太虚洞等胜迹的风采,同时也可徜徉在雪峰寺的“四景”(即洗心泉、芭蕉阪、缓步径、山月楼)和“八趣”(即“晴窗晓日”、“花鸣晚霁”、“薜萝凝烟”、“北牖凉风”、“苔阶邑露”、“山楼夜月”、“石窦坞泉”、“空庭蕉雨”)之中,令人流连忘返。

37、隐山多洞,著名的有朝阳、白雀、嘉莲、夕阳、南华、北牖,合称六洞。

38、《金吾》:“享年六十九,固不为夭折,考终北牖下,手足全启发。

39、郑玄注:“疾时处北牖下,死而迁之当牖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