簸箩:bǒluó 基本解释:[shallowbasket]笸箩(pǒ·luo)●详细解释:盛物的竹筐。曹禺《北京人》第三幕:“两张方凳随便地放在墙边,一张空着,一张放着一个作针线的簸箩。”★◎簸箩bǒluo[shallowbasket]笸箩(pǒ·luo)
1、后来又派遣赵诵宇公梁和按察中曹名卓行者,制作了可盛粮食和柴草的石仓,这是万世可用的基础建设。这种簸箩结实耐
2、簸箩用来晒米面或盛杂物的用器。
3、猛子找了一圈,回报说簸箩不见了。
4、两个姑子先念了佛偈,然后一个一个的拣在一个簸箩内,每拣一个,念一声佛。
5、得知他们要弄死簸箩,来个死无对证。
6、梵如花免死,但罚俸两年,弄得簸箩挺着急。
7、诱逼自以为是大清官的新任知府秦享,将簸箩逼打成招并嫁祸于梵如花。
8、源自民间田野的民俗专家讲述:中国老百姓“五行八作”90余种形形色色行业祖师爷的信仰与崇拜!并给了簸箩一本银折子,告之在金阳地界上的钱庄、饭馆,五行八作,都可由他拿、由他吃、由他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