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则

爱造句 2年前 (2023-12-10) 词语造句 47 0

帝则:dì zé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天帝或天子所定的法则。《诗·大雅·皇矣》:“不识不知,顺帝之则。”《后汉书·丁鸿传赞》:“穆穆帝则,拥经以从。” 南朝 齐 谢朓 《侍宴华光殿为皇太子作》诗:“论思帝则,献纳宸枢。” 明 夏完淳 《自浦城入越》诗:“接肩对嬉笑,閒閒顺帝则。”

1、我给司马迁缝的衣服名叫“襜褕”(chan1yu,这是不用绕襟的直裾深衣,特征是下摆和襟缘的饰边很宽阔,这是蝙蝠;上朝见皇帝则要穿曲裾深衣。西西 

2、出处清?吴?《飞龙全传》序:“于是检向时所鄙之《飞龙传》,为之删其繁文,汰其俚句,布以雅训之格,间以清隽之辞,传神写物,尽态极妍,庶足令阅者惊奇拍案,目不暇给矣!当年司马迁作《史记》,以黄帝开篇,对炎帝则避而不论,因“百家言黄帝”,尚且“文不雅训,荐绅先生难言之”,足见太史公在处理上古材料时那种治丝愈棼只好避而不谈的无奈心情。

3、每逢大庆,皇帝则把它作为有功之臣的赏赐。

4、曾“广求民瘼,观纳风谣”,和帝则派遣使者“微服单行,各至州县,观采风谣”。

5、三皇五帝时代的神农有以茶解毒的故事流传,黄帝则姓姬名荼,荼即古茶字。

6、曾数次游盘山的乾隆皇帝则赞曰:“早知有盘山,何必下江南。”五代齐己《湘中春兴》诗:“雨歇江明苑树乾,物妍时泰恣游盘。

7、《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志士之任天下者,本无实权,不得以成败论之,而皇帝则不得不以成败论之。

8、今若休罢百役,俭以足用,增崇德政,动遵帝则,除普天之所患,兴兆民之所利,三王可四,五帝可六,岂惟殷宗转祸为福而已哉!万历二十年(1592),知府李元龄重修,“费逾千金而公私无扰,鸠工数百役面率作有条举,殿庭堂庑,桥门内外,下逮燕游庖□之所,一撤面新之。

9、谊言:“稽之经旨则未合,参之典故则未尽,施之事帝则未为简严。

10、我给司马迁缝的衣服名叫“襜褕”(chan1yu2),这是不用绕襟的直裾深衣,特征是下摆和襟缘的饰边很宽阔,这是蝙蝠;上朝见皇帝则要穿曲裾深衣。西西1这是一个粗莽、迅疾的旋律,附点节奏,大跳和宽阔的音域突出了紧张性。

11、五帝则四星之象,三王制六宫之数。

12、非夜来缝制,帝则不服,宫中号为针神。

13、米芾自叙学书经常会有些故弄玄虚,譬如对皇帝则称“臣自幼便学颜行”。

image.png

14、隋文帝在位时平时只戴乌纱帽,隋炀帝则根据不同场合戴通天冠、远游冠、武冠、皮弁等。

15、据说梁代的简文帝就是“读书十行俱下”(《南史》卷八),后宋的宋武帝则“读书七行俱下”(《南史》卷二)。

image.png

16、这是因为,中国传说中玉皇大帝居住在天上北极的中心? ?紫微垣,而皇帝则认为自己是上天的儿子,自命为“天子” ,因而以“紫”来指代自己生活的地方。

17、东汉无神论思想家王充“好博学而不守章句”,青年时期常到洛阳帝就是“读书十行俱下”《南史》卷八,后宋的宋武帝则“读书七行俱下”(《南史》卷二)。

18、他们知道相信上帝基督是一件好事,然而若有一个很好的法门,并有在世明师在修行的路上带领我们亲自见到基督见到上帝则是最好的。

19、愿陛下稽古帝则,令万世可法。

20、《晋书?地理志上》:“黄帝则东海南江,登空蹑岱,至于昆峰振辔,崆山访道,存诸汗竹,不可厚诬。

21、三清就是先於天地万物的宇宙原能一切的本体,玉皇上帝则系万天之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