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素

爱造句 2年前 (2023-12-02) 词语造句 47 0

束素:shù sù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 一束绢帛。常用以形容女子腰肢细柔。 战国 楚 宋玉 《登徒子好色赋》:“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 阳城 ,迷 下蔡 。” 南朝 梁 张率 《楚王吟》:“相看重束素,唯欣争细腰。”《宣和遗事》前集:“裁云剪雾製衫穿,束素纤腰恰一搦。”2. 犹束帛。用作礼品。《旧五代史·晋书·郑沅传》:“有属邑令,因科醵拒命,密以束素募人阴求其过,后竟停其职。人甚非之。” 宋 陶穀 《清异录·人事》:“ 魏仁浦 长百僚,提奬 单隐巗 至列郎……而 隐巗 至,以束素赠别。”★一束绢帛。用以形容美人腰肢的苗条。《文选.宋玉.登徒子好色赋》:「腰如束素,齿如含贝。」

1、在《登徒子好色赋》中写道:“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等到数九隆冬,冰雪封湖,山水束素披银,银牛奔驰,天地恍如一顶雪色穹窿。

2、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冯春余老人“退而不休、有所追求”,热爱公益事业,坚持每天义务铲除“牛皮癣”。

3、一小束素净的铃兰和周围群艳的玫瑰、水仙、郁金香、白头翁相映成趣。她说杜恩走起路来脚步沉重,而炉火纯青的演员却都步履轻盈,飘飘若仙。

4、李善注:“《登徒子好色赋》曰,‘腰若束素’,束素、约素,谓圆也。

5、留守感到奇特,送给他一束素布和两套衣服,并且每天供给米面,洛阳居民也都跟着信教了。

6、从《诗经》,骚赋到明清的小说和传奇,其中都有这类描写,譬如“肌如白雪,腰如束素”。

7、灼灼百朵红,戋戋五束素”,。

8、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9、书若静女,草则束素。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10、书若静女,草则束素。

11、宋陶谷《清异录?人事》:“魏仁浦长百僚,提奖单隐?至列郎……而隐?至,以束素赠别。

12、那一小束素雅的铃兰在人们送的那些鲜艳的玫瑰花、水仙花、郁金香和秋牡丹之中,显得格外醒目。

13、美人乃脱罗裙,解绣?,颊似花围,腰如束素。

14、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编贝……水月儿,果然名不虚传!

15、汉族以白为美,例如宋玉《登徒子好色赋)“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

16、在《登徒子好色赋》中写道:“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

17、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

18、一开始一束素绢比舞姬的纤腰,抓住了作为舞姬最重要的因素。

19、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双目晶莹,琼鼻高耸,匀称得无可挑剔。

20、重觑舞腰惊束素,不应更褪罗衣。

21、南朝梁张率《楚王吟》:“相看重束素,唯欣争细腰。

22、战国楚宋玉《登徒子好色赋》:“腰如束素,齿如含贝。

23、灼灼百朵红,戋戋五束素。

24、指挥者手执红伞,身披红毯,头束素巾,并左插鸡尾毛,右插银毛。

25、中,对那位漂亮的“东家之子”也有“腰如束素”的描写有所偏爱。

26、朱鬣饰金镳,红妆束素腰。

27、清初拜尚书,不能具服色,束素犀带以朝。

28、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

29、北宋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曾至此并写下《渔家傲》:“六月炎天时霁雨,行云涌出奇峰露,沼上嫩莲腰束素。

30、宋玉《登徒子好色赋》中写道:“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

31、束素:一束白色生绢。

32、唐白居易《秦中吟?买花》:“灼灼百朵红,戋戋五束素。

33、束素:一束绢帛。

34、五束素”,即二十五匹帛。

35、」言语未讫,贞夫即至,面如凝脂,腰如束素,有好文理。

36、“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

37、有属邑令,因科醵拒命,密以束素募人阴求其过,后竟停其职,人甚非之。

38、严格来说,钢桥≠贝雷桥,钢桥包含贝雷桥,只有装配式钢桥=贝雷桥。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

39、贵贱无价,酬值看花数:灼灼百朵红,戋戋步束素。

40、《宣和遗事》前集:“裁云剪雾制衫穿,束素纤腰恰一搦。

41、一小束素净的铃兰和周围群艳的玫瑰、水仙、郁金香、白头翁相映成趣。

42、《文选?宋玉<登徒子好色赋>》:“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

43、《拟咏怀》之七:“纤腰减束素,别泪损横波。

44、桥跃飞虹,渠飘束素,山川新意无重数。

45、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

46、《春芜记?瞥见》:“纤腰束素更嫣然,并香肩瑶阶踏遍。

47、梨花淡妆:形容女子装束素雅,像梨花一样清淡。”“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

48、不必说什么“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也不必计较是否真的“惑阳城,迷下蔡”,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却是不假。

49、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

50、举体如束素,香气逼人。

51、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伯即至,曳予之裤,曰:尔其惠我。

52、他对画中描绘的美人力求极致细腻,达到“增一分则太长,减一分则太短;着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的完美,使笔下的佳丽济济,秀美妩媚,婀娜多姿,清新高雅,真令人心醉神迷,心旷神怡。

53、乐声渐急,舞姬们围成一圈,旋转起来;宫腰束素、罗袖长舒,做繁花簇拥状,渐次聚拢。

54、对于美的标准各朝各代都不相同.汉代以瘦为美,唐代以丰满为美,因此有了“燕瘦环肥”的说法,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赋》中勾画出一个理想中的美女形象:“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松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若含贝。

55、的代称,因为诸葛亮的装束素以羽扇纶巾著名。

56、中皆有“腰如束素”语,而“束素”也可说“束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