讼冤:sòng yuān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 三国 魏 嵇康 《幽愤诗》:“实耻讼寃,时不我与。” 李善 注作“讼免”。 清 计六奇 《明季北略·熊廷弼传》:“后辅臣 韩爌 为之讼寃,得赐归葬。”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三节:“八四七年,贬 李德裕 为 潮州 司马, 丁柔立 上书替 李德裕 讼冤。”2. 申辩冤屈。 三国 魏 嵇康 《幽愤诗》:“实耻讼寃,时不我与。” 李善 注作“讼免”。 清 计六奇 《明季北略·熊廷弼传》:“后辅臣 韩爌 为之讼寃,得赐归葬。”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三节:“八四七年,贬 李德裕 为 潮州 司马, 丁柔立 上书替 李德裕 讼冤。”★见讼寃。
1、恩母吴氏击登闻鼓讼冤。唐于东西朝堂分置肺石下或击登闻鼓。
2、《醒世恒言?李玉英狱中讼冤》:“后母还千方百计,做下魇魅,要他夫妻不睦。
3、《醒世恒言?李玉英狱中讼冤》:“稍加责罚,此辈就到家主面前轻事重报,说你怎地凌虐。
4、不平,击登闻鼓为彬讼冤,语侵达,诏并下达治。
5、乃上疏为讼冤曰:“番人变诈,妄腾谤?,欲害我谋臣耳。
6、觌与廓然死后,茂良家投匦讼冤,遂复通奉大夫。
7、出处《醒世悟言?李玉英狱中讼冤》:“且说那禁子贪爱玉英容貌,眠思梦想,要去奸他。
8、在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干预下,安徽省人大常委会最近纠正了这一违反选举法的问题,在当地大得人心。梦阳在当时当地是大得人心的,当他被羁广信狱时,竟有“诸生万余为讼冤”(《明史?李梦阳传》)。
9、再次上血疏讼冤,诏复原官爵、赐葬、祀乡贤祠及浙江名宦祠。
10、」于是三学诸生相继叩阍讼冤,台谏交疏论奏,监学官亦合辞闻于朝。
11、十九岁入都讼冤,以铁锥毙伤仇人。
12、九月,高寝田千秋上书为戾太子讼冤。
13、李玉英狱中讼冤》:“孩儿如不得爹爹骨殖,料然也无颜再见母亲。
14、《醒世恒言?李玉英狱中讼冤》:“但愿你阵面上神灵护佑,马到成功,博个封妻荫子。
15、《醒世恒言?李玉英狱中讼冤》:“小官人何出此言!
16、他受遗命就学于刘宗周,19岁入都为父讼冤,以铁椎毙仇人。
17、《醒世恒言?李玉英狱中讼冤》:“姐妹分别之时,你我不忍分舍,好不惨伤!(李唱二黄慢板)李艳妃坐昭阳自思自想,想起了老王爷好不惨伤!耳边厢又听得朝靴响亮,想必是徐、杨进了昭阳。
18、崇祯初元,公徒步入都,伏阚讼冤,又沥血上疏,劾阮大铖、傅?交通逆奄,实杀诸贤,请论如法,天子改容恤赠有加,并抵大铖、?罪,公念受国厚恩,又天下多事,思以功名显,益究心天文、地理、兵农、礼乐、刑律之要,冀一旦得效驰驱,为报塞地。
19、官民相率讼冤,诏许起
20、聚讼冤狱,能公平裁断;买卖求财,能使之宜利和合。
21、对答鄙讯,絷此幽阻,实耻讼冤,时不我与。
22、李玉英狱中讼冤》:“若父亲是个硬挣的,定然卫护儿女,与老婆反目?闹,不许他凌虐。
23、长子行可年十三,伏阙讼冤。
24、亩百为夫,夫三为屋。杭州民数百为焯讼冤,毁副都统前鼓亭。
25、《醒世恒言?李玉英狱中讼冤》:“却将无影丑事来肮脏,可不屈杀了人!
26、崇祯元年(1628年),十八岁的黄宗羲只身入京,风采凛然,大闹京师,痛击魏阉余党,为东林党父辈讼冤雪恨,此举使他由罪逆余孽一变而为功臣遗孤。
27、故吏顾悦之为之讼冤,说浩“出镇寿阳,驱其豺狼,翦其荆棘,收罗向义,广开屯田,沐雨栉风,等勤台仆”。
28、弹劾下狱,方以智怀血疏讼冤,方孔?这才得释。中药以清热利湿,疏风清热、养血疏风润燥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