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迁:dàiqiān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移易,更代。明宋濂《水北山居记》:“当其适意时,乾坤空阔,竟不知荣辱之代迁而寒暑之往来也。”
1、然而时代迁革,亟经丧乱。
2、曜灵运天机,四节代迁逝。
3、因此,四亲庙随着辈份的降低而代迁,它们不是永远不迁之庙,不能像始祖和文王、武王那样,永远得到后代的祭祀。
4、君山有许多美丽动人的神话传说,历代迁客骚人在此留下许多名篇佳作。
5、再说蔡成勋一家,于20世界30年代迁居英租界。
6、贞观初,君则自以世代迁革,不虑国刑;又见君操孤微,谓其无复仇之志,遂诣州府自首。
7、这就是说,周天子之庙有七,始祖后稷和二祧文王、武王,为不迁之庙;其它高、曾、祖、父为代迁之庙,因为某一天子的高、曾、祖、父到了自己儿子一辈,高祖就成了高高祖,不在四亲庙之中了;到了孙子,连原来的曾祖也退出四亲,不成为曾祖、高祖了。
8、滋润了历代迁客骚人的生花妙笔,留下了灿若繁星的诗章。
9、火炕文明的传播,女真人功不可没。缔造人功巧,流传世代迁。
10、历代迁客骚人,来此饮酒赋诗,对口子酒倍加赞赏。
11、公司创立于七十年代,原厂址相临燕京集团三孔啤酒公司左侧,公司经过发展壮大,九十年代迁至曲阜市南郊,孔孟大道东侧,占地面积30多亩,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固定资产1500万,拥有省级评酒委员一名,化验员、调酒员5名,员工300多人。
12、洪洞大槐树是闻名全国的明代迁民遗址。
13、诸侯之庙有五,即始祖庙,这是不迁之庙;另有高、曾、祖、父四亲庙,为代迁之庙。
14、吴秋辉一生著述甚丰,除了已经出版的《学文溯源》以及在齐鲁大学校刊上发表的部分论文外,经专家考订尚有60多部著作它们是:《学文溯源续编》、《古今文字正变源流考》2卷、《古文字》、《齐鲁方言存古》2卷、《毛诗正误》4卷、《三百篇通义》32卷、《诗经名物拾义》5卷、《诗经解颐录》、《楚辞正误》、《楚辞正误续编》、《古史钩沈》2卷、《左传正杜》l卷、《姓氏名字号溢源流考》、《五霸考》、《秦建国考》、《货币源流考》、《商代迁都始末考》、《中国石刻考》、《杂考》、《古代考源》、《周武王考》、《说经》、《说易》、《八卦分官正谬》l卷、《周易考略》、《论语发微》、《仪礼今古考异》、《檀纠谬》l卷、《礼记正误》、《学海绀珠》32卷、《渔古碎金》2卷、《?傺集》、《寄傲轩吟稿》、《?傺轩诗剩》、《?傺轩诗全》、《?傺轩词余》、《艺苑杂抄》、《东梅琐录》、《破屋宾谈》等。
15、唯有雪色不随世代迁改。
16、十八年(1410年)的社稷坛,是明代迁都北京所建的第一坛。
17、那是古罗马和古希腊平民闻所未闻的,时代迁流,潜心诵读它们的学者已成稀有,而今唯少数学者亦不辍研读这些作品。
18、闰二月辛丑,以苑牧之地赐代迁民无田者。
19、位于古镇东陈家山犀牛望月处的“九世同居”和“陈氏节孝”石牌坊(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九世同居石牌坊,系陈氏家族自五代迁居上里,一直延至第九代,一家人口逾千,共聚一堂,在当代被誉为是中国汉族最大一个家庭,曾两次受到朝廷嘉奖而立家谱石坊。
20、时代迁变,社会前进。
21、而今墨雨安在?杨吴之宫阙何存?唯有雪色不随世代迁改。
22、今代迁之众,人情恋本,细累相携,始就洛邑,居无一椽之室,家阙儋石之粮,而使怨苦即戎,泣当白刃,恐非歌舞之师也。况今天下雕弊,民无儋石之储,国无终年之畜,外有强敌,六军暴边,内兴土功,州郡骚动,若有寇警,则臣惧版筑之士不能投命虏庭矣。
23、历代迁客骚人,登临游览,莫不抒怀写志。
24、唐代迁移县治,这个旧县城逐渐荒落。
25、古代迁客骚人逢秋生悲,本是常事。
26、面然大士像原置罗汉堂中,世代迁流,铜像毁坏,弃诸草莽,幸得寺院住持遍能大和尚掩藏保护,后又蒙善信出资,修复面然大士像,使乌尤镇寺宝像,得以复现于世。
27、谓曰:“年代迁变,一朝遂见玄孙。
28、据谱牒记载,儒林张氏自明代迁金门沙美、青屿的支派已蕃衍数千人,金门张氏族谱亦记载:“青屿张氏开基于始祖张均正,于宋高宗时,因漳泉绎骚作乱,由晋江张林社迁居金门青屿。“大衍数”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