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望

爱造句 2年前 (2023-11-17) 新词造句 59 0

郡望:jùn wàng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古称郡中为众人所仰望的贵显家族,如 陇西 李氏 、 太原 王氏 、 汝南 周氏 等。 明 杨慎 《丹铅总录·郡姓》:“虚高族望,起於 江 南。言今之百氏郡望,起於 元魏 胡 虏之事,何足为据也。” 清 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录·群望》:“自 魏 晋 以门第取士,单寒之家,屏弃不齿,而士大夫始以郡望自矜。” 鲁迅 《呐喊·阿Q正传》:“第四,是 阿Q 的籍贯了。倘他姓 赵 ,则据现在称郡望的老例,可以照《郡名百家姓》上的注解,说是‘ 陇西 天水 人也’。”★一郡之中贵显的氏族。如昌黎为韩愈的郡望,故韩愈撰文时,常自称为「昌黎韩愈」。

1、上杭王氏,系属太原郡望,故郡称“太原郡”,堂为“三槐堂”。

2、全联典出谷姓的源流和郡望。

3、督福建学政,疏言:“闽中吏治久窳,请不限资格,用廉干吏补汀、漳、泉三郡望紧要缺,久其任以专责成。

4、其郡望为武陵,堂号为武功。

5、指任姓源流与郡望。

image.png

6、于是似乎福建建瓯也是笪氏的迁徙地,而且是被认作郡望的特别重要的聚居地。

7、尽管古代民间有太原、琅琊两郡望之“争”,但此争甚没来由,争的是先秦时期的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甚至商王子比干,而不是指的晋后大乱已亡族的“太原郡”。

8、又如:系望(世系郡望);系孙(指后代子孙);系族(一姓世代相传序列);系录(谱牒。母亲早逝,因为父亲工作调动的关系望寄住亲戚雏菊阿姨家,转学到‘双爱学园’就读三年级。

9、交汇,这支戴姓以济会为郡望。

10、全联典指都姓的郡望和源流。

11、颍川衍派”的石匾,极其醒目地镌刻着本屋主人姓氏郡望,以示不忘祖源;中西合壁的雍容气派,又无处不透露出衣锦还乡、荣宗耀祖得意之情。

12、下联典指禄氏郡望为扶风郡。

13、罗让等为代表,形成襄阳郡望。

14、郡望分布司寇望族居平昌。

15、全联典指甘姓的源流和郡望。

16、夏侯氏的郡望为谯郡、鲁国郡。

17、谱牒的第三种形式,也是最高最典型的形式是“簿状谱牒”,后来又叫作《百家谱》、《东南谱》、《十八州谱》、《天下望族谱》、某郡望族谱等等

18、汉代长沙国、长沙郡为刘姓一大郡望。

19、承氏族人大多尊奉成叔承为得姓始祖,该支承氏正确读音作chéng(ㄔㄥ?),皆以千乘为郡望。

20、为使后世子孙共知张廖姓木本水源,张廖族人取张姓郡望“清河”和廖姓郡望“武威”各一字,以“清武堂”为本家族标帜。

21、后形成一大郡望,即太原郡。

22、河东是柳氏的郡望,暗指柳氏。

23、另外,北魏迁都洛阳后,随着汉化政策的推行,鲜卑复姓吐万氏改单姓万,并迅速发展壮大,形成又一郡望??河南郡。

24、但上述三大郡望依旧较为兴盛。

25、汉晋之世,长沙刘姓为中华刘姓一大郡望。

26、上联典指丘姓的郡望为河南郡。

27、的冉闵便是此一郡望之杰出代表。

28、郡望京兆:即首都长安直辖区。

29、撰定《女直郡望姓氏谱》及他文甚众。

30、上联典指黄姓的郡望是江夏。

31、公等,翻开《魏书》,罗氏自成半壁河山,形成罗姓河东郡望。

32、《双峰春秋》的主要内容,重点设有双峰县概况地理位置、地形山河、交通桥梁、历史沿革、丰富物产、名胜古迹、当今行政(县、乡、镇)建制,及全县126个姓氏(计520支)源流、郡望、堂号、人口发展、各族班序及历史名人等,以上为第一、二卷,共计两编。

33、郡望”,即一郡有名望的大族。

34、韩何允易姓,庐江郡望高。

35、其先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

36、郡望亦称望出,是该姓的发祥地,也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姓氏堂号。自景龙后,与张说以文章显,称望略等,故时号“燕许大手笔”。

37、其它堂号:①郡望堂号:颍川。

38、郡望为古称郡中为众人所仰望的贵显家族。

image.png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