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谕:jiào yù 基本解释:(1) [discipline]∶教导训戒谨遵教谕(2) [commission]∶宗教上的命令、指示(3) [military instructor]∶官名,元、明、清县学的教官,主管文庙祭祀,教诲生员南平教谕。——清· 张廷玉《明史》●详细解释:1. 学官名。 宋 代在京师设立的小学和武学中始置教谕。 元 、 明 、 清 县学亦置教谕,掌文庙祭祀,教育所属生员。2. 教导。 唐 张九龄 《论教皇太子状》:“若亲近细人,不闻教諭,纵欲行善,犹未知所适。” 宋 司马光 《和韩秉国招范景仁饮》:“每烦教諭累百纸,顽如铁石不可鐫。” 清 李渔 《怜香伴·矢贞》:“爹爹有何教諭?”★◎ 教谕 jiàoyù(1) [discipline]∶教导训戒谨遵教谕(2) [commission]∶宗教上的命令、指示(3) [military instructor]∶官名,元、明、清县学的教官,主管文庙祭祀,教诲生员南平教谕。——清· 张廷玉《明史》★ 教谕,学官名;宋时置于京师小学,正九品,负责教导生员。又各州武学、各路医学亦有教谕之设置。元、明、清三代于县学设教谕一人,主管生员之教育及文庙祭祀;清代教谕为正八品官。--作者:方志华 ★教导诲谕。唐.张九龄〈论教皇太子状〉:「若亲近细人,不闻教谕,纵欲行善,犹未知所适,此必然也。」职官名。宋代始置,负责教育所属生员。《石点头.卷一二.侯官县烈女歼仇》:「其时侯官教谕姓彭,名祖寿,号古朋,就是仙游人。」
1、劝克勤就教职,选泌阳教谕。
2、值得一提的是,“奉劝世人行好事,到头原是自周全”的劝谕思想是贯穿“二拍”始终的精髓,如卷十五《韩侍郎婢作夫人》的开头中说的一妇人因受商人帮助救出了丈夫,在她去答谢商人的一刹那,商人卧室的房墙倒了,要不是因妇人来答谢的时间巧合,恐怕商人就一命呜呼了,这种行好就有好报的教谕“二拍”中描写的很到位。
3、雍正十一年进士,官封川教谕。
4、以教谕迁顺天东安知县,厘宿弊十二事。
5、性耿介恬淡,授以教谕,不就。
6、道光二十九年,选授江苏金山县知县。光绪八年选授观城教谕。
7、刘大? ( 1698 ? 1779 ) :清桐城人,字才甫,号海峰,雍正列榜贡生,黔县教谕,桐城文派“三祖”之一,是方苞的得意门生,又是姚鼐的老师。
8、教授、学正、教谕,掌训迪学校生徒,课艺业勤惰,评品行优劣,以听于学政。
9、大夫同衔知郾城县事王凤森撰并书、县教谕王宗舆篆额”。
10、嘉庆三年(1798)铨选福建闽清县教谕。期满晋升为吏部铨选曹官。
11、还在写经中间,就贡选他为英山教谕,又举“博学鸿儒”,以力辞不赴。
12、教谕,期满告归安海经营房地产。
13、五十年乙已,至余杭,晤懒云先生之父(闵艮甫先生,讳大夏,字位思,乾隆甲子举人,河南息县知县)改教谕,适秉铎余杭,一见大喜,是岁大旱,余杭令田名嘉种,请师祈雨,辄应,遂为其邑三元宫主席。
14、等县儒学教谕,后任松州学正。
15、唐王在闽建号,复为同安县教谕。
16、42岁任遵义府仁怀县教谕。
17、父若洵,字景苏,清光绪十三年以廪贡生任如皋县教谕,移居如皋城内冒家巷,光绪二十四年,赴京会试,中进士,授翰林。
18、授东流教谕,随材导接,为诸生开说谆悉。
19、退堂后阎知县忙招来僚友典史刘铭,教谕何文烈,训导尹淑身,把案情说与他们听。
20、并教谕公、大参公,皆钟秀于此。
21、他在竭力为人类的精神的美好耗尽了生命之后,又以他自己死的方式作为一种教谕,
22、并由各州县儒学学正、教谕、训导等多人参与参订校阅。
23、咸丰庚申年(1860)由省分发教谕。
24、教谕,坚决要阅杨守敬的文稿,一见就非常欣赏,大加赞扬道:‘名下无虚士,不意时文亦精能如此”。
25、予尝按谱系而遍阅之知全氏发源始祖,诰授银青光禄大夫讳正奏公,宋元兴自闽来粤,籍居广东之南,古干水县城北之岭头?;遗二公,长居士公定宅今石城东桥,次教谕公卜居南桥,是居士教谕二公皆始迁之祖。
26、父亲玉茗为举人,曾任龙门县训导,花县教谕。
27、①大中丞少司马坊:在衮绣铺仁风门内(晟绶寓宅)为赠都御史潘湖乡?边临漳六世晟、七世教谕绶父子立。
28、咸丰元年(1851)以教谕注选籍。
29、授宁晋教谕,卓有师范,士则之。
30、吴浊流,新竹县新埔镇人,幼时受日语教育,毕业于台湾总督府“国语”学校师范部,做过教谕、小学教员,后来因郡视学凌辱台籍教员,抗议无效,愤而辞职,结束了近二十年的教师生涯。后任文华出版社编审委员,吴浊流文学奖评审委员,高雄小学教师,致力研究乡土文学,评论吴浊流、林海音、钟肇政、钟理和等作家作品,所论精湛深刻,在文艺界影响强列,为研究乡土文学著名评论家。
31、景泰丙子乡荐,终南宁教谕。
32、年四十举乡试,已蔚然为硕儒,授东流县教谕,随材◇接,为诸生开说谆悉。
33、被折断的栏槛原样修复,不让换新的,以表彰忠臣冒死直谏的精神。大德乙巳,教谕靳汝弼虑图像之易毁,更之以塑,设栏槛,严扃钥。
34、当时范县衙署仅有官吏八名,包括知县一名、典史一员、儒学教谕一员、训导一员、阴阳学训术一员、医学训科一员、僧会司僧会一员、道会司道会一员。
35、授堂邑县教谕,以病未赴。
36、大成殿的西侧建筑由南向北是忠义祠、节孝祠、县教谕官署。
37、清钱谦益《常熟县教谕武进白君遗爱记》:“乡人士之淑艾於白君者,皆荆川之遗也。
38、始以河南为郡又传三世至行恭公封天水将军,故后又有分为天水郡者;行恭子崇公袭父爵为左武卫将军,后为虔州指挥使,遂家于虔州即今赣州府是也;崇公次子曰渎公由虔州徙虔化县钦贤里即今宁都州是也;渎公子文仲公由钦贤里迁建福里即今宁都灵村是也;由文仲公传三世至方怀公,游学建昌府南丰军山后,为南丰教谕,遂家于是;由方怀公传二世至国宗公,客游闽省,寓邵武府禾坪;又传四世至三郎公迁汀州宁化县石壁都丘家坊时,因遭兵燹次子三五郎公奉母避乱,徙居上杭太拔城前为杭邑开基一世祖;今太拔及上杭汀州府俱建有公之总祠,传三世至惟禄公居上杭黄坑,迄今尚有房祠在此,以前世系俱历有可凭矣。
39、即督察全省府、州、县儒学事务;掌管全省学校、士习、文风之政令;掌理岁试、科试,届时巡视各府州,考查诸生的文才、品行、学习勤惰,并对所属教授、学正、教谕、训导等学官进行考核;负责考送贡生,岁贡考准,由学政给予贡单;凡全省重大事宜提督学政均参加会议,与巡抚、布政使、按察使共同会商。
40、南宋庆元初,曾从龙任晋江县学教谕,庆元五年殿试时,他旁征博引,对答如流,宋宁宗赞不绝口,点其为状元。
41、道光十一年(1831),儒学教谕,卓训导,陈旌表以赅山孺慕。
42、乡闱屡荐不售,援例为教谕,历署宁波、萧山、分水、寿昌等地。为人朴实忠厚,青年入学后,屡试乡闱不第,仍耐守寒窗,励志攻读。
43、捐复,授宣平教谕,改内阁中书。
44、罗马尼亚一位主教谕令他统管的神父瘦身减肥。
45、司训??知道是没有力量的,相信并做到才有力量!”张慧剑校注:“司训,县学教官‘教谕’的别称。
46、雍正十三年(1735)拔贡,官泰顺教谕。
47、写经时,以恩贡选英山县教谕,又举鸿博,皆力辞不赴。
48、如汉代设置的五经博士,博士祭酒;西晋开始设置的国子祭酒、博士、助教;宋以后的提学、学政和教授、学正、教谕等都属学官。
49、明正统三年(1438)举人,任山西灵石教谕,以善教化迁任代府纪善,改任湖广安化县丞。
50、末年举于乡,谒选得教谕,至日阖门死难。襄事竣,释服谒选。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