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诗:lǜshī 基本解释:[lushi,apoemofeightlines]中国旧诗体裁之一,形成于唐朝,每首诗八句,二、四、六、八句要押韵,三四两句、五六两句要对偶,字的平仄有定规,有五律(五个字一句)、七律(七个字一句)两种●详细解释:诗体名。近体诗的一种。起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唐初。格律要求严格。分五言、七言两种,简称五律、七律。以八句为定格。每句有一定的平仄格式;双句押韵,以押平声为常,首句可押可不押。中间四句除特殊情况外必须对偶。亦偶有六律。其句数在八句以上者称排律。《新唐书·文艺上·杜甫传赞》:“唐兴,诗人承陈隋风流,浮靡相矜。至宋之问、沉佺期等,研揣声音,浮切不差,而号‘律诗’,竞相袭沿。”宋洪适《<元氏长庆集>原跋》:“声势沿顺,属对稳切者为律诗,以七言、五言为两体。”清王应奎《柳南随笔》卷三:“律诗起於初唐,而实肧胎於齐梁之世。”★◎律诗lǜshī[lushi,apoemofeightlines]中国旧诗体裁之一,形成于唐朝,每首诗八句,二、四、六、八句要押韵,三四两句、五六两句要对偶,字的平仄有定规,有五律(五个字一句)、七律(七个字一句)两种★一种近体诗。形成于唐初,每首八句,二、四、六、八句要押韵,三四、五六两句要对仗,每句有一定的平仄。可分为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两种。
1、他的律诗,一般说也写得不错,富意较深,耐人寻味,而且也合韵律。
2、律诗分为两种,七言律诗和五言律诗,通常所讲的七律或是五律是指每首八句的律诗,另外七言排律和五言排律,是指在八句以上的长律。
3、歌一样,逐步发展成为格律诗。
4、宋本《九僧诗》中存其诗十八首,全为五言律诗,皆清新流利,婉然可诵。
5、并在报刊发表格律诗词百余篇。
6、或谓诗钟,须有起承转合之势,未免言之过甚,盖诗钟为七律诗之一联,古人名联,或对描事物,或直舒怀抱,绝少于一联中,备有起承或转合之势也。
7、麟书先生请欧阳先生出个题试试儿子的真才实学,欧阳先生便以《共登青云梯》为题命国藩写一首律诗。
8、杜甫律诗的章法,因题材不同而表现为不同的格局。
9、端公不假思索,援笔即书此七言律诗。
10、秋凉叶落时节,鱼幼薇思念远方的他,写下一首五言律诗“遥寄飞卿”:“阶砌乱蛩鸣,庭柯烟雾清;月中邻乐响,楼上远日明。
11、杜甫有首律诗叫《丽人行》,张祜有首七绝叫《虢国夫人》,张萱有幅名画叫《虢国夫人游春图》,把虢国夫人姐妹们的雍容华丽、娴雅优美、骄奢淫佚表现的淋漓尽致。
12、宋沉括《梦溪笔谈?艺文一》:“小律诗虽末技,工之不造微,不足以名家。
13、吴兴僧昼,字皎然,工律诗。
14、这是一首别开生面的咏物律诗。
15、同时,又进行格律诗词研究与创作。
16、还亲题律诗:“水阁山斋架碧虚,亭亭华表耀门闾。
17、陈大齐说,绝诗、律诗始于唐代,而乩坛上的先秦诸子居然能作七绝、七律;草书始于东晋,而乩坛上的孟子居然大写草书,这是乩坛上骗子们露出的马脚。
18、此外,廖觅竹的律诗还表现在强烈的时空意识和情与理的哲学思考。灰色的夜空意味着有雨??灰尘和水汽混杂在一起,很快就会降雨。
19、二者同属于音乐文学,亦同为古典格律诗体的长短句形式,因而词与曲自元代以来在文体上出现混淆的现象。
20、该诗是一首五言律诗,选自《零陵县志》。
21、第22回末至惜春诗谜遂止,而无宝钗之七律诗。
22、《近体诗形成的盛唐环节??论孟浩然五言律诗不合律的原因》,《长江学术》2004年第2期。
23、贸然以六句成诗,较之绝句多了两句,较之律诗则少了一联,像这样的非绝非律类诗,在柳宗元诗集中共有4篇,即《独觉》、《雨后晓行独至愚溪北池》、《渔翁》、《法华寺西亭夜饮》(《杨白花》虽然只有5句,但它已表现出了词曲的风味)。
24、弗洛斯特不仅是一个格律诗人,他还有力推动了格律的发展,使格律强调话语和思想的精妙背景。
25、的《观舞柘枝》诗二首,刘梦德还有一首在长安观西域柘枝舞的七言律诗《和乐天柘枝》,更是一首观柘枝舞的绝妙好诗:柘枝本出楚王家,玉面添妍舞步奢。
26、再看卷头的一首律诗:“身居穷乡僻壤中,吞吐天地志生平。
27、律诗篇幅倍于绝句,四联的起承转合比较定型化,宜于景语、情语参半的写法。
28、又有五言、七言、长句、绝句,自百韵至两韵者四百馀首,谓之杂律诗。
29、沈宋体”的主要贡献,在于使唐律诗的体制得以定型。
30、《暮江吟》是白居易“杂律诗”中的一首。
31、唐白居易《与元九书》:“又有五言、七言、长句、绝句,自一百韵至两韵者四百馀首,谓之‘杂律诗’。
32、一般包括律诗(五律、七律)、绝句(五绝、七绝)、排律(五言排律、七言排律)。
33、如诗词界认为是诗之大忌的三平调、孤平、失粘、犯拗等,作者却提出了崭新的见解,从而纠正了诗词理论中那些矛盾重重,不能自圆其说的论点论述,使格律诗重现简明清新的本来面貌;通过长期的创作实践,作者还提出了诗词要标新立意、诗词的妙处在气氛、创作要在细微处下功夫、随意而写、诗词不但要押韵而且要押意、诗词作品的脉络是意连等等论点,揭示出了诗词作品内在的实质性的东西,为创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在诗词作品的剖析中,对诸如《木兰诗》中“但闻燕山胡骑声啾啾”及“雄兔脚扑朔”、陶渊明《归田园居》中“荒宅十余亩”、刘禹锡《西塞山怀古》中“王浚楼船下益州”、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不知乘月几人归”、李白《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张志和《渔歌子》中“青箬笠,绿蓑衣”、李清照《声声慢》中“乍暖还寒时候,,等等,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指出了原诗存在的问题或流传中出现的错误,打破了千百年来的传统认识。
34、共有2100多首格律诗,比重约80%。
35、工于律诗,多投赠应酬,流连光景之作。
36、第二十二回庚辰本止于惜春诗谜,附宝钗七律诗。
37、郭沫若的五律诗气势磅礴,情真意切:“龙门有灵秀,钟毓人中龙。
38、《西河合集?文集》:《诰词一卷》、《颂一卷》、《主客辞二卷》、《奏疏一卷》、《议四卷》、《揭子一卷》、《札子二卷》、《馆拟判一卷》、《书八卷》、《牍一卷》、《笺一卷》、《序三十四卷》、《引一卷弁首一卷》、《题一卷题词一卷题端一卷》、《跋一卷》、《书后一卷》、《碑记十一卷》、《传十一卷》、《王文成传本二卷》、《墓碑铭二卷》、《墓表五卷》、《墓志铭十六卷》、《神道碑铭二卷》、《塔志铭二卷》、《事状四卷》、《文华殿大学士太子太傅兼刑部尚书易斋冯公年谱一卷》、《记事一卷》、《集课记一卷》、《说一卷》、《录一卷》、《制科杂录一卷》、《后观石录一卷》、《越语肯綮录一卷》、《何御史孝子祠主复位录一卷》、《湘湖水利志三卷》、《萧山县志刊误三卷》、《杭志三诘三误辨一卷》、《天问补注一卷》、《馆课拟文一卷》、《折客辨学文一卷》、《答三辨文一卷》、《释二辨文一卷》、《辨圣学非道学文一卷》、《辨忠臣不徒死文一卷》、《古礼今律无继嗣文一卷》、《古今无庆生日文一卷》、《禁室女守志殉死文一卷》、《胜朝彤史拾遗记六卷》、《武宗外纪一卷》、《后鉴录七卷》、《蛮司合志十五卷》、《韵学要指十一卷(古今通韵括略)》、《赋一卷》、《九怀词一卷》、《诛文一卷》、《诗话八卷》、《词话二卷》、《填词六卷》、《拟连厢词一卷》、《二韵三卷(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八卷》、《排律六卷》、《七言古诗十三卷》、《五言律诗六卷》、《七言律诗十卷》、《七言排律一卷》、《五言格诗五卷》、《五言三韵律一卷七言三韵律一卷六言诗一卷》。
39、擅长律诗,以写边塞风光见长。
40、有一种超过八句的律诗,称为长律。
41、《春柳莺》中石延与凌春女子素未谋面,只是读了她的一首题诗,便放弃教职寻找;《凤凰池》中文若霞爱梅生诗才,扮男装往见梅生;《飞花艳想》中两位女主人公听到诵诗声即对吟咏者产生爱慕之情;《铁花仙史》中的才子陈秋遴拾到一把题有律诗的扇子,就害了一场单相思。
42、是继“四杰”之后的著名诗人,与宋之问齐名,号称沈宋,被誉为律诗的奠基人之一。
43、是二四句押韵,无论律诗还是绝句,首句均可以押韵或不押韵。
44、绝句也是律诗,故又称“小律诗”。
45、今人既不解歌,而词家染指,不过小令中调,尚多以律诗手为之,不知孰为音,孰为调,何怪乎词之亡已。
46、【释义】:1.律诗中不合常格的字。
47、律诗和格诗的合称。
48、课余爱读名家诗集,能自写五言律诗及古风。《战城南》是
49、至于作文,每十日作文一篇,五言排律诗一首,夏日则策一道。
50、摩诘写色清微,已望陶谢之?矣,第律诗有馀,古诗不足耳。
51、这是清代诗人费密的一首记游的五言律诗。
52、韵律诗的节奏,韵律;音步
53、第一单元,把王维的五言律诗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先体会情景统一,进入诗情画意。
54、方回以评选唐、宋以来律诗为业,编著了《瀛奎律髓》,标榜为江西诗派,并提倡“一祖三宗”之说。
55、喜作格律诗,题画诗多为自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