浃洽

爱造句 2年前 (2023-11-05) 经典造句 51 0

浃洽:jiā qià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 普遍沾润。《汉书·礼乐志》:“於是教化浹洽,民用和睦;灾害不生,祸乱不作。” 颜师古 注:“浹,彻也;洽,霑也。” 唐 李德裕 《唐故刘公神道碑铭》:“恩礼浹洽,要荒宴如。” 明 宋濂 《妙果禅师塔铭》:“闻师之殁,緇素无不哀慟,而两 淮 之人尤切,不啻丧其父母。师之道浹洽於人者,盖可知矣。”2. 遍及。《文选·司马相如<封禅文>》:“休列浹洽,符瑞众变。” 刘良 注:“浹,及;洽,徧。” 唐 元稹 《奏制试乐为御赋》:“斯御也,动无险阻,发自和平,周旋罔害,欢爱则行。止之而优游灵府,推之而浹洽寰瀛。”3. 和谐;融洽。 南朝 梁 丘迟 《为王博士谢表》:“疎达谢於 谷 杜 ,浹洽乖夫 刘 杨 。” 唐 权载之 《宣州响山新亭新营记》:“威惠交修,上下浹洽。”《玉娇梨》第一回:“三人因平日往来惯了,情意浹洽,全无一点客套。”4. 贯通。《朱子语类》卷十一:“先涵养本原,且将已熟底义理玩味,待其浹洽,然后去看书。” 明 高攀龙 《说类》:“埋头读书,使义理浹洽。”★周全、遍及。《汉书.卷二二.礼乐志》:「于是教化浃洽,民用和睦,灾害不生,祸乱不作,囹圄空虚,四十余年。」唐.李德裕〈唐故左神策军护军中尉兼左街功德使知内侍省事刘公神道碑铭〉:「恩礼浃洽,要荒宴如。」也作「挟洽」。和谐、融洽。唐.权德舆〈宣州响山新亭新营记〉:「而威惠交修,上下浃洽,在此物也。」《玉娇梨.第一回》:「三人因平日往来惯了,情意浃洽,全无一点客套。」贯通。《朱子语类.卷一一.读书法下》:「看经传有不可晓处,且要旁通。待其浃洽,则当触类而可通矣。」

1、武肃亦觉其欢意不甚浃洽。

2、唐韦乾度《驳左散骑常侍房式谥议》:“盖以式深为浃洽之辞,激切?固,不然何盘柢固根之甚也!

3、使之部秩井然;四是叙次篇目,在目录学方面有突出创见;五是广罗异本,比较异同,细心雠对;六是择善而从,不拘于师法家法和今古文;七是博综众说,舍短取长,不以先入者为主;八是求同存异,自申己见;九是考辨遗编,审定真伪;十是校正错简;十一是补脱订伪;十二是审音定字。他不满意于前人对《春秋》的理解,认为前人“传已互失经旨,注又不尽传意,《春秋》之义几乎泯灭”,于是发愤著述,“考核三传,舍短取长,又集前贤注释,亦以愚意裨补阙漏,商榷得失,研精宣畅,期于浃洽”,从唐肃宗上元二年(公元761年)到唐朝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历时十年,成《春秋集传集注》。

4、宋司马光《谢检讨启》:“自微贯穿前载,浃洽旧闻,稽古侔倚相之才,?事识子长之体,则何以懋明得失,考合异同?

5、《赠田叟》:“鸥鸟忘机翻浃洽,交亲得路昧平生。

6、他不满意于前人对《春秋》的理解,认为前人“传已互失经旨,注又不尽传意,《春秋》之义几乎泯灭”,于是发愤著述,“考核三传,舍短取长,又集前贤注释,亦以愚意裨补阙漏,商榷得失,研精宣畅,期于浃洽”,从唐肃宗上元二年(公元761年)到唐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

7、相集略少,情易孚,意易契,气味浃洽,得以畅所欲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