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镜:hàn jìng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汉 代的铜镜。 汉 镜有圆形、方形。纽多作半球形。正面磨光,背面铸有几何形图案或神人禽兽等。 东汉 中期,出现浮雕的画像,造形精美。 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四章一:“为了作为到过 沙市 的纪念,我花了一块钱买了一面 汉 镜。”
1、复参宋、元及皖派,博取秦诏、汉镜、泉币、汉铭文和碑版文字等入印,一扫旧习,所作苍秀雄浑。
2、6?《长安汉镜》附录,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6月。
3、汉镜有圆形?方形。
4、一种意见认为:仿古镜始于宋代,唐代不仿汉镜,仿汉镜是从宋代开始的。
5、进而将触角伸向汉碑汉镜等等。
6、呈半圆状,柿蒂纹钮座,依次饰以乳钉纹、博局纹、短斜线、三角锯齿纹、卷云纹等,间以铭文,为汉镜典型器。
7、这个时期风格仍沿袭汉镜,以三角缘神兽镜最为流行。
8、《汉镜〈硕人〉铭文校勘》,《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7年第1期。
9、图1中云纹瓦当呈四等分形,边沿较宽,有似汉镜风格,市场价格约500元人民币左右。
10、另一种意见认为:宋并不仿汉镜,过去一直认为的许多宋仿汉镜实际上是明代仿镜。
11、仿汉镜:星云镜、四乳“家常富贵”镜、日光镜、昭明镜、规矩镜、四兽镜、画像镜、清白镜、龙虎镜。汉镜纹饰的主要种类有草叶纹镜、蟠龙纹镜、百乳镜、连弧纹镜、规矩镜、多乳禽兽纹镜和变形四叶镜等。
12、从这些绣品看,汉绣图案主题,多为波状之云纹,翱翔之凤鸟、奔驰之神兽,以及汉镜纹饰中常见之带状花纹、几何图案等。
13、篆刻初学浙派,继法秦汉玺印,复参宋、元及皖派,博取秦诏、汉镜、泉币、汉铭文和碑版文字等入印,一扫旧习,所作苍秀雄浑。
14、本书编选过程中,多方搜求,共收国内外所藏纪年镜129面,计西汉镜1面,王莽时期镜4面,东汉镜39面,三国魏镜6面,三国吴镜55面,西晋镜17面,东晋镜4面,西秦镜1面,南齐镜1面,唐镜1面。
15、所以有人评论认为:“汉镜的精巧作品,似乎要算新莽时代为最盛。
16、笔者查阅汉代青铜镜图谱资料,竟发现四面汉镜上配有完整的象纹。当地村民还在赖国九烈女投水处的汪湖挖到20多面早期青铜镜和周代陶器。
17、出土的铜镜两枚,其中一枚背面铸有“千秋万岁”四字,是金代模仿汉镜的样式制造的。
18、仿汉镜:日光镜、昭明镜、清白镜、画像镜、规矩镜、龙虎镜。
19、汉镜因铝、锡、锌等添加较多,镜身发白,敲击之下响声清亮而松散。
20、其中便包括坚硬度超过铜兵器的铁剑(这时候的日本还处于青铜时代,一柄铁剑对于他们来说自然是至宝)以及可以照出人影的铜镜(这“汉镜”正是汉帝国文化的代表物之一)。
21、也可以说,上部的璧及璧上的文字,中心的金星齿轮,组织略成汉镜的模式,旁用嘉禾环抱,下面以红绶穿瑗为结束。
22、笔者查阅汉代青铜镜图谱资料,竟发现四面汉镜上配有完整的象纹。
23、汉镜出土的数量最多,使用普遍,汉镜不仅在数量上比战国时期多,而且在制作形式和艺术表现手法上也有了很大发展。
24、如珊瑚树、走盘珠、犀角、象牙、绫罗绸缎、扇墨古玩、商周彝鼎、秦汉镜、唐宋书画等等。
25、象纹是古代一种装饰图案,主要表现为长鼻巨腹的特征,流行在商代晚期到西周早期的青铜器上,但是在汉镜上象纹相当少见。
26、隶书以汉隶为宗,融两汉镜砖瓦铭文字,追求结体朴拙。
27、《长安汉镜》,合著,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
28、桓谭把“子孙众多”列入“五福”(桓谭:《新论?辩惑》)之中,汉镜铭中也多见诸如“宜子孙”、“子孙益昌”、“保子宜孙”等吉语,体现了汉代多子为福的观念。
29、中国铜镜,以汉镜出土的数量最多,使用普遍,汉镜不仅在数量上比战国时期多,而且在制作形式和艺术表现手法上也有了很大发展。
30、赵之谦篆刻初摹西泠八家,后追皖派,参以诏版、汉镜文、钱币文、瓦当文、封泥等,形成章法多变,意境清新的独特风貌,并创阳文边款,其艺术将诗、书、画印有机结合,在清末艺坛上影响很大。
31、四神,又称四灵、四象,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种神兽,是汉镜和新莽镜上常见的图案。
32、还出土汉镜两方。
33、该书是第一次对长安地区墓葬出土的汉镜(有一部分战国、秦代铜镜)进行全面研究,有学术补白意义。
34、城郊里疙瘩等地,有汉、唐时期墓葬,出土过汉镜、包金铁剑等。
35、在墓室中,棺椁尽己腐烂成泥,仅发掘汉代战刀、陶灶、罐、豆、镰、斧、五铢钱以及工艺水平很高的汉镜等文物。
36、博局镜,又名规矩镜,在汉镜的发展中,是流行时间最长的一种。
37、二是虽然以原镜为摹本但铸镜匠师又加刻纹饰和铭辞,铸出来的镜子有的纹饰与铭辞时代不合,如明明是汉镜却加上明代镜中常见的铭辞;有的形制与纹饰不等。王澍楷书轴,细罗纹纸本,纵143厘米、横61厘米,录汉镜铭二则,文日:“尚方御镜大无伤,左龙右虎辟不祥,朱鸟玄武顺阴阳,子孙备具居中央,长保二亲乐富昌。
38、纹饰和书体,和汉镜明显不同,表现了蜀汉铜镜的独特风格。
39、等孙吴年号,三国、两晋、南北朝出现新的镜型不多,主要沿袭汉镜的样式。宋代仿镜:有人认为宋不仿汉镜,也有人认为宋已仿汉镜,但主要是仿唐镜。
40、变形四叶镜在三国两晋时依然流行,但与汉镜相比有不少差异。
41、仿汉镜:星云镜、四乳“家常富贵”镜、日光镜、昭明镜、规矩镜、四兽镜、画像镜、清白镜、龙虎镜。
42、前人称此种古镜为海马葡萄镜,以至属于汉镜一类,近始知其为唐镜。
43、西汉前期是战国镜与汉镜的交替时期。
44、进而将触角伸向汉碑汉镜等等。”石现藏山东济宁博物馆汉碑室。
45、汉镜纹饰的主要种类有草叶纹镜、蟠龙纹镜、百乳镜、连弧纹镜、规矩镜、多乳禽兽纹镜和变形四叶镜等。
46、一九九三年向兴化市博物馆赠珍稀古钱一千一百三十二枚、汉镜、唐镜五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