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亩:lǚmǔ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谓实地观察,丈量田亩。《公羊传·宣公十五年》:“税亩者何,履亩而税也。”何休注:“履践案行,择其善亩、穀最好者税取之。”宋沉括《梦溪笔谈·技艺》:“履亩之法,方圆曲直尽矣,未有会圆之术。”清黄宗羲《瘦庵徐君墓志铭》:“甲辰,詔下履亩,自万历七年以后,丈量久废,民间无知其法者。”
1、;顺治十二年颁布铸步弓于全国,广一步、纵二百四十步为一亩(方广十五步、纵十六步),有司于农隙时率里甲履亩丈勘。
2、履亩之令下而加以抑配,称提之法严而重以告讦。
3、为筹措军费,计划在江南征收包银,不忽木争辩说:“吾元疆理天下,四表之间,横目穷发,何所不至,何资鱼虾之国,始广土众民哉……今江南履亩而税,输酒醋课,及他乡里门徭,水马驿递,又增包银,则重敛矣,民将不堪。
4、履亩而税是中国古代实行按田亩面积征收赋税的制度。
5、初税亩者,非公之去公田而履亩十取一也,以公之与民为已悉矣。
6、今丘赋千乘,井算万集,肩摩倍于长安,缔袂百于临淄,什一而籍,实慊氓愿,履亩以税,既协农和。
7、这一改革举措,史称“初税亩”,即田租和田税分离,“履亩而税也”。
8、十五年(公元前594年)实行了“初税亩”,宣布对私田按亩征税,即“履亩十取一也”。
9、《春秋》宣公十五年(前594)?鲁国“初税亩”实行了“履亩而税”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