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正:jǔ zhèng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 指出谬误,加以纠正。《左传·文公元年》:“先王之正时也,履端於始,举正於中,归餘於终。” 唐 刘肃 《大唐新语·友悌》:“ 毕构 为 益州 长史兼按察使,多所举正,风俗一变。” 明 王世贞 《觚不觚录》:“惜乎言官不能举正,坐成其妄耳。”2. 列举其罪而正之以法。《后汉书·苏章传》:“ 顺帝 时,迁 冀州 刺史。故人为 清河 太守, 章 行部案其姦臧……遂举正其罪。”★设立至正的标准。《左传.文公元年》:「先王之正时也,履端于始,举正于中,归余于终。」检举纠正。《后汉书.卷五.孝安帝纪》:「既不奏闻,又无举正。」
1、其书因韩集诸本互有异同,方崧卿所作《举正》,虽参校众本,弃短取长,实则惟以馆阁本为主,多所依违牵就。
2、一品重臣,他非科举正途入仕,却能政绩卓著,受民众拥戴和朝廷重用,在乾隆年间的封疆大臣中实属少见。
3、另悉,车厢内可进行站名提示的发光两极管显示屏将在每一列列车中出现,甚至每节车厢都要安装,此举正在加紧实施中。
4、此举正合时宜。
5、各国领导在2002年时交出0.7%的国民生产总值来做此义举正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6、蒙省府州各宪批准,1880年8月6日(光绪六年七月初一)起,由公举正直明事绅耆照新章办理。
7、胡文举正考父佐戴武宣而鼎铭云云,考宋戴公元当周宣王二十九年,上距殷灭已三百二十五年。
8、募仇僧假藉支持知命先生登上龙王宝座的名义,欲结合他的力量对付武德修,此举正好中了知命先生的圈套。
9、在2006年,吉姆爵士审查了阅读讲授课程之后,决定回到基础的"看字读音教学法"。此举正中政府下怀,因为当时这个方法已重新受到重视。1人生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是一小块煤。
10、检察机关高举正气凛然的法律利剑惩治犯罪的时候,也掬起一汪甘甜的法律清泉,滋润和保护着人民群众。
11、二十四年,选授德庆州举正。
12、此举正好和中国的鬼月祭拜不谋而合,因而中元节和盂兰会便同时流传下来。
13、同类二次根式定义”教学的三个梯级为:(1)实例引入同类二次根式定义,举正反例反复理解;(2)定义应用,充分理解“化简后,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并举几组不是最简二次根式的例子进行理解;(3)定义的拓广,从同类二次根式定义中发现一般同类根式的定义(新教材正文不做要求)。
14、著作有《论衡举正》(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重版)、《抱朴子校补》、《阳春集校证》、《吕氏春秋举正》、《吕氏春秋举正(续)》、《人物志举正》、《韩非子举正》、《?冠子举正》、《宁?齐读书志》、《左宦漫录》、《墨子举正》、《三国志辨证》、《唐宋词选》、《花外集》(孙人和校本)。
15、举正直忌月破、平日、收日、闭日、满日、劫煞、灾煞、月煞、月刑、月厌、大时、天吏、四废日。
16、有司举正,太祖曰:“?笃於旧君,有一致之节。
17、时百姓颇有讼官长者,诸郡往往有相举正,?叹曰:“夫居下讪上,此弊道也。
18、在日寇侵华前,他已著书近五十种,如《四库提要举正》、《四库撰人考》、《书目答问述补》、《清代女子著述考》、《历代广东书征》、《藏书纪事诗补续》、《群书索引》、《廿十史索引》以及他的《福功堂日记》等等,内容涉及经学、地理、文人风俗、诗文等。
19、须臾,群臣奏事,司马师俱自剖断,绝不奏知曹芳。随调吏部,授大理寺丞,剖断刑狱,举正纲条,理行始著。
20、乡村集体企业:资产流失和对策□金远举正在大量流失。
21、落魂钟:阐教赤精子的看家法宝,可扫落魂魄。……圣朝创业之初,为教门举正,而阐教山东。
22、同治七年(1868年)16岁时,由于祖上是三代没有功名的冷籍,为了走上科举正道,经宋琛安排,謇冒
23、史无前例地骤减研究经费,造成科学家必须不食人间烟火,只为节省区区8000万美元, nasa此举正使科学研究逐步走向崩盘危机。
24、俄罗斯总统选举正式拉开帷幕。
25、有消息称,马来西亚央行一直在悄然买进人民币债券。此举正是其中重要的一步。
26、线装书局重印出版此书时,经多方查找、搜寻、互证,确定为二十一种,这二十一种是:《乾坤凿度》、《周易乾凿度》、《周易古占法》、《周易略例》、《周易举正》、《京氏易传》、《关氏易传》、《麻衣道者正易心法》、《穆天子传》、《孔子集语》、《论语笔解》、《郭子翼庄》、《广成子解》、《三坟》、《商子》、《素履子》、《竹书纪年》、《潜虚》、《虎钤经》、《两同书》、《新语》。
27、在我国历史上,每当国家,民族处于危急存亡的严峻时刻,穆斯林挺身而出,不怕流血牺牲,为国效命的英雄事迹不胜枚举,这种壮举正是他们所具有的高尚道德情操和正确人生观的最好体现。
28、此举正合时宜。我恐怕我自己利我的煤矿场都是不太合时宜了。
29、《论衡》的作者王充也记述:“讳举正月、五月子;以正月、五月子杀父与母,不得举也。
30、依随着天下的失望情绪,顺应着举国推仰的心愿,于是高举正义之旗,发誓要消除害人的妖物。
31、这种解释正好与唐朝崔损的《北斗赋》中的“履端于始,当献岁(即岁首)以指南;举正于中,在阴方而主北”的赋文相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