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月:qiǎo yuè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俗称农历七月。参见“ 巧夕 ”。
1、七月另有巧月、瓜月、兰秋、肇秋、新秋、首秋、相月、孟秋、初秋等美名。
2、1970年代后期,曾画有70X40公分中国画彩色工笔人物《四快乐》,落款“临许醉□□□□年画”,并盖有“镜口”篆书阳刻3公分方章;45x35公分工笔《木兰跃马》、《昭君》、《威震天门》(穆桂英)、《李清照》、《林黑娘》、《七巧月下穿针》7幅,又加裱条幅4帧,同为其爱女郑素珍收藏。整板镶嵌在红木框内,上方刻有“封神榜之一”,右侧刻有“民国二十三年巧月”,左侧刻有“南汇县周楚卿铭镂”,全图分十三层,整个布局:前面山坡下四员战将,正在马上激战;右内方一员战将身穿胄甲,坐骑青牛,手执长矛,正以泰山压顶之势杀来;左内方一员战将坐战马,手执方天画戟,扭转马头托戟招架;右前方一员战将在坐骑上手执镔铁棍,临空而下,战做一团;左前方一员战将跨着马,擎着青龙大刀冲杀而至。
3、甘肃省博物馆藏有一件磁州窑“张家造”标记款的白地黑花枕,为长方形,枕面绘一虎,右上侧题“明道元年巧月造青山道人醉笔于沙阳”。
4、巧月、获月、霜月、阳月、雪月与极月,而其所负责治理的领地亦也以此皇名为名。
5、鸣凤茶楼”乐班的巧月,和小凤一同在凤来村长大,不意被邻村一名富商看中,纳之为妾,小凤和一儒亲自送嫁,却不料新婚当晚,巧月竟被富商的正室折磨至死!
6、一次王母洗完澡起来,坐在她常坐的一块石头上休息,不巧月经来了,血滴在她常坐的那块石头缝中一颗小圆石上。
7、巧月与霍去病成亲。
8、收藏的白地黑花长方虎纹枕,枕面一侧题“明道元年(1023年)巧月造,青山道人醉笔于沙阳”。
9、巧月:七月七日是我国妇女向天上的织女星“乞巧”的月份,乞求织女使她们心灵手巧。
10、结果对182例随访9月至3年,平均巧月。
11、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巧月:七月七日是我国妇女向天上的织女星“乞巧”的月份,乞求织女使她们心灵手巧。
12、七月七日在古代被视为吉祥如意的日子,在这一天祈祷,所有愿望会得到满足,因此,妇女在夜间向织女乞巧(乞求灵巧),七夕被称为乞巧日,七月被称为巧月。
13、七月:兰月、瓜月、凉月、巧月、相月、桐月、霜月、孟秋、初秋、上秋、首秋、早秋、新秋、瓜时、兰秋、肇秋、中元、夷则、否月、申月。
14、七月:巧月、瓜月、霜月、相月、凉月、初商、肇秋、初秋、首秋、早秋、新秋、上秋、孟秋、夷则、申月等。
15、枕为长方形,枕面绘一虎,上题“明道元年巧月造青山道人醉笔于沙阳”16字。
16、七月:通常称:巧月、瓜月、兰月、兰秋、肇秋、新秋、首秋、相月、孟秋、初秋。
17、所以,七月就叫“巧月”。
18、井栏外壁东向阴刻:“嘉熙丁酉垒”,“同治已巳巧月重修”(即同治八年,1869年);西向阴刻“祈雨有感”;北向阴刻“敬立井石”。
19、七月又称桐月、巧月、中元、兰月。
20、哪管屁股开了花,小凤誓不低头,不惜重金请来名满天下的名状宋世杰为巧月雪冤,岂料宋世杰见钱眼开,掉转枪头反告小凤一状,小凤几命丧狱中,幸得一儒散尽千金,方能检回一条小命。
21、以花命名的农历各月份的诗意别称:正月--柳月,银柳插瓶头,又称柳月;二月--杏月,杏花闹枝头,又称杏月;三月--桃月,桃花粉面羞,又称桃月;四月--槐月,槐花挂满枝,又称槐月;五月--榴月,石榴红似火,又称榴月;六月--荷月,荷花满池放,又称荷月;七月--巧月,凤仙节节开,又称巧月;八月--桂月,桂花遍地香,又称桂月;九月--菊月,菊花傲霜雪,又称菊月;十月--阳月,芙蓉显小阳,又称阳月;十一月--葭月,葭草吐绿头,又称葭月;腊月--梅月,梅花吐幽香,又称梅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