绮语:qǐyǔ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佛教语。涉及闺门、爱欲等华艳辞藻及一切杂秽语。十善戒中列为四口业之一。南朝梁武帝《答<菩提树颂>手敕》:“但所言国美,皆非事实,不无綺语过也。”《法苑珠林》卷八八引《成实论》:“虽是实语,以非时故,即名綺语。或是时以随顺衰恼无利益故,或虽利益,以言无本,义理不次,恼心説故,皆名綺语。”2.指纤婉言情之辞。清李渔《怜香伴·香咏》:“贫尼少时也学拈毫,自摩顶以来,十年不作綺语了。”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五:“近人为词,习綺语者,託言温韦。”瞿秋白《饿乡纪程》四:“或是竟顺流忘反,成绮语淫话的烂小说生涯。”3.华美的语句。唐韩愈孟郊《城南联句》:“绮语洗晴雪,娇辞哢雏鸎。”宋苏轼《登州海市》诗:“新诗綺语亦安用,相与变灭随东风。”徐特立《国文教授之研究》第二章:“綺语:意义藴藉或新奇,读之有餘味者。诗歌等文用之,小学教科书选用宜极少。”★多藻饰的文词。宋.苏轼〈海市〉诗:「新诗绮语亦安用?相与变灭随东风。」佛教用语。指歪邪不正、没有意义的言词。《大乘义章.卷七》:「邪言不正,其犹绮色,从喻立称,故名『绮语』。」
1、妄言绮语恶口两舌。
2、正语:以正当的言语而修口业,离诸妄语,恶口,两舌,绮语。
3、一曰视物犹己,勿萌戕害凶嗔之心;二曰忠于君,孝于亲,诚于人,辞于绮语,口无恶声;三曰除邪淫,守清净;四曰远势力,安贱贫,力耕而食,量入为
4、持咒的方法和利益:如果我们要持诵往生咒,应该清净三业,沐浴,漱口,至诚一心,在佛前燃香,长跪合掌,日夜各诵念二十一遍,就可以消灭四严重的罪过(杀人、偷盗、邪淫、大妄语)、五逆罪(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十种恶业(杀生、偷盗、邪淫、妄语、恶口、两舌、绮语、贪爱、憎恨、愚痴),连毁谤大乘经典的罪都能消除。
5、若齐、梁绮语,宋人抟合成句之出处,役心向彼掇索,而不恤己情之所处发,此之谓小家数,总在圈缋中求活计也。
6、当时的宫体诗人写作辞赋,诗、赋的题材、风格都无二致,绮语闲情,轻艳流荡。
7、他所处的时代,正是形式主义风气盛行之时,诗坛上充斥着谈玄悟禅、模山范水之作,形式上刻意追求绮语浮词、铺锦列锈。
8、一者妄言,谓口是心非,欺诳不实;二者绮语,花言巧语,伤风败俗;三者恶口,辱骂毁谤,恶语伤人;四者两舌,向此说彼,挑拨是非。
10、昔涪翁好作绮语,乃为法秀所诃。
11、林峰与李成商量完毕,林峰随后将宇文所说的数个疑点告知了不知情的李成、柳氏姐妹、绮语。
12、所谓妄言绮语恶口两舌之过。
13、又有“坚誓狮子座下人”作的《闺艳秦声卷尾》说:“老僧不能绮语,是天生根器,今为单居士痛下一拶。
14、身自两舌恶口妄言绮语。
15、」亦复能为绮语情语,可知规行矩步中,政不废金荃兰畹也。
16、若便祝发空门,洗妆浣虑,而艳思绮语,触绪纷来。
17、不两舌恶口,妄言及绮语。
18、离虚诳语,举凡两舌、恶口、妄言、绮语等均属之。果能如是,若不生净土者,诸佛皆成证诳语矣,愿共勉之。
19、佛有十戒,口业居四,绮语、诳语与焉。
20、在对禅者佯狂傲物、不拘世俗、蔑视传统、呵佛骂祖、机锋峻峭、拳打棒喝的性格与白居易晚年狂言绮语诗学观的崇敬中,日本文学对于寒山不羁的性格和不入世浊的寒山诗的接受和推崇自然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21、当然也有一些诗篇绮语飞荡,轻薄浮艳,透露出作者沉湎于情爱而不能自拔的心境。
22、《虞初新志?小青传》:“而艳思绮语,触者纷来,正恐莲性虽胎,藕丝难杀。
23、或清谈诞放,学晋、宋而不成;或绮语浮华,沿齐、梁而加甚。
24、陈蜕《<残宵梵诵卷>跋》:“今夫水流花谢,嗟绮语之难删;即至矢尽拳张,岂豪吟之随辍。
25、其教旨有九项:”一曰视物犹己,勿萌戕害凶嗔之心;二曰忠於君,孝於亲,诚於人,辞无绮语,口无恶声;三曰除邪淫,守清静;四曰远势力,安贫贱,力耕而食,量入为用;五曰毋事博奕,毋习盗窃;六曰毋饮酒茹荤,衣食取足,毋为骄盈;七曰虚心而弱志,和光而同尘;八曰毋悖强梁,谦尊而光;九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刘德仁根据《道德经》义,加以演绎,为大道教订立规戒九条:“一曰:视物犹己,勿萌戕害凶嗔之心;二曰:忠于君,孝于亲,诚于人,辞无绮语,口无恶声;三曰:除邪淫,守清静;四曰:远势利,安贱贫,力耕而食,量入为
26、二口可两舌恶骂妄言绮语。
27、余读文苑滑稽龚肇权赵圣伊二先生《温柔乡记》,一则软玉温香,庄而不冶;一则幻情绮语,切于觉世,心窃慕之。
28、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
29、五信言因信言果谓口不妄言绮语两舌恶口。
30、口四者,两舌、恶口、妄言、绮语。
31、从思想内容的深度与广度看,它不愧为封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从艺术描写的纯熟看,称得上中国古代小说最高的典范。论中说,以绮语业感得果树不结果实,没到结果的时节结果,到了时节反而不结果,没有成熟看起来像成熟,这些都是不具实义的相。
32、自是而贾岛固其本色;陈无己刻意冥搜,止堕?盐窠臼;近则钟伯敬通身陷入;陈仲醇纵饶绮语,亦宋初九僧之流亚耳。
33、世云:“学佛人作绮语业,当入无间狱(18)。
34、所谓不杀、不盗、不淫、不两舌、不恶口、不妄言、不绮语,远离贪嫉、欺诈、谄曲、嗔恚、邪见。
35、如果用心看一下她的成长经历,我们便可知如此“娇小”身体是经历了几番冰与火的考验,才让“邓亚萍”这三个字成为了中文语境中坚韧不拔、勇于求胜的同义词??体育竞技中的体弱志坚,研究领域的坚守攻关,人生境遇的逆流而上……甚至在英文世界里,她也成了一个与“巨人”同等涵义的指代。一曰视物犹己,勿萌戕害凶嗔之心;二曰忠于君,孝于亲,诚于人,辞于绮语,口无恶声;三曰除邪淫,守清净;四曰远势力,安贱贫,力耕而食,量入为
36、不得两舌恶口妄言绮语。
37、两舌恶骂妄言绮语。
38、在中城居易,您的每一个需求都会得到我们最诚挚的关怀。论白居易的狂言绮语观在日本文学史上的影响
39、不妄言绮语恶口骂詈两舌。
40、口四者:两舌、恶口、妄言、绮语。二口恶说谓口出妄言绮语两舌恶口等。
41、论白居易的狂言绮语观在日本文学史上的影响
42、一曰视物犹己,勿萌戕害凶嗔之心;二曰忠于君,孝于亲,诚于人,辞于绮语,口无恶声;三曰除邪淫,守清净;四曰远势力,安贱贫,力耕而食,量入为用;五曰毋事博弈,毋习盗窃;六曰毋饮酒茹荤,衣食取足,毋为骄盈;七曰虚心而弱志,和光而同尘;八曰毋持强梁,谦尊而光;九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学者宜世守之。
43、要收摄口业,不妄言、绮语、恶口、两舌。
44、多生绮语磨不尽,尚有宛转诗人情。次韵僧潜见赠·苏轼。安意如
45、清?龚自珍《西郊落花歌》:“西方净国未可到,下笔绮语何漓漓。
46、若人少欲,则不至于恶人门下,不作妄语,不作虚诳歌舞戏笑,不作绮语,不作恶业,不为贪财欲火所烧,见他得乐不生忧恼,不为贪财近恶知识,不生疑虑。
47、他如山谷绮语,被呵于老僧。
48、口不妄言绮语恶口两舌。
49、掺杂绮语念一年,不如禁语念一月。
50、樊增祥自称“性耽绮语”,“学诗自香奁体入”。
51、且生平好为绮语,即拈一小令,亦靡曼动人。
52、黄龙两宗绮语与禅思
53、称“性耽绮语”,“学诗自香奁体入”。
54、口业里有妄语、绮语、两舌、恶口。
55、’在长阿含卷八众集经中,论及口之四善行时,将实语(巴musa^-va^di^-verama^n!I^,离妄语)与软语、不绮语、不两舌三者共举;同经卷十二清净经中,将实语(巴bhu^ta-va^di^)与应时语、义语、利语、法语、律语等五者并举;卷十四梵动经中,则将实语与知时之语、利语、法语、律语、止非之语等五者共举。
56、谓妄言绮语两舌恶口。不妄言两舌恶口骂詈。
57、口有四恶业:妄言、绮语、两舌、恶口。
58、【身口意业须清净,贪嗔痴念要扫光】:修这个法,口不打妄语,不说假话、绮语、不两舌,也不恶口,身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
59、两舌、恶口、妄言、绮语。
60、乃至不妄言不绮语不两舌。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